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軍首克南昌(1 / 3)

Է_�FX北伐軍攻克武昌,此日恰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日,曆史的巧合,一時傳為吉日之佳話。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昌,北洋軍閥吳佩孚精銳已失,身為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即將軍事重點放在消滅盤踞浙贛方麵的孫傳芳部。

孫傳芳已虎踞長江下遊有年,餉裕財豐,彈械充足,兵強馬壯,其實力較之吳佩孚有過之無不及。大軍共計20萬,其中盧番亭、謝鴻勳、鄭俊彥3個師為孫軍之中堅,戰鬥力最強。

當北伐軍分兩路北進,以小部對江西做防禦之態時,孫傳芳沒把蔣介石看在眼裏,其認為蔣氏不過是個十裏洋場的混混兒,因此,當吳佩孚連電呼救時,其雖令兩路人馬援兵武漢,卻又要這兩路人馬於九江以觀望之態處之。並笑謂左右道:“待那蔣小兒攻占武漢後,吾再派大軍接收武漢,到那時,武漢自然歸吾等了。”

眾聞之,皆謂孫高明,孫更狂妄,並下令將其聯軍總部設在“江新”號輪船上,以示其隨時準備進攻武漢之決心。

時蔣介石發表通電斥孫,內稱:

“孫氏年來因利乘便,入據江浙,猶其野心不蕺,以保境安民為名,行侵略擾民之實。近複征調頻繁,謀擾湘粵。其致中正陽電,實屬意圖挑釁。是非曲直,當世自有公論。”

蔣氏發通電之後,於9月6日起,即兵分3路,出兵江西,殺向五省聯軍,其以第一、二、三各軍為右翼,蔣氏親自指揮,由韶關攻贛南。中路為第六軍和第一軍的二師,由贛南的吉安循贛江北進,第一軍第二師由贛西北修水、銅鼓經奉新東進,三路人馬均以南昌為目標。第七軍為左翼,自鄂城、大冶一線入贛,沿長江南岸東進,經陽新、武穴、瑞昌,直指孫傳芳的總司令部,並向左警戒長江江麵和北岸孫之聯軍陳調元所部。

北伐軍向孫部聯軍發動攻勢後,孫倉卒應戰,其戰鬥布署分為4個方麵軍團,除福建周蔭人為第四方麵軍團長外,其第一、二、三3個軍團均在贛團。第一方麵軍以原駐江西部隊編成,任鄧如琢為總司令,所部第一軍為唐福山、張鳳岐部,在櫸;第二軍為蔣鎮臣、謝文炳部,在新淦;第三軍為鄧如琢部第一師,在南昌;第四軍為原滇軍楊池生、楊如軒所部,在永豐。第二方麵軍以鄭俊彥為總司令,自南潯路南段集中,向湘贛邊境萍鄉一帶前進。第三方麵軍為盧香亭部,在南潯路中段。其主力數萬人在德安、塗家鋪、武寧一帶。第五方麵軍總司令為陳調元,所部有王普、劉風圖等旅,在武穴、富池口、石灰窯等處。

前文述過,孫治軍有道,號令森嚴,聲威殊盛。與吳軍不相上下。

先說說北伐軍中路軍戰事。聯軍盧香亭接到孫傳芳命令之後,即以謝鴻勳為先鋒,迎擊北伐軍。

謝為五省聯軍中一員有名戰將,然其勇多謀少。當其人馬開到瑞昌附近時,修水、銅鼓兩縣已被革命軍攻占。謝自恃人馬勢眾,即下令旅長楊振東向北伐軍發起攻擊。楊亦為一老粗,不問皂白,立即向修、銅進攻。程潛見敵勢大,令北伐軍虛作抵抗即退出修、銅,退時密留一部便衣隊混入居民家中。

楊振東收複兩城後,甚為得意,一麵出榜安民,一麵向孫聯帥告捷。是日,當地士紳擺隊相迎。孫傳芳發電嘉獎。楊興高采烈之際,北伐軍內應點火為號,打開城門,立時城內外殺聲四起,楊正吸鴉片,知道有變,急帶衛隊外逃,然城中已大亂,楊過護城河時跌入河中,幸為衛兵救起,方逃得性命。而後收拾殘部,不敢再戰。接著,北伐軍又全殲趙國蔭一個旅,而後,程潛揮師直指南昌。

南昌為贛省省城,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時守衛的敵軍僅有兩個連的憲兵,連同警察在內,不過600餘人。程潛遂下令攻城,城內敵軍寡不敵眾。六軍所部又在工人、學生和江西督署警備隊的配合下,不到兩個小時,敵兵舉白旗投降。9月19日,北伐軍入城,占領督署,收繳槍械,出榜安民。此為第一次攻占南昌。

南昌為六軍所克,蔣氏心中卻老大不快,本當發賀電,蔣氏卻沒讓發,其何以如此?其原由有三:一是六軍軍長程潛在國民黨內資曆比蔣氏老,聲望比蔣氏高;二是六軍中中堅力量皆為共產黨員;三是蔣氏早已默許攻下南昌後由朱培德任贛省主席。因此蔣氏不發賀電,且不發援兵,結果使六軍陷於孤軍入城。孫傳芳看到這個破綻,遂集中南昌附近之兵力,乘虛反攻。程乃忠厚之人,絲毫沒有看到蔣氏之用心。

盧香亭率大軍進駐南潯路後,原想把總部設於南昌,以便侯命進攻長沙,當其行至南潯段塗家埠車站時,南昌已被程潛攻克。時盧接到孫傳芳的進攻南昌之命令,盧便命鄭俊彥第十師和楊賡和獨立旅夜渡贛江,猛攻南昌,鄧如琢也發兵相助。聯軍裝備比北伐軍強得多,且北伐軍第一軍之王柏齡師戰鬥力極差,當聯軍向南昌進攻時,王正潛入妓寮尋歡。敵軍驟至時,因王不在軍中,故其軍中無主,於牛行車站被敵人衝得七零八落,倉皇亂竄。王脫險後,自知軍法難容,乃匿跡後方,不敢露麵,一直到北伐軍抵定南京後,王氏才敢露麵。而程潛也於大敗中喬裝成商人,隨同士兵逃出城外,抵贛江時,沒有船隻,幸岸邊有一水牛,程潛遂伏於水牛背上渡江,將至岸邊時,因水牛負荷不起,以致翻入水中,虧得士兵救起。大有三國中曹孟德潼關遇馬超割須棄袍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