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基金(2)(3 / 3)

11.過分注重基金發行規模

一些投資人認為基金規模越大越好,這是不正確的。過大的規模會製約基金的業績表現。

12.隻認現金分紅,排斥紅利再投資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分配時都采取“二選一”的收益分配模式。但出於慣性的投資思維和落袋為安的想法,眾多投資人遠離紅利再投資。其實,紅利再投資是一種互贏的分配模式,一是可以使投資人獲得既定的投資收益,二是可以減少基金管理人因大量派現導致的現金流減少,而對基金持倉的品種進行被動式調整,會使投資人的收益受到影響。

13.隻看淨值,不看基本麵

一隻基金的未來業績增長潛力,主要來自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基金的能力,特別是基金配置品種的持續增長潛力。一些投資人僅以淨值的高低作為判斷基金優劣的標準,而不研究和分析基金定期報告,不了解基金持倉品種的變化,這樣就難以挑選到好的基金。

【六】關於基金投資的五點建議

1.定期變額投資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基金管理公司在促銷時通常建議投資人進行定期定額投資。所謂定期定額投資是指在固定的時間投入固定數額的資金購買基金,比如每個月投入1000元購買基金,一般是指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這樣做有一定的道理,投資人可以通過長期的定投來獲得市場平均成本,一旦市場向上波動超過平均成本時,投資人就能獲利。

但是這種方法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在市場處於高位時,投資人投入的資金是要虧損的,這裏說的高位不是指點位,是指平均市盈率超過30倍,甚至40倍、50倍,那麼明知是虧損為什麼還要投資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是部分解決】,我在此提出一個新的投資方法:定期變額投資。

所謂定期變額投資是指:第一,投資的期限不變,比如還是每個月投入資金;第二,投入的資金總量不變,比如按照每月1000元,一年總投資額為12000元;第三,每月投入的金額隨著市場平均市盈率的變化而改變。諸如,在市場平均市盈率處於15倍以下時,每月投入1000元,但在市場平均市盈率不斷上升時,比如20倍時就減少到500元,25倍時就減少到300元,超過30倍就停止投入。投資人可以把市場處於高位時節省下來的資金,在市場平均市盈率重新回到30倍市盈率以下時分期分批投入市場,比如在15倍市盈率時每月投入1500元,到10倍市盈率時投入2000元。總之,投入的資金總量不變。

定期變額投資法是對定期定額投資法的改進,易於操作,隻是投資人要對大盤平均市盈率的變化稍加關注,這樣做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贏利能力。還要補充一點,定期變額投資指數基金比投資主動型基金更簡單有效,因為從長期來看【10年】,80%以上的主動型基金都跑不贏大盤,而指數是與大盤同步的,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主動型基金都跑不贏指數基金。請大家記住一點: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2.一定要堅持分散投資

一般情況下,投資人的基金組合應該有3~5隻基金。這些基金應該分別屬於不同的基金管理公司,各隻基金的投資策略應該有所不同,比如1隻基金主要投資於中小盤的股票,1隻基金主要投資於大盤藍籌股,另外1隻是指數基金。

3.選擇有品牌的基金管理公司

投資人選擇的基金管理公司最好有5年以上的投資業績可供參考。至於基金經理,並不是投資人選擇基金的重要因素,因為基金投資是“團隊行為”的結果,而不是某個基金經理個人行為的結果,況且你從來就不認識基金經理。

4.慎重投資單隻規模過大的基金

單隻基金規模過大,會增加管理上的難度,進而影響基金的業績表現。

5.一定要堅持長期投資和波段操作相結合

投資基金要堅持長期投資,避免頻繁買賣。但是長期投資並不意味著不能買賣,投資人可以選擇在市場處於高位【高市盈率】時賣出基金,在市場回到低位【低市盈率】時再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