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3 / 3)

隨即,村裏的大喇叭開始廣播《村莊環境整治鄉規民約》(試行辦法)……村民們紛紛走出來,手拿工具,開始清掃、搬拆……

籌備多時的荊江縣第十屆葡萄節,在天露灣的千畝葡萄園裏搭台舉行。這一天早晨,從北嘴的清亮甜生態葡萄園這裏,可以看到南嘴那邊的村裏升起的大氫氣球,鑼鼓聲不停地向這邊飄來。

洪大江在大棚裏割草,並打成捆。金甜甜進來了,沒好聲氣地說:“哎,洪大江,你給我刮掉胡子馬上出發!”

洪大江明知故問:“去哪兒?”

“會場。”

“我不去。”

金甜甜下最後通牒:“你不去,我就走了,永不回來!”

洪大江抱著草說:“那我就一個人幹唄。”

金甜甜火了,跳腳道:“洪、大、江!”

洪大江不為所動,蹲在地上。

“不剪胡子也跟我走!”

“不去。”

“你油鹽不進是吧?那我走啦!”

洪大江不說話了。

金甜甜快氣瘋了,她本想利用這熱鬧的節日將洪大江弄回村,但洪大江顧慮未消,也不知道他哪根筋沒通,金甜甜隻好騎上電動車走了。

天露灣熱鬧非凡!村道上是葡萄詩詞看板走廊,還有一些賣零食的、賣汽水粑的、賣鹵雞蛋的、賣甘蔗的、賣繡花鞋墊的、賣服裝的、賣氣球的、賣光碟的、賣跌打損傷膏藥的,擺成了一條街。金甜甜看到繡花鞋墊很漂亮,就給洪大江買了一雙,才十塊錢。

在一排排葡萄大棚中間,開辟出一個場子和舞台,整個大路和田埂上站滿了數千名葡農和觀眾。舞台巨大的背景牆上,是各色的葡萄在搖曳,還有葡農們豐收喜悅的笑臉……葡萄節的吉祥物——綠色的“葡葡”和紫色的“萄萄”,端著新摘的葡萄在四處走動,供人品嚐。“葡葡”和“萄萄”們和葡農在舞台上和著歌曲《葡萄,葡萄》的節拍在跳舞:

葡萄葡萄葡萄葡萄,一起種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一起摘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一起吃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葡萄,荊江的葡萄。太陽當空照,我就要去摘葡萄,把最甜的一串送給遠方的阿嬌……你是我心中最甜的葡萄,我要一口口把你吃掉。歲月釀成酒香味隨風飄,與最愛的人品嚐這最美的葡萄。歲月釀成酒香味隨風飄,我隻想與你在荊江種葡萄……

金甜甜不由自主地跟著台上的領舞搖擺起來,把與洪大江的不快暫時忘記了。餘翠娥在旁邊對女兒說:“你看,那上麵有你老爸。”

媽說的是背景圖片,荊江縣葡農們的照片,金滿倉在最中間,望著豐收的葡萄咧嘴笑著。

舞台上,一個歌手唱起了《江南的葡萄熟了》:

你從遙遠的北國來到江南,

吮吸蒼天雨露,大地甘泉,

一枝一蔓,一壟一片,

綠了荊江的原野,豐碩了秋天。

啊,荊江的葡萄,江南的葡萄,

你在辛勤的汗水中孕育甘甜,

啊,荊江的葡萄,江南的葡萄,

你在殷殷的期盼裏富了家園。

你從飄飄的仙境來到人間,

帶著濃濃的深情,走向天邊,

一束一串,一車一船,

飽覽嶄新的時代,美麗山川……

這歌深情款款,金甜甜一下子就被帶進了意境裏,她感動了,想起那最初賣葡萄的艱辛,在輪渡上葡萄被踩踏……父親摔壞腿在大雨中半夜爬行……她挑著籮筐在集市上口幹舌燥吆喝叫賣……在漆黑的長江裏漂流沉浮淒涼呼喊……往事勾起的傷感,突然讓金甜甜淚水涔涔,悲喜交集。餘翠娥無意間瞥見了女兒在哭,訝異地問:“甜甜,你哭啥哩!好端端的!”

