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絲絲心雨(1 / 3)

廬峰學校留守兒童心語:

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我還沒有看見你們回家的身影。爸爸媽媽,你們知道我有多想你們嗎?爸爸媽媽,快回來吧,女兒做好了晚飯等著你們。

—五(1)班 劉潔文

我希望,再次思念父母時不再哭泣;我希望,能像種子一樣,堅強地破土而出,長出嫰綠的葉子。

—五(1)班 鄭情情

爸爸,雖然你離開了我,但我不怪你,你讓我學會了獨立生活。爸爸,我還是希望你能夠回心轉意,讓我們一家三口團聚在一起,讓我們的家庭充滿溫馨。

—六年級 徐夏仁

我一直以來都有個願望,那就是一家三口團聚在一起,但這個簡單平凡的事情,對我來說卻隻能是個奢望。媽媽,你在天堂還好嗎,女兒想你!

—六年級 彭佳昕

沒有父母的陪伴,就如魚兒沒有氧氣一樣。爸爸媽媽,什麼時候能回到我身邊,讓我像魚兒那樣快樂。

—初二(1) 丁玎

我就像一隻斷線的風箏,一直飛向遠方,而牽掛我的那一縷風箏線,你在何方?仰望天空,黯然神傷:斷線的風箏何時才能回來?

—初二(1) 車繪繪

南寧市龍象塔位於青秀山頂,塔內有207級旋梯,可從一樓登到九樓。我們沿著旋梯往上登,站在高處,極目遠眺,整個南寧市盡收眼底!這讓我想起了王安石的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琵琶亭學校五年級 韓宇辰

春天我來到池塘邊,看到綠油油的小草、美麗的花和那可愛的小魚,還有小蝌蚪在找媽媽。岸邊有一棵柳樹,又細又軟的柳條垂下來了。小鳥在空中自由地飛來飛去。我把風箏放得高高的,像美麗的蝴蝶一樣在空中飛舞。

湖濱小學一(5)班 查悠悠

春天,山坡的雪開始融化了,雪水滋潤著泥土。冬眠的草根蘇醒了,奮力地生長起來。無數嫩綠的小草像針尖似的探出頭來,仿佛張著小嘴在那裏呼吸,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楊柳開始發芽,在春風中擺動著柔和的枝條。

湖濱小學一(5)班 王鈺涵

春天到,春天到,柳枝輕輕搖;春天到,春天到,花兒朵朵笑;春天到,春天到,小鳥嘰嘰叫;春天到,春天到,蝴蝶蜜蜂齊舞蹈。

1湖濱小學一(5)班 李雨昕

一聲春雷響起,淅瀝瀝地下起了春雨。小草聽見了雷聲悄悄地探出了頭,柳樹發出了綠芽,桃花紅了,梨花白了,小鳥飛在枝頭上唱起了歌。

湖濱小學一(5)班 餘俊傑

春天到,草兒綠,花兒紅,燕子回家了;小雨滴,叮叮咚,小樹喝飽了,小草喝撐了小花脹紅了臉,小河長高了,小夥伴樂翻了。

湖濱小學一(五)班 熊楚雯

九江九江真美麗,長虹大道寬又廣,柴桑春天樓連樓,十裏長河清又亮,八裏湖波賽西湖,鄱陽湖泊迎候鳥,甘棠湖景迎客來。廬山風光天下聞,白鹿山莊儲文韻,點將台裏出周瑜,長江大橋車輛忙,京九長江助發展。城市到處有花草,美得像天堂!

湖濱小學一(5)班 李詩儀

爸爸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撮山羊胡,看上去給人一種可親、可敬的感覺。爸爸不僅善良、溫柔,而且特別能幹。爸爸憑著自己的勤奮與努力支撐起了一個小家庭和一個大家庭。

雙峰小學二(4)班 胡明萌

牽牛花長得像小喇叭,我給牽牛花取了一個名字:報秋花。因為牽牛花一到秋天就開花,所以我給它取名報秋花。太陽落山了,花也謝了,到了第二天清晨,又有一批新的牽牛花向太陽開放。

湖口縣第一小學四(8)班 歐陽彩

春天來了,天氣變暖和了,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樹葉發芽了;小燕子飛回來了,蝴蝶在花叢中采花粉。春天我們又可以放風箏了,我們還能玩風車,春天真好啊!

