正文 第40章 不為一時小利失去長遠大利(1 / 1)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李嘉誠出任10餘家公司的董事長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董事袍金(年薪)全部歸入長實公司賬上。他自己全年隻拿5000港元,20多年來一直如此。5000港元的董事袍金,在20世紀80年代初還不及長實公司一個清潔工的年收入。

李嘉誠表現出舍小利、求大利的大商人風範,公司股東對他的崇敬和擁戴就在情理之中了。

他說:“這麼多年來,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跟我做夥伴的,合作之後都成為我的好朋友,從來沒有一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我是引以為榮的。”商場是競爭異常激烈的“戰場”,但是能做到在生意場上隻有對手而無敵人,隻有合作而無廝殺,隻有禮讓而無潰敗,李嘉誠真可謂是商界之典範。

不少輿論為此觀點推波助瀾,說李嘉誠“小利不取,大利不放”。他每年放棄數千萬元袍金……

卻獲得公眾股東的一致好感,愛屋及烏,自然也信任長實係股票。甚至李嘉誠購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資者莫不步其後塵,紛紛購入。李嘉誠是大股東和大戶,得大利的當然是李嘉誠。

有公眾股東幫襯,長實係股票被抬高,長實係市值大增,李嘉誠欲辦大事,很容易得到股東大會的通過。對李嘉誠這樣的超級富豪來說,袍金算不得大數,大數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價值。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誠所持長實、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12.4億港元——尚未計他的非經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年息。

有人說,一般的商家,隻能算精明,惟李嘉誠一類的商界翹楚,才具備經商的智慧,舍小取大。李嘉誠又是其中最聰明的人。

凡經商,皆是為利,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李嘉誠能不為眼前利益所動……

處處照顧股東和公司的利益。這在拜金若神、物欲橫流的商業社會,李嘉誠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李嘉誠確實舍小利,而牟取大利。他擁金據銀,卻不大撒銀紙追求奢侈,而拿出不菲的一筆用之於公益,就此一點,更是難能可貴。善待他人,是李嘉誠一貫的處世態度,即使對競爭對手亦是如此。商場充滿爾虞我詐、弱肉強食,能做到這一點,不少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事。

世間上,許多人因為貪圖近利,因小失大;有的人則是隻顧眼前,思慮不到未來,也會因小失大!

有一個鄉下人夜晚回家,不慎掉了五毛錢,心有不甘,跑到附近雜貨店,買了一支蠟燭,當蠟燭點完時終於找到了那五毛錢,很是高興,但買支蠟燭卻花了兩塊錢,來回一算反而損失更大!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都常在做這種因小失大的傻事。我們不是常因覺得東西便宜,所以就大量采購,以致用不完而浪費掉。我們不也常看到,人們為了爭幾秒鍾時間,而相互超車,因此而下車大吵,花上更長時間來爭論,因而終日對簿公堂的有之,而因而刀光血影相向,鑄成大錯,終身遺憾的也不在少數。我們不也常為了芝麻小事,和多年好友鬧翻,甚至於老死不相往來,卻還洋洋得意的嗎?夫妻之間不也常為了小事冷戰多日,而失掉家居樂趣還不自知嗎?更有甚者,為了雞毛小事,或所謂的麵子,賭氣而反目成仇,因而走上離婚一途,進而賠上整個家庭者也大有人在。如果把那些為了小利或貪一時之快,而賠上名譽、生命甚至靈魂的人,都一並算上,那人數就更多得數不清了。耶穌說:“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對他有什麼益處?”

經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這樣,就不太容易會因小失大,反而暢通無阻。

涓涓細流,不將之堵塞,就會成為潰堤的漏洞,後果不堪設想;星星之火,不把它撲滅,就會成為燎原的大火,結果可想而知。小時候,生活上的一些小缺點,如果不給予矯正,長大成人以後,也可能成為人格上的大瑕疵。所以說“莫因善小而不為”,積小善才能成為大善;“莫因惡小而為之”,小惡多了,則成為大惡。

一般人容易看到眼前、小利,無法評判未來可能得到的大利。如果能夠考慮得更長遠些、更周全些,要做一個智者,就要會選擇一個合適的利益。“福氣像錢,用之則少,賺之則多。然則有德醫師,用福治人,以是因緣,其福為增為減?”你準備付出什麼?明確了這個目標,行為才可能堅定,人才能變得大氣,有取舍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