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皇宮,如今已經完全變成了修羅場,那些平日悠哉的太監宮娥做夢也沒想到會有一天眼看著冰冷的刀鋒向自己砍來,驚惶逃竄,卻被輕騎毫不費力的從後麵追上,刀光閃動中,慘叫倒地。
嶽飛縱馬橫槍,緊緊跟在扈三妹身後,他倆已經在皇宮兜了一個來回,看看自己手中的長矛矛尖,已經崩出了幾個缺口,虎口處也微微發麻,一路上,嶽飛也不知道戳飛了多少侍衛,雙臂都有些酸麻了。
羨慕的看了看扈三妹手中的黑色長劍,盤算著若是自己有這般利器方才能多砍翻多少敵人,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號角聲響起,嶽飛心中一凜,大聲道:“將軍,敵軍到了!”
扈三妹輕拉玉兒韁繩,玉兒漂亮的回旋,向宮門處衝去,嶽飛急拉戰馬,追在後麵,宮門前一匹輕騎急速馳來,騎兵一臉惶急,一邊快速抽打坐騎,一邊高聲喊道:“將軍!將軍,契丹人……契丹人大隊騎兵……”
不用聽他喊,就聽外麵悶雷般的蹄聲和微微顫動的地麵,已經知道契丹城外大營的輕騎軍率先殺了過來。
旁邊號令兵不用扈三妹吩咐,已經吹起了集結的號角,嶽飛大聲道:“走後宮門!”
扈三妹擺擺手,伸手把手中黑劍丟給了嶽飛,嶽飛一怔之間,扈三妹淡然道:“用它劈開東麵皇宮圍牆,走東城門!我在這裏阻一阻敵兵!”
嶽飛大聲道:“將軍,這可不成!”
“我的玉兒馬快!”扈三妹掃了嶽飛一眼,聲音淡泊,沒有絲毫命令之意,卻帶有不容抗拒的壓迫。
嶽飛快速盤算了下,皇宮中侍衛已經差不多殺的幹淨,幾道宮門都被關死,幸存的太監宮娥肯定都躲在什麼角落避難,短時內想是不敢出來的,想來也沒人去開宮門,而此時上京城內必定四門緊閉,沒這把寶劍也衝不出城門,而若不留人在皇宮裏拖延下時間,被對方輕騎咬住,加上城中阻兵,怕幾千輕騎定會葬於上京城中,而冠軍將軍武藝高強,在那僅容兩騎並駕的門洞間定能阻上一阻,而她的寶馬腳力之快人所共知,思來想去,也是自己前去開路是最好的法子。
這些念頭說來話長,不過眨眼之間,嶽飛方想說話,手中一輕,長矛已經被扈三妹奪走,接著就見扈三妹從懷中小心翼翼取出一方黑色綢布,綁在了長矛之上,嶽飛正奇怪間,扈三妹用力一擲,長矛****而出,“叮”一聲,正插在宮門城樓,輕風吹來,黑布唰的展開,卻是一麵碩大旗幟,旗幟上繡著鬥大的三個金邊大字“貴王 武”,金字下,是一頭張牙舞爪的猛虎,猛虎栩栩如生,四爪盤踞山河,雙目傲視天地,極盡威武之態。
扈三妹望著旗上猛虎嫣然一笑,輕聲道:“妾為君舞!”說著話,玉兒已經飛竄而出,銀色長槍如閃電般刺去,“噗”的一聲,正中剛剛從門洞衝入的一名契丹士卒胸口,契丹士卒慘叫落馬。
嶽飛知道再耽擱不得,呼喝一聲,幾百騎從大隊中脫離,向扈三妹聚攏而去,這幾百人自是留下保護冠軍將軍的,不過誰都知道,除去冠軍將軍,其餘騎兵怕是再也出不了遼國皇宮,但被喝令留下的五個百人隊沒人猶豫,反而一臉自豪的向宮門馳去,能為冠軍將軍流幹最後一滴血,死而無憾。
沒有被選中的輕騎臉色有些黯然,羨慕的看著吆喝著衝向宮門的輕騎,眼睛卻漸漸濕潤。
嶽飛呼哨一聲,帶著其餘騎兵隊向東麵宮牆衝去,馳過宣武殿,嶽飛忍不住再次回頭,看到的是銀槍下紛紛慘叫落馬的契丹輕騎和玉帶翻飛的白色倩影,接著,嶽飛的坐騎已經轉過宣武殿,瓊樓玉宇阻住了嶽飛的視線,嶽飛歎口氣,打馬向前行去。
劈開宮牆,帶著輕騎呼哨而出,大街上亂做一團,令嶽飛想不到的是,上京城中四處火光閃動,不知道什麼人在四處點火,更大喊著什麼契丹語,聽起來似乎在製造混亂。
嶽飛此時也顧不得其它,率騎兵隊向東門疾馳而去,有扈三妹的寶劍在手,輕騎兵大多把他當作了統領。
東城門果然緊緊關閉,輕騎隊如飛殺到,城門處數百契丹士卒被一衝即潰,嶽飛揮舞無金劍,斬斷落木,幾百名輕騎下馬,衝上了城樓,那裏,還有稀疏的箭手作著最後的抵抗。
於是東城城門處,攻守易幟,嶽飛率領著輕騎隊,一次次擊潰前來東門救援的城內兵馬司兵馬,血戰,真正的血戰在東城門上演。
盞茶時分,東城城門處鮮血彙流成河,殘破的肢體,無頭的屍身,血泊中悲鳴的坐騎,勾畫出慘烈無比的血腥場麵。
看著身邊越來越少的士卒,嶽飛心中不安愈來愈重,冠軍將軍怎麼還沒有趕上來,不會……他不敢再想下去。
當輕騎隊再次和一隊匆匆趕來的重步激烈撞擊後,東大街上,如雷鳴般的馬蹄驟然響起,嶽飛的心一下沉到了穀底,望了眼西方的皇宮,暴喝一聲:“退!”
殘存的千多名輕騎默然,東城門處寂靜一片。
嶽飛高舉無金劍,暴喝道:“冠軍將軍令!退!違令者斬!”一夾馬腹,率先向外衝去,騎兵隊默默無語的跟了上去。
沉默的騎兵隊,隻有狠狠揮動馬鞭的聲音,偶爾抽得狠了,才有戰馬發出悲鳴。
嶽飛悶聲不吭的抽打著戰馬,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遼國皇宮城頭那隨風飄揚的威武旗幟,旗幟下扈三妹那清麗難言的容顏,還有她看著旗幟時那突然綻放的溫柔笑意。
……
宣和二年四月初,遼南征宣撫使耶律大石率十五萬兒郎破南朝中京大定府,切斷南朝與北伐軍團的聯係。
宣和二年四月十一,宋冠軍大將軍扈三妹,率五千輕騎突襲上京。
宣和二年四月十四,宋北伐招討使宗澤破黃龍,完顏阿骨打血戰殉國,金國就此滅亡,女真殘部逃回極東沿海率賓府(西伯利亞符拉迪沃斯托附近),擁立阿骨打幼子訛魯觀為帝,被後世史學家稱為後金,後金存世百餘年後,終被愈來愈強大的大宋王朝吞並,當然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