雙峰小學一(7)班 劉珞琳

今年的春天像冬天一樣,外麵寒風刺骨的大風呼呼地刮著,每天都下著小雨。你知道為什麼嗎?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因為我們沒愛護地球媽媽,所以春天就沒和我們見麵。

雙峰小學二(3)班 李欣幽蘭

爸爸帶我去練暴走鞋。他牽我的手帶我練習。開始怕摔跤,後來慢慢不怕了,越練越熟。好開心啊!

柴桑小學一(4)班 蔣誌華

想學漸變色畫法嗎?讓我來教你吧。首先要準備由深到淺的顏料,然後把紅色塗最前麵,橙色和黃色塗在中間,最後要把肉色塗在最後,這樣漸變色就畫好了。

柴桑小學一(5)班 楊逸帆

小紅早早的來到一個山坡上,用鐵鍬挖了一個樹坑,把小樹苗輕輕地放進樹坑裏,填上土,給小樹苗澆滿了水,小樹苗終於種好了。這時,一隻美麗的蝴蝶飛來了,它圍著小樹苗翩翩起舞。小紅開心地笑了。

柴桑小學一(6)班 劉曉燦

我想成為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去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想成為一條自在遨遊的魚兒,去探索深海的無限奧秘。我更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成為爸爸、媽媽以及老師的驕傲。

柴桑小學一(4)班 韓永燁

小船在湖麵上蕩啊蕩,感覺自己就像坐在搖籃裏,我快樂地唱起了歌,連湖裏的魚兒也探出頭來聽。

柴桑小學一(2)班 尹俊傑

水仙花,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水裏的花。它不但美麗,而且堅強。在冬天,許多花都沉睡不醒,但水仙花冒著風雪,頂著嚴寒悄悄地舒展開美麗的花瓣。

柴桑小學三(7)班 胡馨瑤

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雪在慢慢地融化,小燕子也飛回來了,小草從泥土裏鑽了出來,柳樹長出了新的葉子。小鳥在天空上嘰嘰喳喳的叫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柴桑小學一(2)班 黃夢雅

我喜歡畫雲,喜歡畫太陽,喜歡畫鳥,還畫樹、房子、花。我的畫越畫越好。我還用蠟筆塗顏色,給太陽塗紅色、給樹塗綠色、雲塗白色。長大我想做個大畫家。

柴桑小學一(4)班 王思雨

我的家鄉在九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這座城市裏有一所學校,叫興中學校。那裏有我親愛的老師,可愛的同學和我敬愛的校長。

站在高處一看,全城到處是大樓,到處是綠樹。九江真美啊。

開發區興中學校二年級 曹涵

小記者看大世界:采訪記

小記者兒童醫院采訪記

(一)

今天,我作為《潯陽晚報》的小記者,參加了一次采風活動。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我又開心又新奇。我們這組20個小記者都被分配到了九江市兒童醫院采訪。那是個神聖的地方,每天都有許多的新生命在那裏誕生。

在我印象中,醫院是個可怕的地方,讓人又痛又冷的地方,既陰暗又蒼白。可是,這次的采訪,徹底讓我改變了原來的看法。

兒童醫院高大漂亮,整潔明亮的大樓裏,穿梭著許多來治療或是檢查的病人,麵帶笑容的白衣天使們正忙給患者解除病痛。醫院的後門有一棵參天大樹,它是一棵大樟樹,粗壯的樹幹,我們四、五個人都合抱不住它。據說,這棵樹已經有140多歲了,它見證了醫院120年的曆史。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醫生阿姨。她昨天晚上上晚班,做了好幾個手術,接生了好幾個寶寶,直到淩晨四點才休息,現在又忙著熱情接待我們,真不容易。

她帶著我們去了B超室。B超室裏有個大肚子阿姨正在做檢查,通過B超機,我們清晰地看見了她肚子裏寶寶的樣子,小鼻子小嘴巴大腦袋,真可愛。原來我們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的啊!太神奇了!醫生阿姨還說,在兒童醫院,平均每天都要誕生二十多個嬰兒。真多啊!

在寬敞明亮的輸液室裏,我看見很多小朋友在打吊針,他們邊打針邊看動畫片,很舒適的樣子,一點也沒有痛苦的表情。我驚奇地發現,有很多先培養的針頭都不是打在手上,而是打在頭上。我好奇地向醫生阿姨提問,阿姨笑著說:“因為小朋友手上的血管比較細,而頭上的血管比較粗,打針更方便,並且小朋友好動,針打在頭上,把雙手解放出來,他們活動起來就更輕鬆,就不會有打針的痛苦了。”對啊,我們恍然大悟。

今天的采風我一直忙著聽、忙著看,太新奇了!今天真是收獲大大的一天!

