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說:“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錢,我賺錢不是隻為了自己。為了公司,為了股東也為了替社會多做些公益事業,把多餘的錢分給那些殘疾及貧困的人。”

現實社會中,一個人出名的原因可能多種多樣,名聲有好有壞。許多人雖然知名度頗高,但其名聲已成為沽名釣譽的代名詞,而李嘉誠所說的名譽卻看重的是社會對自己的美譽度。原國家主席江澤民曾經說過,李嘉誠是一個愛國者。事實上,李嘉誠不僅是一個強烈的愛國者,而且是一位慈善家,他不僅在商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而且在公益事業上也做出了足以流芳千古的貢獻。

李嘉誠對大陸的捐助曆史較早。早在1978年底,李嘉誠就在自己的家鄉潮州捐資興建了9幢群眾公寓。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幫助家鄉的教育事業,他獨資捐建汕頭大學。而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捐善款做善事不勝枚舉,有口皆碑。更值得稱道的是李嘉誠還以匿名形式捐出巨款。正因為此,1981年香港市民把他評選為1980年度香港“風雲人物”。而李嘉誠不論捐贈善款多少,往往會對公眾或傳媒,說一席愛國愛港、利國利民的話,感人肺腑。李嘉誠的專職負責捐贈事宜的私人秘書梁茜琪深有感觸地說:“李嘉誠捐款與別人不一樣,他的捐贈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李先生不是那種捐出100萬、200萬,隻要有自己的名字就可以的人,他是真心實意去解決這些問題”“李先生的捐款與別人完全不一樣,他的不一樣在於別人在捐出款項以後,所考慮和關心的僅僅是其善舉為不為社會所知,而李先生考慮的是捐出款項之後,是否解決了問題。”

同時,李嘉誠還積極為社會貢獻力量,每次國家有困難及需要幫助的時候,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2008年四川地震災害牽動港人的心,其中李嘉誠向四川地震災區累計捐款1億元。同時,為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李嘉誠家族向北京奧運捐款達1億元人民幣。

李嘉誠旗下長江集團、和記黃埔22日聯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捐贈人民幣1億元人民幣,這也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自啟動定向捐贈以來接受的首筆突破億元的捐款。

上海有關方麵會見了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副主席李澤钜一行,對李嘉誠和長江集團、和記黃埔積極捐贈支持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建設表示衷心感謝,並歡迎更多的港澳台人士關注、關心、支持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籌辦。

在申辦和籌備世博會過程中,廣大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和華人一直以各種方式提供各種支持。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核心建築——中國國家館特別接受海內外中華兒女捐資共建,並得到了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

從李嘉誠的許多事實,我們可以看出,李嘉誠無論在支持國家經濟建設,還是社會慈善公益和科學教育等方麵,所付出的心血和資金已超過我們所能夠記住的內容。無論是四川賑災的億萬加億萬,還是北京奧運會的美妙水立方,無不體現出李嘉誠的獨特品格,熱愛祖國而感恩圖報。

商人對錢的看法往往十分一致,但李嘉誠卻不同,他長期以來懷著這樣一種思想,錢來自社會,應該用於社會。李嘉誠在商場上成功後,沒有捂緊自己的錢袋,而是捐贈大量財物來興義舉,做善事。他的這一善舉在中國社會廣為流傳,給他的商業事業帶來了巨大收益。

因此,無論自己在生意場上是否順利,他都將對社會的責任放在重要的位置。

李嘉誠認為:“一個人發了財,不應該隻顧自己的揮霍,也不應該當守財奴,更沒有必要把財產遺留給自己的子孫!而應該為社會多做一些公益事業。把多餘的錢分給那些殘疾及貧困的人。特別是要用在教育和醫療方麵。”

其實道理很簡單,做生意誰不想找一個人品人格高尚、信譽卓著的商人作夥伴?誰願意與奸商交朋友呢?從商業角度看,李嘉誠的善舉是他在商業活動中的無形資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無形資產要比有形資產更昂貴、更具有價值。

事業成功後的李嘉誠,為社會、為故鄉做貢獻,明確無誤地告訴世人,李嘉誠不但善於創造財富,還敢於向社會貢獻財富,他是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