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兩個壯士跳躍而出(3 / 3)

立青笑著作了兩個揖道:“怎敢怎敢?我不過和你鬧著玩。師兄,你烏鴉不要笑老母豬黑,你和我是一樣的淘氣,為什麼把那些無稽之談,來嚇這些莊稼人。若有師傅在這裏,就該請師傅抽你三十鞭子才對。”汪老四笑道:“我也是因話答話,和他們鬧著玩,哪知他們信以為真。但是外邊謠言,也真厲害。我二叔由安慶回來,說是省裏已經在修城牆了。這些謠言,你沒有聽到嗎?”立青笑道:“聽到要什麼緊。天下多事,就是我們幹功業的時候。”汪老四拍著立青的肩膀,笑道:“你不過十四歲的人,就這樣大的口氣,將來你成丁了,那還了得?”立青笑道:“我站在你麵前也許還要比你長出一個頭來,還等什麼時候算成丁?人家說起長毛來都害怕,我隻有冷笑。就是我父親他也說,萬一有事,叫我不要虧了這身武藝。”汪老四道:“你怎麼有工夫出來說閑話?先生呢?”立青道:“先生也是因為謠言很大。他是太湖人,太湖和湖北黃梅交界,他家裏還有七十歲的老娘,不能不回去看看,已經提前散了年學。到我書房裏去喝杯茶,好不好?”汪老四笑道:“實不相瞞,我有點怕見令尊。”立青笑道:“他老人家,雖是一臉的正氣,但是你規規矩矩地和他說話,他也很和氣的。去,我們家裏坐坐。”汪老四向立青身上看看,見他穿了一件青布棉襖,雖然左脅下綴了兩個小補丁,可是全身之上,一點皺紋也沒有,一點痕跡也沒有。一看自己身上,腰帶緊著,長衫還擠出了許多皺紋,和裏麵的袍子,左右相差,快到一寸。笑著搖搖頭道:“衣冠不整,改日再見吧。我驢子拴在稻場石滾上,仔細吃了人家稻草。”舉了鞭子,再待要走,王三老爹和儲丙元都出來了。王三老爹道:“四先生,做糍粑哪天去呢?你告訴我一個日子呀。”

汪老四道:“就是後天晚上蒸糯米,你到我家去吃晚飯吧。”他聽旁邊矮竹叢子裏有咳嗽聲,很快地走了。果然的,竹叢裏,轉出一位五十上下的老者,兩撇清水胡子,圓長的臉,也是一對大眼睛;藍布袍上,套了青布窩龍袋(小袖馬褂,以前曰舊窩龍袋)。在這鄉下,隻這態度,就代表著一個紳士階級。這就是大家口裏所說的李鳳老。他名叫李鳳池,是個廩生,而同時他還是個武秀才。家裏在這王莊口上,開了一爿大雜貨店,家裏雇用了五六十名夥計和長工,氣勢是非常的盛旺。生了五個兒子,大兒子學文,二兒子學商,三兒子學武,四、五兩個兒子,年歲還小,這李立青就是他第三個兒子。這一鄉因為他家有錢有勢,都很抬舉他。可是這李鳳老自幼就受宋儒二程那理學的氣味,專做那正心修身的誠字工夫,有些不達時務。一部分勾結官府的劣紳,同他是麵和心不和。鄉下那些調皮的子弟,見了他老遠地就跑,免得受他的教訓。這時,他走了出來,見汪老四揚長而去,就問道:“那是誰?”立青道:“是汪老四。”鳳老道:“是汪學正世兄。那是你師兄,你為什麼叫他汪老四?”

王三老爹笑道:“那也不怪三先生,這一鄉人都叫他汪老四。”鳳老道:“他和別人不同,他們是師兄弟,應當客氣些的。我聽說學正要三老爹去他家做糍粑,他和朱子老家,聯姻成功了嗎?”三老爹道:“成功了。”鳳老摸摸胡子點點頭道:“這孩子有朱子老這樣一個嶽父大概可望成器了。儲二哥怎麼在這裏,後麵還挑著籮擔呢?你是收皇曆費了。”(邑俗,地保以曆書散給農家,農家給予錢若幹,視書價數倍過之也。)儲丙元道:“縣裏派人下來了,說要點卯。做晚輩的一想,這一定有什麼緣故,特意到鳳老爹麵前來請示。籮擔是想在縣裏帶些年貨回來。”鳳老道:“辦年貨你是大可不必,這年月,能夠省幾文,你就省幾文。我想在這樣年終歲畢點卯,那絕不是大老爺打抽豐,必是有公事,要派四鄉地保去做。”儲丙元道:“我也是這樣想。我現在要向鳳老爺請示的就是大老爺會問些什麼,我們應怎樣去答複他?”鳳老道:“這是事出非常的事,他們有什麼要問,那就難說了,據我想,十之五六,是辦兵差。假如是辦兵差的話,縣官不過分出個章程來,叫地保分鄉分甲去辦。不過真是辦兵差,他一定要找四鄉的紳士商議商議。也許這縣官有心計,先把地保叫了去,問問四鄉情形如何,再來攤派。這沒有什麼難處,你知道一句說一句,不知道的不必瞎說。不在乎圖大老爺那一陣歡喜,地保得老爺兩句獎賞,說差事要辦得比別人好,回鄉來銀錢糧米一掃光,卻害苦了百姓。但是大難來了,公差也是要辦的。你們當地保的隻憑了一點良心去辦,上不討好老爺,下不陷害百姓,這就行了。你由縣裏回來,可以先到我這裏來一趟,我要先得你一些消息。”儲丙元連連答應是,就對挑籮擔的漢子道:“你回去,我不辦年貨了。”這是他表示如何聽鳳老的話,他到縣裏,必照著鳳老的話去做,那是無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