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凡說你先回去好好想一想,明天再答複我。
小唐就走人了。他們的談話,徐海瑛在餐廳裏聽得真真切切,她對李小凡說,官場上的事我從不介人,但唐主任的事就看在兒子李傑的份上也該幫幫忙。
李小凡說原則問題不能遷就,這是海洲市委決定的,想遷就我李小凡也遷就不了。
省、市委組織部考察濱海班子時已近元旦了。
李小凡把市四套班子成員集中到常委會議室,海洲市委組織部長說,這次濱海班子調整麵最大,涉及的領導最多。省委意見:李小凡同誌作為海洲市副市長人選考察,劉琳同誌作為地區檢察院檢察長人選考察;市委意見:老丁同誌和雷國泰同誌同時作為濱海********和市長的人選考察,謝權作為濱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選考察,小唐同誌作為文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人選考察。無論是調整到的同誌還是維持原職的同誌,市委要求大家都要服從組織,服從大局,服從事業,無條件的與組織保持高度一致。按照組織意圖,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反映一個同誌的優勢與缺點。考察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找調整對象談話,第二步是找市四套班子成員談話,第三步是找個別部門和鄉鎮領導談話,時間三天,希望大家積極配合。最後,市委組織部長請李小凡講一講,李小凡知道自己也在調整對象之中,說什麼都不好,就說請省委組部領導作指示。
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處長說海洲市委領導該講的都講了,沒有什麼可再講的了。於是考察組的同誌兩人一組,分成三個組,分頭找調整對象談話。
李小凡和劉琳作為省管幹部對象,是市委組織部長和省委組織部幹部一處處長談的。李小凡說論年紀我已經有一大把,論政績論貢獻我擺不出一二,組織上要給我這麼高的職位,自己感到問心有愧,身體也越來越不行了。如果組織上能讓我留在濱海當當顧問或者到人大、政協參政議政,就心滿意足了。
劉琳說組織決定我無條件服從,但能否當好檢察長我心裏沒有底,因為對檢察工作完全是外行。就個人感情而言我是不願離開濱海的,請組織上能否在濱海考慮我的工作。
談話者聽了李小凡和劉琳的意見都感到吃驚在擁擠的官道上,誰不是削尖腦袋往上爬或者踩著別人的肩膀甚至踩著別人的腦袋往上爬。亦有人把官場比作賭場,官場上賭的是生命,賭場上賭的是金錢。
生命和金錢都是人生所不可缺少的,賭贏了的人還想賭,賭輸了的人更要賭。因此,無論是官場還是賭場,你爭我鬥,機關算盡,甚至拔刀相向之徒也不在少數。
而對李小凡和劉琳的舉動,就讓人費解了。說虛心假意,態度的誠懇與真實昭然若揭;說對仕途不感興趣,又似乎沒有理由。
風風雨雨的大半生就這樣過去了,他們怎麼能理解李小凡的內心呢?從一個街頭流浪兒,有一個偶然的機會,靠著自己的狡黠和運氣,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那時多麼的不容易!然而,誰能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遭到了那樣的報應!
李小凡的上半生是做了許多孽事,然而後來,當上********以後,他漸漸的做了許多好事來贖罪。然而,兒子還是他永遠的通!
心灰意冷,不知道能不能形容他的心境呢?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