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理的需要和動機(1 / 3)

男女搭配,真的幹活不累嗎

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男服務員在接待女顧客時往往比接待男顧客更加熱情。一個全部由男性組成的團隊如果突然有一個女性加入,會立即活躍起來。其實,這就是異性效應的作用,人們常調侃的“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異性相吸的道理,就像物理學中,磁場會產生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現象一樣。

的確,在一個隻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環境裏,不管條件多優越,不論男女,都容易疲勞,工作效率也不高。異性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其表現是有兩性共同參加的活動,較之隻有同性參加的活動,參加者一般會感到更愉快,幹得也更起勁,更出色。這是因為當有異性參加活動時,異性間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因而會使人獲得不同程度的愉悅感,並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處理問題都會顯得比較順利。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異性相吸的現象呢?在社會生活中,由於對異性欲求與尊重欲求的本能需要,在與異性接觸中,會潛意識地“自我表現良好”以取悅對方。這樣一來,雙方自然而然會產生熱情、友好的情感。此時的情感是內心體驗的一麵鏡子,誰都願意在異性麵前留下一個美好的形象,這就不知不覺地提高了相互行為的互補性、約束性、激勵性,還能給人帶來愉悅的情感。與此同時,愉悅的情感還有助於活躍思維,增強記憶,使人奮發向上,人如果處於滿懷激情的狀態下,會迸發出更大的力量,激發非凡的能力。

可見,在日常工作中,在精神上互悅,智力上互償,氣質上互補,事業上互助,異性效應總能讓員工事半功倍,感覺生活輕鬆愉快。

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管理人員在為員工安排工作的時候,都會遵循這一原則,從而讓他們發揮最高的工作效率。

當然,男女有別,即使是同事,每天在一起相處,也要保持一個度,不可太親密,否則就有輕佻之嫌,還易於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不過,在男女之間交往時我們也不宜太嚴肅冷淡,理智從事和善於把握自己的感情固然必要,可是太冷淡嚴肅,就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也會讓人感覺你高傲無禮,從而對你敬而遠之。這對於完成一致的目標和任務勢必會起到阻礙的作用。

女強人就是工作狂嗎

多少年來,女人似乎就是弱者,在社會的心理位置上女人的工作似乎就應該是相夫教子,隻能算為“二等公民”。女人從來就是“附庸”、“擺設”、“小人”、“奴隸”。而現在,女人終於可以和男人一起參與社會工作,發揮自己的價值了,然而,也有這樣一些女人,她們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和精力的比重很大,她們甚至不顧家庭,不顧生活。那麼,這些“女強人”為什麼會那麼喜歡工作,又為什麼有那麼大的野心呢?

關於這一點,涉及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一理論亦稱“基本需求層次理論”,它把人的需求分為五種,這五種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而很明顯,對於事業上的野心則屬於自我實現的需求。現代社會中的人,都不可能隻追求小康和溫飽,更高層次的追求能讓人們不斷進步,讓人們獲得來自他人的尊重,獲得社會的認同,而工作同樣如此,它不僅能給人們帶來物質生活,為人們日常的吃穿住行提供資金來源,它更能給人們提供一個發揮價值的機會。對於那些工作上有所成就的人,他們獲得的認同感也就更高。

當然,“女強人”之所以成為一個特定名詞,還有一個現實原因,那就是和情感有關。一些女人感情不順心,無法享受到一般女人的愛情,於是,她們會選擇轉移自己的精力,把大把的時間花在工作上,而反過來,它們也會因為專注於事業而沒有時間戀愛和關注家庭,於是,女強人便會越來越忙,越來越喜歡工作。

其實,可能女強人自己也發現,男人們多半都不喜歡自己的妻子和戀人是“女強人”,因為女強人會讓他們有壓力,而且男人天生保護欲強,女強人則激發不起他們的保護欲望。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女人,如果希望愛情事業雙豐收,你就要學會把握平衡。一個女人,的確應該走自己的路,那樣就不會成為男人的附屬品。但積極的事業心並不與婚姻生活相違背,男人口中的“出得廳堂,進得廚房”就是這個意思。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一個職業女性和家庭婦女的綜合體。一個在外麵交際廣泛、工作能力強的女性,回到家裏又能把丈夫、孩子照顧好的女人,男人都會愛的,也會尊重的,事業、愛情雙豐收,才是每個女人的畢生所求!

歸屬感是什麼感覺

提到現代企業,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人性化管理,所謂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種在整個企業管理過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開掘人的潛能為己任的管理模式。的確,一個企業其實就像一個大家庭,而每一個員工就是家庭成員。一個家庭,隻有做到“家和”,才能“萬事興”,同樣,一個企業的發展,貴在人和。要人和,就離不開“暖意融融”的人文關懷。而作為企業的大家長,管理者隻有正確把握好方式方法,堅持用真誠、平等、溫暖的情懷去管理,才能讓人感覺到春天般的希望,才能使全“家”上下具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和價值追求,對家有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對組織有充分的信任感和依托感。如此這般,才能人人心情舒暢,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齊心協力幹事創業,進而推動企業繁榮發展。

一到年底,看到別人拿著一大筆的年終獎,崔嘉都有來年後跳槽的衝動。她現在所供職的這家公司,由於體製原因,比同行業公司的收入要少很多,尤其是各項福利待遇甚至是全行業最低,“工作說到底就是賺錢養家,高薪當然總是更具吸引力。”崔嘉說,以前她經常為跳槽的問題而糾結。

雖然想過跳槽,但她從來沒有付諸過行動,個中原因就是她很享受現在的工作氛圍。“公司的人際關係並不複雜,我和同事關係也都非常好,特別是老板、經理為人也比較厚道”,崔嘉覺得,在這樣的環境裏工作,心情一直非常舒暢,幹得開心比什麼都重要。要是換了一家公司,遇到一個不好的老板。

就得不償失了。因此,她決定在這家公司堅持幹下去。

崔嘉的心態真實地反映了相當一部分職場人士的心態。與同事、領導和諧的關係與高薪相比哪個更重要?不同的人因為各自追求和所處環境的不同,自然答案也不盡相同。但不可否認,很多人都選擇了前者。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他們在企業內感受到了歸屬感。

那麼,什麼是歸屬感呢?

歸屬感是指團體中的成員都有隸屬這個團體的感覺。這種心理產生是由於人的本性需要所致,即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誼,得到他人的承認。因為個人的能力、才華的展現均需要在團體中才能實現。

不難發現,歸屬感是贏得員工忠誠、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的根本所在。打個很簡單的比方,如果企業管理者在平時注重對員工的人性化管理和員工歸屬感的培養,那麼,在企業遇到難題時,員工們一定會挺身而出,與企業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