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1 / 1)

西施出生在春秋末期的越國,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姿容豔麗,特別是她皺眉捂胸的病態也另有一種美感,引人效仿。後來“西施”更是成為了美女的代名詞。不過,讓西施名垂青史的不僅是她驚世的美貌,更是她在那個戰亂年代所扮演的身份,相當於今天的間諜。

一、會稽之戰,亡國之恥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殯天,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趁亂而入,發兵攻越,越國軍民痛恨吳國乘人之危的行徑,同仇敵愾,終於將侵略者打敗,吳王闔閭則在歸途中因傷病而亡。

闔閭死後,夫差繼承吳國王位,用三年時間養精蓄銳,終於在公元前494年,一鼓作氣率領軍隊向越國複仇。越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越王勾踐逃到會稽山,寡不敵眾,最後向吳國投降。

在吳國的要求下,越王勾踐和夫人、大臣範蠡前往吳國服苦役。越王成了闔閭的守墓者,身兼馬夫,還要服侍夫差,在吳國受盡了屈辱。為圖複國大計,勾踐頑強地忍耐著吳國對他的種種羞辱,表麵上對夫差逆來順受。

夫差生病時,勾踐甚至通過觀察他糞便的方式了解病情。夫差將勾踐的種種看在眼裏,以為勾踐已經徹底臣服,於是在三年苦役期滿之後,就放勾踐回國。回到祖國的勾踐與大臣們相見之後,抱頭痛哭,發誓一定要報仇。

勾踐回國後,並未因為外在條件的改變而懈怠下來,在吳國受到的屈辱曆曆在目,他睡覺時,躺在亂柴草之上,夜夜不得安眠,一心隻求洗去當的恥辱。勾踐在自己的屋裏掛了一隻苦膽,吃飯之前一定要先品味苦澀,借以提醒自己要時刻銘記在吳國的苦難和恥辱經曆。他穿的是粗布,吃的是粗糧,還與百姓一起耕田播種。勾踐的夫人則帶領婦女養蠶織布,君王夫妻二人與百姓同甘共苦,更是人心所向,越國人民奮發圖強,爭取早日報仇雪恨。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