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天,天空十分澄淨,就像剛洗過一般。微風吹拂,衣袂飄揚,猶如天上神仙瀟灑自在,遨遊太虛。莊子揚此刻卻並不輕鬆,他需要找到一個人來救月璃,雖然他還不知道月璃已經痊愈了,這痊愈的代價也不知是好是壞。
他來到一座庵觀前麵,遲疑了一會兒,最終決定敲門。“有人在嗎?莊某有事求見。”莊子揚等了半晌,一個老尼姑才將庵門打開,仔細瞅了莊子揚一眼,似乎放心下來,道:“這位公子來到此庵有何貴幹?”
“我是來求見靜清師太的,救晚輩的一個朋友。”莊子揚急切地說道。
那老尼姑默然半晌,道:“好吧,你隨我來。”
莊子揚跟著那個老尼姑,徑直朝裏麵走去,繞過一個長廊,接著進入到一間庵堂。他看見一個尼姑正靜靜地坐在那裏,很安詳,雖然有些年紀,但也很漂亮,誰也不會想到一個這麼漂亮的女人,會來這裏當尼姑。
“師太是否就是妙手觀音靜清師太?”莊子揚雖在江湖上見識較潛,但畢竟也是出身在武林世家,對於江湖上的事情多多少少有些掌握。行走江湖,也由不得你不掌握,因為你說不定哪天就會遇到。
靜清師太緩緩張開眼睛,道:“你來找貧尼有何貴幹?”
“我想師太救晚輩的一個朋友。”莊子揚道。
“力所不及,施主請回吧。”靜清師太又閉上了眼,她臉上露出一種痛苦的之色,這是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就像自己想跑,偏偏有一根繩子將自己綁住,而這繩子竟是竟怎麼劃都不會斷。
莊子揚自然也看見了這個表情,他接著道:“師太莫非有什麼隱情,不妨如實相告,晚輩最喜歡坦白了,所以說話有不當的地方請師太見諒。”莊子揚以為是自己說話的口氣,讓她不願出手幫忙,所以語氣變得更緩了。
誰知靜清師太,依舊沉默。而那個帶莊子揚進來的老尼姑自然明白,靜清師太的意思,對莊子揚道:“公子請吧。”她已然擺出了送客的架勢了。莊子揚隻能無奈,跟著那老尼姑走著。
一路上莊子揚唧唧喳喳地講著為什麼靜清師太為什麼見死不救?難道和江湖中的傳言妙手觀音,心地善良,醫術高明有出入?…莊子揚就一直這麼念叨著。
而在前麵的老尼姑倒有些不耐煩了,很少有人,聽見有人說自己的主人、恩人能夠沉得住氣的。她轉過臉來,道:“施主有所不知,並不是師太不肯相救,隻是,隻是她不能去救啊,唉。”
聽那老尼姑這麼說,莊子揚更是猶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反問道:“什麼叫不能救?”
那老尼姑娓娓道來:“二十年前,靜清師太的本名叫做妙雲,她本來應該是當朝皇後的,而我是一直跟隨著她的丫鬟。但是,靖難之役,朱棣大開殺戒,連自己的親侄子都不放過,她一怒之下,與朱棣割袍斷義。”
“這跟她不肯救人有何相幹?”莊子揚急迫地問道。
“施主稍安勿躁。自從那時起,朱棣對她更是糾纏不止,無奈之下,她隻能落發為尼,躲到這尼姑庵來。但是朱棣仍不放過她,於是,她便與其哥哥徐輝祖召集建文舊部,想要幫助建文帝複國。”老尼姑接著道。
莊子揚想到,看來她也確實坎坷,也有一股正義之氣,這倒讓他佩服得很。隻是他想不通,怎麼現在,她竟然會見死不救呢?
那老尼姑又道:“就在最近,本來她與白蓮教的義軍一起興兵複國,剛開始還屢戰屢勝,可是後來不知怎的,竟然全軍覆沒,他們全被抓走。”
“那朱棣肯定是不會放過她的?”莊子揚說道。到口的羊肉誰都不會舍得放棄,更何況是一個君王,君王永遠都是貪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