哪知金甜甜越哭越傷心,就獨自跑到旁邊的樹林子裏,麵對著大樹哭,把自己這些年心底壓抑的傷痛也帶出來了,想到自己的命運,大放悲聲,那些路過的人瞠目而視。

哭好了,走出林子,眼淚抹了,也就平靜了。再看台上,演出的是“荊江說鼓子”,用地道的荊江方言說唱的,有趣得很:

“……即日的天露灣,陽光美,天也藍,葡萄甜蜜噠,又大又好看囉。葡萄節開幕就在咱們的園子裏,荊江縣的葡萄一哈子就——(唱)全國美名傳!……”

開幕的時間到了,舞台安靜下來,主持人開場道:

“醉美葡萄,百湖荷香。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親愛的現場觀眾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品荊江葡萄,享綠色生活,第十屆荊江葡萄節正式開幕!現在我們有請縣委書記趙向明講話。”

趙向明上台,說:“尊敬的曹文野會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今天,金風送爽,葡萄飄香,我們在美麗的天露灣——荊江縣葡萄第一村,舉行我縣第十屆葡萄節,這是我們荊江縣田野的盛宴,這是充滿詩情畫意和鄉村情調的節日,我們籠罩在葡萄甜蜜的氣息中,我們品嚐著辛勤勞動的成果。荊江縣葡萄成熟的時候,大家享受著甜美的葡萄,也享受著荊江縣難忘的美食,享受著荊江縣的水鄉風光,這是一個甜蜜浪漫的節日!荊江縣的葡萄產業,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僅破除了江南不能種葡萄的質疑,還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產業化、現代化的農業轉型發展之路。作為長江中下遊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我們縣的種植麵積達到十一萬畝,種植的葡萄品種達二十多個,產量二十萬噸,產值達到十三億元,相繼被列入國家星火富民工程萬畝無公害葡萄生產基地、國家葡萄產業體係綜合試驗站示範點、中國葡萄科普實驗基地,荊江葡萄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榮譽。今天中國農學會將要給我們授予‘江南葡萄第一縣’的稱號,這是給我們的又一巨大的榮譽,是對我們縣二十年葡萄種植的一個肯定。下麵請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我國著名的葡萄專家曹文野教授講話並授牌!”

曹文野會長上台,深深朝台下鞠了一躬,說:“我這個禮是向荊江縣的八萬葡農敬的,因為你們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它改寫了南方葡萄種植的曆史。過去講長江以南不適合種葡萄,但這樣的神話被打破了,我們不僅有了葡萄,而且有了中國最好的葡萄。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眼前,發生在我們荊江縣,發生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發生在我們憨厚樸實、智慧聰明的農民身上,這難道不是奇跡,不可以載入史冊嗎?改革開放三十年,是真正讓農民挺直腰杆的三十年,讓農民發揮非凡創造力的三十年。大家看看,我們的身前身後,全是無邊無際的葡萄大棚,這就是農民改變命運的寫照,是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我們荊江縣五千年的農耕曆史就是種水稻棉花小麥,現在我們種起了葡萄。我們的一畝地收入八千到一萬元,這是什麼概念?是傳統種植收入的十倍、二十倍。我們的脫貧致富,新農村建設,葡萄種植是最好的抓手,是我們奔向小康的一匹快馬!今天我們要向荊江縣頒發‘江南葡萄第一縣’的榮譽獎牌,承認並宣布你們江南第一縣的位子,也是給你們增加肩上的擔子,你們帶好了頭,中國的葡萄才有希望。下麵我向荊江縣委、縣政府授牌……”

陳友善縣長代表荊江縣,接受了曹文野會長授予的獎牌。台下是雷鳴般的掌聲……所有的葡農,眼裏都噙著幸福的淚水,二十年的所有甜酸苦辣一起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