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見自己推心置腹也改不了武植心意,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二弟莫要這般固執……”

武植搖搖頭,低頭不語。

趙佶見他執拗,心中不悅,淡淡道:“二弟回府吧!此事改日再議!”轉頭拿起文書翻看,不再理他。

武植呆了半晌,從軟椅上站起,忽然推金山,倒玉柱拜了下去,“求皇兄成全!”

趙佶吃了一驚,“你這是做什麼?”武植可是從來未給他行過如此大禮。

武植俯首不語。

趙佶歎口氣:“你那朋友就這般要緊?難道說朕的樞密使就這般不堪,絲毫不瞧在你的眼裏?”

武植低聲道:“皇兄恩比天高,武植粉身難報,隻是臣弟的朋友危在旦夕,臣弟不得不去!”

趙佶“哼”了一聲:“若寡人執意不允呢?”

武植不語。

趙佶身子微微前傾,上下打量武植,似乎想看透武植的心思,過了良久,趙佶歎口氣:“你起來吧!”

武植緩緩站起,雙目望地,神色甚是堅毅。

趙佶緩緩道:“明州新造兩艘兩萬斛神舟,可為你用。”

武植吃了一驚,他知道萬斛大約為後世的五百噸,兩萬斛那不就是千噸排水了?雖然知道趙佶十九會答應自己,卻是想不到會忽然一百八十度轉彎,突然要撥給自己兩艘巨船。

趙佶道:“出使海外,揚我國威,自馬虎不得,想二十多年前,‘淩虛致遠安濟神舟’和‘淩飛順濟神舟’兩艘萬斛神舟曾出使高麗,令海外蠻夷張目,此次親王為使,當需更勝一籌。”

趙佶沉吟了一下又道:“遣殿前司天武軍五百步軍,侍衛親軍神衛軍五百水軍護送大宋貴王出使高麗……”一邊說,一邊在絹紙上寫下調兵諭令,又拿出一塊銀色牌令,那牌令闊二寸多,長六寸餘,刻有飛鳳麒麟,這就是大宋傳信憑證,銀牌為皇帝專用,緊急軍情用金牌,嶽飛就是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害死。

趙佶把詔令和銀牌遞於武植:“憑此去樞密院調兵!”

武植默默接過,心中激蕩不已。殿前司馬步軍拱衛京師,和後世所說禦林軍仿佛,侍衛親軍也為禁軍精銳,其中神衛軍為水軍精銳。雖說親王出使,似乎也不必如此興師動眾的,很明顯趙佶是不放心自己安危。

趙佶拍拍頭,“險些忘記了……”從旁拿過一道黃色絹綾,在上寫下遣武植出使高麗的聖諭,蓋上玉璽,“這下齊全了!”

武植傻呆呆站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趙佶道:“此去高麗,雖聞聽海道素有匪患,但千名衛軍應該足矣。到高麗後不可胡來!若闖出禍事朕絕不饒你!”不知道武植去做什麼,醜話說在前麵的好。

“好了,你這就去吧,反正你朋友最要緊……”趙佶靠回龍椅,淡淡說道。

武植苦笑一聲,也實在不知道說什麼,行了一禮,默默向外走去。

趙佶望著武植背影,搖了搖頭,忽然微笑起來,想起近日宮中的風聲,什麼貴王其心不小,要小心提防之類,朝裏大臣也多有議論,趙佶心裏自然也微有疙瘩,隻是武植似乎不是什麼爭名奪利之人,趙佶和武植相處也甚是融洽,是以趙佶倒不太在意那些流言蜚語,但心中卻難免有些不快。

今日武植為友棄榮,第一次和自己頂撞,當時雖然惱怒,仔細一想,卻又釋然,二弟肯為了朋友不惜觸犯天顏,足見其本色,又哪裏是他們所說誌不在小之人?心裏的那點陰翳不禁煙消雲散。

“二弟!”趙佶忽然叫道。

剛走到殿門口的武植身子一頓,他不會又改變心意了吧?緩緩轉過身,卻見趙佶對自己微微一笑:“萬事保重!”

武植心中一暖,重重點點頭,轉身行出了大殿。

……

貴王府書房,武植,金蓮,七巧,坐成一圈。

“為什麼不帶我去?”七巧睜大了眼睛。

武植苦笑道:“依你的性子,到了高麗隻怕會誤了大事!”

七巧道:“我說了一切都聽你的!”心中氣惱,說話也不客氣。

武植道:“你能保證嗎?”

七巧想點頭,終於還是歎口氣,撚著裙角不再說話。

武植道:“七巧,我答應你定會把玄靜平平安安帶回來!”

七巧微微點頭。

武植見七巧麵色淒然,忽覺不忍,走過去把七巧一把抱起,七巧的驚呼聲中,自己坐在七巧的座位上,把她放於自己膝上,笑道:“乖乖聽話,難道還信不過我麼?”說著捏捏七巧的小鼻子。

七巧雙膝蜷在武植懷裏,頭靠在武植胸前,輕聲道:“我是擔心玄靜姐姐,信是年前發出的……”

武植心裏也是一沉,是啊,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不知道高麗那邊情況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