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前進獲取創意
中國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和友人通信的時候,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寫作經驗:“餘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也就是說,歐陽修大部分文章的構思創意都是在馬背上、枕頭上以及上廁所時獲得的。這對於現代人來說就是通勤時段、睡覺時段以及上廁所時段。
歐陽修獲取寫作靈感的途徑不僅靠看書、學習,他並不隻端坐在書桌前一心一意地思考,而是更喜歡從生活中的各個方麵獲取創意。這似乎跟我們日常理解的不太一樣,大多數人都認為思考就應該有個思考的樣子,坐在書桌前看書、翻資料才是正道。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那些了解創意天性的人們,從來不會隻從正麵進攻,而是在其他側麵耐心等待創意的降臨。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日常學習、工作非常繁忙,利用大塊學習、工作的時間進行思考是不現實的事情,況且前麵我們已經說過,創意是個調皮鬼,你越是玩命地思考,它越是離你遠遠的。根據歐陽修的經驗,上下班回家的路上,躺在床上、上廁所的時候,在這三個零散的時段思考創意的成功率是最高的,其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說的:“蓋惟此(三上)尤可以屬思爾。”所謂“屬思”是指集中思緒思考文章。
當你絞盡腦汁卻毫無頭緒的時候,暴躁生氣是不可取的,固執思考也是不可取的。聰明的人會選擇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做些其他的事情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調節自己的心情,使自己的思維能夠更放鬆、更自由,而且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許創意會不期而至。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你大張旗鼓地等待創意,它就像害羞的新娘一樣怎麼也不肯出來;等你被其他事情牽絆的時候,她卻自己偷偷地探出頭來跟你打招呼。
安妮是一位知名的時裝設計師,她對時裝設計有著獨特的理解,她設計的作品多次在巴黎時裝周上獲得熱烈的反響。公司為安妮準備了一個非常寬敞豪華的工作室,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她似乎並不怎麼喜歡在這個工作室裏做設計,同事們也很少看她待在工作室。
老板以為安妮不滿意公司為她提供的工作室,於是私下裏問她:“安妮,公司為你準備的工作室不好嗎?”
安妮回答說:“老板,您怎麼會這麼想呢?這是我用過的最好最漂亮的工作室,我非常喜歡,也非常感謝公司對我的照顧。”
“如果你喜歡的話,怎麼從來不見你在工作室做設計呢?同事們都說很少看你待在那裏。”老板繼續發問。
安妮笑了笑說:“嗬嗬,同事們誤會了。其實我思考創意的時候有些小怪癖,在工作室裏乖乖坐著時,我腦袋裏空空的,毫無靈感。我在大街上閑逛、在家裏的床上躺著睡覺、在擁擠的地鐵上站著,甚至洗澡、上廁所的時候,更容易產生創意。我無法解釋這其中的原因,但這是我的工作方式,希望老板理解。如果你希望我能夠設計出更好的服裝,請不要把我困在豪華的‘籠子’裏……”
聽了安妮幽默的解釋,老板也笑了起來,他說:“大設計師就是與眾不同啊!如果你需要公司為你設立專門的廁所、浴室、臥室,我也會想方設法滿足的。”
從正麵進攻,強製命令自己的大腦拿出創意來,往往會以失敗告終。創意並不是普通的物品,它不是去強迫就能獲得的。從側麵進攻更容易獲得創意。除了歐陽修推崇的“三上:枕上、馬上、廁上”,人們在睡夢中、散步中、洗澡中,也很容易獲得創意。
前麵說過,作曲家華格納和哲學家笛卡爾都是從睡夢中獲得創意的,可見夢中得到創意不僅是可信的,而且在夢中還可能獲得非常重要的創意。我們不僅可以在夜間的睡夢中獲得創意,也可以從白日夢中獲得創意。人處於睡眠狀態的時候,大腦並沒有停止思考,這時人的思維是異常活躍的,無論是夜晚的睡眠還是白日夢,思維活躍了,創意自然更容易產生了。
關於在散步中獲得創意的例子就更多了。歐洲很多天才都有散步的習慣,比如法國批判主義作家巴爾紮克、思想家蒙田都喜歡在散步中思考創意。蒙田說過:“倘若不散步,我的思維就會睡著。”或許正是因為人們在散步中,思維更加清醒,所以這時候創意很容易光臨吧!
阿基米得在洗澡時發現阿基米得密度原理的故事說明了洗澡的好處。洗澡時,熱水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大腦供血充足,思維也會異常敏捷,創意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關於熱水澡的好處,現代很多創意達人也非常認可,比如知名填詞人方文山就很喜歡在洗澡的時候思考新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