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1 / 3)

村裏要成為縣葡萄節的主會場,這事兒已經定下來了,電視台也來踩了兩次點,舞台搭哪兒,找了幾個地方,背景要有湖,要有葡萄園,還要有一塊完整的平地,還要防下雨後泥濘,等等。

洪家勝得到縣裏和鎮裏的通知,已經升任縣委書記的趙向明,要陪同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的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文野來天露灣看看。

這可是個大人物,是全國的葡萄權威。這個曹會長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但形象是個老農,皮膚粗黑,皺紋深刻,一看就是常年在田間地頭太陽暴曬風吹雨打的人。來之後,趙書記讓洪家勝先帶他們去金滿倉家,去看看荊江縣葡萄種植第一人。趙向明向曹文野介紹說:“曹會長,這是天露灣村葡萄協會的會長,跟你比,是個小會長。”

曹文野握著金滿倉石頭一樣粗糙的手說:“哈哈,大會長小會長,都是會長嘛。”

這個曹會長跟農民親熱,幾下就活躍了氣氛。趙向明說:“我們縣就是靠他的四分地,才發展到今天十一萬畝,二十萬噸的產量,十三個億的產值。”

曹文野說:“有功之臣啊!”

大家坐在院子裏,喝著茶。袁世道、潘忠銀都在,說到當時是村裏的三個半人種葡萄,趙向明說:“就是他們闖出了江南不能種葡萄的禁區。”

曹文野說:“就你們幾個農民,創造出了奇跡和神話,改寫了葡萄不能過長江的教科書。”

金滿倉說:“嗐,我們哪知道什麼神話,當年窮,打醬油的錢都沒有,瞎種瞎撞,誤打誤闖的。”

曹文野看著金家的樓房說:“現在你們葡萄專業村,家家大樓房、大院子,新農村已經很有規模,葡萄種植是一條致富路。”

問到他們一畝地種葡萄收入有多少,金滿倉說:“一畝可以收入八千塊錢。”

曹文野聽到不敢相信,說:“一畝地八千塊,你們是怎麼算的?”

洪家勝說:“我們這裏是湖區,傳統算法一千平方米一畝。”

曹文野不信,說:“就算一千平方米,純收入八千,這也太高了。”

金滿倉起身說:“我拿個東西給曹會長看。”

他去了房裏,拿來一個本子,就是學生的軟麵抄,翻給曹文野看:“……曹會長,這是我去年一年的流水賬,我農藥化肥用了多少,人工用了多少,每天都有收支小計,賣葡萄收入多少,全年總計,我隻有五畝地,有四萬多的純收入,平均一畝地收入超過八千……”

曹文野細細地翻看他那個卷角的、髒舊的本子,說:“這是真的,這沒有假,我信了,我信了!這麼高的收入,就跟種金子差不多呀……”

到了金滿倉的葡萄園,曹文野鑽進大棚,他摘了一顆葡萄在嘴裏,說:“這是中熟的藤稔,味道不錯,基本是自然成熟的,但密了一點,產量一定不低,這對品質有一定的影響。”

趙向明說:“曹會長多提意見。”

曹文野說:“真的不錯,一看,就有工匠精神,種得漂漂亮亮,就像女人挑花繡朵,典型的精耕細作,精果精穗。”

金滿倉說:“曹會長過獎!”

曹文野托著一穗飽滿的葡萄說:“葡萄產業是兩效農業——高效和速效,任何種植都沒有它的效益快。但產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要大力淘汰露地葡萄,大力發展設施大棚葡萄,水肥一體的種植方式勢在必行,隻有生態農業才能提升我們的產業,解決我們麵臨的問題。”

趙向明說:“曹會長的建議我們要認真研究,現在我們葡農開始搞設施大棚了,還有一部分避雨棚,這是農民的過渡選擇,我們正在對這個產業加大投入,招商引資,讓更多的資金和技術進入這個產業,讓更多的企業對農業產生興趣。我們還對所有葡農進行新型農民的職業培訓,由政府出錢,每人一千元,包吃包住培訓,希望曹會長屈尊給我們葡農講上一課,讓我們大開眼界,讓我們的葡農都成為您的學生,大家說好不好?”

