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缺遇盜之戒·(1 / 1)

典出《列子·說符》。

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鄲,遇盜於耦沙之中。盡取其衣裝車馬,牛缺步而去。視之,歡然無憂吝之色。盜追而問其故。

曰:“君子不以所養害其所養。”盜曰:“嘻!賢矣夫!”

既而相謂曰:“以彼之賢,往見趙君,使以我為,必困我。不如殺之。”乃相與追而殺之。

燕人聞之,聚族相戒曰:“遇盜莫如上地之牛缺也!”皆受教。

俄爾其弟適秦,至關下,果遇盜;憶其兄之戒,因與盜力爭,既而不如,又追而以卑辭請物。

盜怒曰:“吾活汝弘矣,而追吾不已,跡將著焉。既為盜矣,仁將焉在?”遂殺之,又傍害其黨四五人焉。

牛缺是上地的一個大學問家。他一次出門要到邯鄲去,走到耦沙遇見了一夥強盜。強盜搶盡了他的衣物車馬,牛缺卻大踏步走了。看起來高高興興的,沒有一點兒發愁和吝惜的神色。強盜便趕上去問他是什麼緣故。

牛缺說:“君子不拿供養自身的東西去危害他所供養的身子。”

強盜說:“真是知理通情呀!”

但眾強盜隨後又互相商量道:“憑他這樣的才德,去見趙國君王,談到了我們的這種行為,一定要與我們作難。還不如把他殺了好。”於是,他們便趕上牛缺,把他殺掉了。

嵌錯宴樂紋壺

燕國有人聽說了這件事,便召集起他的家族來,互相警戒說:“碰見強盜可千萬別學上地的牛缺呀!”大家都接受了這個教訓。

不久,這人的弟弟要到秦國去,到了函穀關下,果然遇到強盜。想起哥哥對他的警戒來,便和強盜大力爭奪財物。爭奪不來,又趕上去向強盜們說好話請求還給他東西。

強盜們大怒道:“我留你條活命就夠寬宏大量了,你還不停地追趕我們,這樣,我們的行蹤就要暴露了。既然做了強盜,哪裏還管得到發善心呢?”於是就把他殺了,並且連他的親友四五個人也都一起殺死了。

這一則寓言諷刺了教條主義者抱住書本不放,經驗主義者硬搬老一套,這都是不從實際出發,不分析具體情況,不區別具體對象,死板地運用理論原則,機械地對待經驗教訓。從牛缺和燕人的遭遇裏,可以獲得不少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