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敢於決斷,魄力的氣場
一般說來,一個人在做事前先要決斷,能否當即立斷往往直接決定勝敗。在人生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關鍵時刻,這些時候就是改變某些人一生命運的時刻,關鍵看當事人是否能穩妥地處理好,是否敢於拍板拿主意,是否果斷地處理問題,表現出非凡的決策能力。一個人的氣場,能否體現出他的魄力,是人生能否成功的標誌之一。
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理智的思考和果斷的決策。當我們有了一個目標,當我們想做某一件具體的事情時,都不能猶豫不決。在遇事時要冷靜分析,敢於決斷,千萬不要躊躇,氣場可以給我們決斷的魄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決斷後要踏踏實實地去做。
曹操曾經說過:“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也。”
曹操為了考驗曹丕和曹植誰更堪擔當重任,就讓他們出轅門,又故意讓守門士兵不放人過去,後來楊修給曹植出了個主意,就讓曹植說:“我奉丞相之命,有阻攔者斬”。就憑這一句話,曹植得到了曹操的重用。因為成大事者要敢於自己做決定,要有魄力、有膽量。曹操考驗的就是兩個兒子的魄力。而企業的領導者最需要的恰恰就是這種魄力。
擁有一個有魄力的氣場,你需要具備快速反應、快速判斷、快速取舍、快速行動、快速修正的綜合能力。成大事者在看到成功即將到來時,一定要敢於做出重大決斷,取得先機。曹操的這番考驗更是印證了這個道理。凡成大事者,要有非凡的魄力。倘若一個人的氣場是弱小的、猶豫的,那麼就會缺乏敢於決斷的手段,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從而錯失成功的最佳時機。
草原上,有一頭驢子餓得肚子咕咕直叫,於是它到處尋找吃的東西。很快它發現一個山坡的左邊和右邊各有一堆草。於是,它跑到了左邊那堆草邊,可審視一番後覺得沒有右邊那堆草多;所以,餓著肚子跑到右邊去,可到了右邊以後,它又發現沒有左邊那堆草的顏色青;想了想,它還是回到了左邊。就這樣,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質量,一會兒分析顏色,一會兒分析水份,猶猶豫豫,來來回回。最後這隻可憐的驢子,餓死在選擇的途中。
很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就是因為氣場中缺少了魄力,就像那隻舉棋不定的驢,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於決斷的手段,總是左顧右盼、思前想後,最終錯失成功的最佳時機。沒有魄力的人不能目不斜視,總是思前想後,從而錯得成功的最好機會。“魄力”就是一個人處理和對待問題時,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忽略不重要的細節對整體的影響而做出正確的決定或選擇,關鍵是能夠顯示自我才幹,具備獨立的思維,有鮮明的特點,不拖泥帶水,從容,幹練,有一定的鼓動性或者說是決斷性。
日本經營之神土光敏夫說:“決斷就是要不失時機。該決定時不決定是最大的失敗。即使一個100分的方案,如果誤了時機,結果也就能得到50分了,即使是一個60分的方案,如果不失時機,有信心地及時行動,也許能得到80分的結果。”
對一個成功者而言,他的氣場中,魄力占據絕對重要的地位。毫不誇張地說,成功者的魄力是軍心,成功者的氣場就是遭遇挫折時的凝聚力。關鍵時刻要敢於決斷,魄力在順境之中,或者說是在可以有所為的環境中,可以起到銳意進取、除舊布新、引領風騷的作用;在逆境中,或者說是在充滿阻力的環境中,可以起到力排眾議、不威邪勢、敢作敢當的作用。真正有魄力的人會以自己的氣魄和膽識感染周圍的人,從而一舉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