在場的葡農齊聲說“好”,並拍起手來。

這把曹文野會長弄得非要表態了,便說:“好啊,趙書記的邀請,葡農們的歡迎,咱們就定下了。隻要你們召喚,隻要有時間,一定來。別給我講課費,隻要你們管交通食宿。”

趙向明說:“行,曹會長,咱們一言為定!”

曹文野說:“軍中無戲言,一諾值千金!”

大家都說太好了,太好了!

曹文野拿著那穗葡萄說:“葡萄種植每一穗都要照標準化生產,在荊江縣有基礎,葡農會接受很快,不僅要有課堂培訓,還要有田間培訓、現場講解。我覺得,農民在這個時代真的了不起,如果是城裏人,他可以不學新技術,但對一個農民來說,你不學新技術,你就死定了,注定要被淘汰。我們這個時代,農民是求知欲最強烈的,做一個農民,是最不容易的。”

按照接下來的安排,趙向明書記陪同曹會長遊覽了天露湖。一條很大的漁政船,在湖上犁浪前行。曹文野環顧四野,感慨地說:“太美了,所謂仙境,也不過如此。”

趙向明說:“曹會長,天露湖有個故事,傳說這裏是玉皇大帝煮茶的取水地,湖水全是天上的露水,所以又叫聖水、天水。”

曹文野說:“哦,這個傳說有意思,怪不得這裏的葡萄口感特別好,原來是水好。”

趙向明說:“我們天露湖是一類水質,可以直飲。”

曹文野說:“水美、景美、葡萄美,趙書記,你們全占了!這兒真是風水寶地,以後通過葡萄產業,與鄉村旅遊結合,更是錦上添花,沒有多少地方能跟你們比。好山好水好空氣,就是最好的資源。”

吃飯了。艙裏擺上桌子,客主一一入座。菜品豐富,有紅燒甲魚、蓮藕煨湯、嫩蓮子米、炒菱角、炒雞頭苞梗、香妃魚糕、牛三鮮,一一端上桌來。

洪家勝指著這些菜對領導們說:“這是我們葡萄專業戶潘忠銀同誌的愛人汪小琴做的,她在我們村開辦了第一家農家樂。”

潘忠銀就朝後麵喊:“小琴,來給各位領導打個招呼!”

汪小琴雙手沾著水出來說:“手藝不行,各位領導將就,特別是北京來的領導,得罪了。”

曹文野拿起筷子說:“這菜一看,色香味俱全,我剛才說的三美,還掉了一美,倒過來說,美水、美食、美景、美葡萄!我就不客氣開吃了,謝謝小汪!我雖然是北方人,每次來荊江縣,就像是回到家的感覺。”

李英敏開了一瓶荊江大曲,說:“這也是我們當地的酒,配當地的農家菜,曹會長喝一點。”

趙向明端上酒杯說:“曹會長,我敬您一杯。”

曹文野抿了一口,說:“入口綿滑溫暖,不錯,還得加上一美——美酒。”

趙向明用公筷給曹文野搛了甲魚,說:“也希望曹會長把荊江縣當您的家,常來常往。關於我們這兒的美食,有這麼一個曆史記載,說是北宋時我們這裏走出去的宰相張景,有一天皇帝問他,你們家鄉有何美食呀,張景說,新粟米炊魚子飯,嫩冬瓜煮鱉裙羹。今天,我們的大廚小汪做了魚子飯,這就是嫩冬瓜煮鱉裙羹,曹會長品嚐一下,看怎麼樣?”

曹文野品嚐了嫩冬瓜和甲魚邊,說:“太好,好得無法用語言形容。你們的魚子飯,我也得來一碗。”

趙向明舉著酒說:“來,您還是先喝酒。”

在座的輪番給曹文野敬酒。曹文野說:“我不勝酒力,這一杯我敬大家了,向你們致敬,你們才是書寫曆史的時代英雄。”

喝到微醺時,洪家勝突然提議說:“各位領導還不知道,我們的金會長過去演過《沙家浜》中的郭建光,我因為長相難看,演的是壞人刁德一,我們現在請金會長來一段郭建光的唱段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