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興趣社團(1 / 1)

吃過午飯,兄弟倆還興猶未盡,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並沒有感覺疲倦,有著一股子新鮮勁和興奮感。弟弟說;“我們去看看什麼社團,不會是什麼邪教組織吧?”

“你盡瞎胡扯,學校怎麼可能有邪教組織,再說打擊他們都十幾年了。”趙義闖嘲笑弟弟瞎說,“走,去看看去。”

報名的學生陸陸續續的到來,在報名點擠滿了人,各個社團前也擠滿了觀看的學生,都在議論紛紛,似乎在選擇哪個更適合自己。

“文藝社、舞蹈團、法律援助會……好多啊。”趙義闖興奮地說。

“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的?”趙義闖說道。

“同學,你好,想參加法律援助協會嗎,我們協會是專門為一些窮苦人民處理一些糾紛的,為他們免費提供法律訴訟的,我們還會聘請經驗豐富的律師為我們講課,我們可以利用自身所學的知識幫助人民啊……”趙氏兄弟都不由自主的在法律援助協會停下觀看,一名工作人員馬上向兄弟倆招呼介紹。

學法律是兄弟倆夢寐以求的夙願,希望通過學法,幫助群眾做些有益的事。從農村出來的趙氏兄弟十分淳樸,想法也十分單純,總是以為窮苦百姓謀利為己任。其實這似乎是中國的一種特性,從古自今幾千年來,在《四書五經》“仁義禮智信”的教育熏陶下,每個有血性的男人,尤其是同學少年,總是對生活充滿著激情和希望,總要以英雄和救世主為奮鬥目標,渴求著像俠客一樣救贖社會、幫助他人。趙氏兄弟是典型的書香門第,似乎也逃脫不了幾千年來炎黃子孫這種最原始的思維。為了這種抱負,兄弟倆選擇了法律專業,自然,現在一看到法律的字眼,就十分敏感,在法律援助協會的帳篷前停住了腳步。見到有人留意自己的協會,工作人員立馬想兄弟倆宣傳講解。

“剛才學姐說,她是什麼副會長,是不是就是這個。”趙義斂問道。

“應該是吧,我們也參加吧。”趙義闖說道。

“法律援助協會,報了再說,也許能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呢?”兄弟倆幾乎沒有猶豫。

“每個人需要交10元的會費,你們兩個人要交20元。”這位工作人員又說道。

“還要交錢啊?”趙義斂有點吃驚,覺得什麼東西都需要錢呢?

“我是協會會長李持平,大三學生,現讀法律專業,你們應該是新生吧。”見到他們提出疑問,旁邊一位男生迅速站起來結果話茬。

“我們主辦一些活動,邀請老師講課,都需要一些經費,其實10塊錢也不多,一學期10塊,一年也就20塊。”李持平這小夥子人長得挺機靈,顯得十分老道,沉穩,說起話來有條有理,不緊不慢,不愧是學法律的,但一切又十分自然,似乎給人一種親切感。

“反正也不多。”說著,趙義闖就從口袋裏掏出20元錢遞給李持平。李持平接過錢,又問道:“你們有相片麼?”

“有,沒帶。”趙義斂似乎帶著氣。

“那你們明天每人拿兩張相片來。”吳持平說道。

“要相片幹嘛?”趙義斂問道。

“辦會員證。”李持平答道,“你們留下一個聯係方式吧?我們好與你們聯係?”

“沒有電話。”趙義斂回答得很幹脆。

“沒有手機?”李持平感到有點驚訝,看著兄弟倆的裝著,不像窮人,“你們寢室有電話吧,寢室電話也可以?”

“有電話,不知道電話號碼!”趙義斂說話依然很衝。

“這樣吧,”李持平並沒有介意趙義斂的無禮,從口袋裏掏出一張名片遞了過來,“這是我的名片,到時你們要不給我打電話。建議你們盡快買個手機,聯係方便,現在都21世紀了,是通訊時代,沒有手機,做什麼事都不方便。”

趙義斂覺得眼前這個人並不因為自己的無禮而氣憤,依然保持了溫順與謙和,自己也慢慢對他有了好感。

“哦!”兄弟倆茫然的應付著。在趙氏兄弟倆看來,學習怎麼會需要手機呢,在家裏上學時都是兩點一線,學校——家,星期天下午去學校,星期六中午回家,很有規律,手機隻會是調皮搗蛋學生的專利。不過兄弟倆現在不會去計較那麼多,既然說需要這個,自己就買一個唄,當然這也是趙義斂一直的期待。

“好的,我們明天就去買。”趙義闖接過名片說。

“真的,哥!在家老爸說要買,你說沒用不讓買,現在我們連個手機都沒有,讓人笑話。”趙義斂一臉的興奮,驅走了剛才心中的陰霾。

“此一時彼一時。”趙義闖顯得有些尷尬。

“謝謝,我們明天會給你送照片。你們還在這吧?”趙義斂說道。

“我們在開學期間都會在這招錄新會員,那就請你們明天送來,最好也能告訴我手機號碼。”李持平說道。

“行!”趙義斂答道。

“你們倆長得都一樣,拿一個人的照片就可以了,沒有人能分得清。”看著一模一樣的孿生兄弟,李持平忍不住還是要開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