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出發(2 / 2)

我在鑰匙裏找出一枚長柄鑰匙,看上去古樸雅致,梅花狀,略重。

我手有些顫抖,輕輕一擰,“哢嚓”一聲,櫃門開了。

出乎意料的是櫃子裏除了一顆夜明珠什麼也沒有,我更覺得這個櫃子隻是一張門,我走了進去,空空的櫃子一角,有一顆發光的夜明珠,我本能的把手放了上去。

麵前的牆壁忽然打開了,居然在牆壁裏有一個房間。

我詫異萬分,所有成家的掌櫃在換權之時都要老掌櫃帶著新掌櫃進行交接,成家曆史上沒有交接就兩次,一次是祖外婆,一次是我。

我走進房間,櫃門在我身後自動鎖上了。房間裏麵有兩排架子,有一排放著書籍,一排放著一些奇怪的東西。

比如這件,像極了新娘的頭麵,黃金所製,鑲著玉石,一顆顆圓的玉珠垂在麵前,我撫摸著揣測著這是什麼。

在一旁,放著一個哨子,看上去像是水晶所製,但拿上去極輕,另外還有一個我感興趣的是一根項鏈,黑色的,垂直一個黑色的小人,小人的左手彎曲,左腳也彎曲,右手右腳直立,像是在跳舞,造型奇特。

我把項鏈戴好,把哨子揣進兜裏,很理智的沒有吹動它,應該我確實不知道這是什麼,但聽聞有種哨子可以攝人魂魄,不知道是真是假。

另外還有一些大的器具,我懶得搬動所以看也沒有看就出來了。

第三日,我們便出發前往離山。出發的那天,常沙刮起大風,我頭發淩亂的站在大風裏看著華子和小把戲往車裏裝著裝備,華子富有經驗,所有的東西都由他購買和準備,七七負責路線和計劃。

走的那一刻我回頭看了一眼“無雙”,竟有種壯士一去不複返的感覺。

我坐在越野車裏翻看黑竹溝的資料:-四川黑竹溝位於四川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鎮,地跨哈曲鄉、勒烏鄉和金岩鄉。總麵積838平方公裏,核心景區麵積575平方公裏,外圍保護地帶263平方公裏,海拔高度1500—4288米之間。境內重巒疊嶂,溪澗幽深,迷霧繚繞,給人一種陰沉沉的感覺,這裏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複雜,生態原始,加之彝族古老的傳說和彝族同胞對這塊神奇土地的崇拜。並曾出現過數人、畜迸溝神秘失蹤現象,於是給人一種神秘莫測之感,也產生了眾多的令人費解之謎。讓人目瞪口呆的是黑竹溝所處的緯度和聳人聽聞的百慕大三角,神奇無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這是探險家稱為的“死亡緯度線”,黑竹溝的最高峰一馬鞍山主峰東側,有一座海拔3998米的山峰,其上部成三棱形,酷似埃及金字塔,在紅光照耀下,金光四射,形成一個神奇無比的夢幻世界,成為一座以假亂真的耀眼金山,“金字塔”是黑竹溝兩大水係的分水嶺,發源於北麵的三岔河與南麵的羅索依達河,就象“金字塔”伸出的兩條玉臂,把整個黑竹溝區域的腹心地帶緊緊環抱。黑竹溝“金字塔”不僅具有極高的科考價值,而且是極為難得的觀景台,站在金字塔之上,近可將古冰川遺跡。冰鬥、角峰、V型穀等景觀一覽無遺;遠可望日出、海、佛光奇景,黑竹溝有野人之說,也是個謎。據說1974年10月勒烏鄉村民冉千布幹曾親眼見到高約2米,臉部與人無二,渾身長滿黃褐色絨毛的雄性巨物---野人,後來,當地群眾曾發現野人的蹤跡,當地人對“野人”的敬畏超過對山神的敬畏,稱之為“諾神羅阿普”,意為“山神的爺爺”,許多人至今說到野人,仍然心懷餘悸,黑竹溝有一個地名就叫“野人穀”。

人畜進入黑竹溝屢屢出現失蹤和死亡事件,早有所聞,很多媒體也都披露過,人進去後是怎樣失蹤的,很多原因至今還是個謎。據不完全統計,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業局、四川省林業廳勘探隊,部隊測繪隊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溝遇險,其中三死三傷,二人失蹤。據當地的彝族長者介紹,1950年,國民黨胡宗南殘部30餘人,仗著武器精良,穿越黑竹溝,入溝後無一人生還,因此,這裏留下了“恐怖死亡穀”之說。

最近幾年黑竹溝也成為了驢友喜歡探險的熱門地,但每年都有驢友在此失蹤,地形地貌十分複雜並且很多地方沒有信號,無法與外界溝通和請求援助,失蹤的人大多都餓死在山裏,山裏還曾發現過亞洲第一隻黑豹,和食肉大熊貓,裏麵的各種危險生物未知性很強,畢竟沒有人真正的了解這座山脈。

我看完資料,見小把戲已經睡著,華子托腮看著窗外,七七認真開車,甚是無聊,也閉著眼睛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