鶴湖小學四一班 鄧董玥

(二)

4月14日早晨,我早早地就起來了,因為今天我要去采訪。

這可是我的第一次采訪呢!我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大約八點半的時候,我來到了九江日報社。在這裏,我看見了來自各個學校的小記者們。我們被分配到三個地方去采訪,我被分配去九江市婦幼保健醫院采訪。

到了醫院,我們就看見一個雕像,那是一個非常潔白的雕像。雕刻的是一位慈愛的母親抱著她的寶貝。醫院的一位大姐姐帶著我們參觀了醫院,同時還給我們介紹了醫院的有關知識。九江市婦幼保健醫院始建於1896年,前身是美國基督衛理公會創建的“但福德”醫院。在但福德樓的旁邊,生長著一棵已經有120年樹齡的樟樹,這棵樹很粗,很高大。接著,一個叔叔又帶著我們去B超室參觀。我看見一個懷胎六個多月的媽媽正躺在床上做B超。在B超機顯示器上,我看見她的小寶寶。寶寶的手和腳是交叉放著的,看得不大清楚,隻能看個大概。我突然想到了媽媽,媽媽挺著那麼長時間的大肚子,多辛苦呀!後來,一部分記者去采訪了陳院長,我和剩下的小記者就留在餐廳裏等。

今天的采訪,我初步了解了婦幼保健醫院,也知道了當初媽媽的辛苦。我們每個人都要對爸媽好點。

廬山區虞家河中心小學六(2) 汪穎

(三)

我是一名小記者,今天去采訪兒童醫院。

在那裏我們了解到院長的辦公樓有140年的曆史,旁邊的樹有150年的曆史,在門口有一個婦女舉著一個孩子,這是新生的孩子。九江的小孩大部分是在這出生的。

那裏的大樓有16層。

從谘詢台得知,上晚班的可以休息,早班8點—12點,下午2點—5:30點。住院部每天有2000個病人,一年有7000多個新生兒在這裏出生。

那裏還有文化長廊,專家和一些優秀的醫生的姓名在上麵。

我們問院長:“如果準媽媽晚上生小孩,醫院有醫生嗎?有專門的兒童牙醫嗎?你們醫院新蓋的樓房是什麼樣的?”

院長都一一給我詳細地解說了,讓我們對兒童醫院有了更深的了解。

廬山區外國語學校五(1)班 王育捷

(四)

今天,我很興奮!以《潯陽晚報》小記者的身份第一次出去采訪,而且是去九江市兒童醫院采訪。

九江市兒童醫院,也叫婦幼保健院,其前身為美國基督教衛理公會創建的“但福德”醫院,始建於1896年,第一位院長是石美玉女士。

一進醫院大門,最吸引我眼球的不是高大雄偉的醫療大樓,而是那醫院花園中心的雕塑。雕塑是一位母親微笑地舉著自己的孩子。這是什麼含義呢?帶著我的疑問,小記者采訪團進入門診大樓。

之後,大家分成幾個小組,我很幸運地被分到新生兒科參觀。進新生兒科需要穿上白大褂,套上鞋套,我儼然成了個小醫生。新生兒們好可愛呀!他們大都閉著眼,小胳膊兒小腿的,不停地蹬著。我問護士阿姨,為什麼他們喜歡閉著眼睛?阿姨告訴我:因為剛生下來沒多久,各方麵有個適應過程,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完全睜開眼睛。

參觀完了科室,領隊的醫生問大家:“誰願意采訪院長?”大家紛紛舉手,很幸運,我又被抽到了。

我向院長請教雕塑的含義。“院長您好!剛剛我參觀了醫院,醫院的環境非常的美麗,讓我們覺得很溫馨。我們看到一個雕塑,雕塑中年輕的媽媽帶著甜蜜的微笑舉起自己的孩子,這其中有什麼樣的含義呢?謝謝!”院長笑著回答:“這位同學問的非常好!大家知道,隻有心中認為最珍貴的才會高過一切,孩子對於媽媽來說是最珍貴的。舉過頭頂,說明孩子是媽媽生命的希望,此雕塑詮釋的是生命的希望!”

這次的采訪讓我懂得了很多,學到了課堂裏學不到的知識。通過這次采訪我知道:醫院是生命的搖籃,它孕育出了祖國的希望。我似乎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期望,長大後成為祖國的棟梁!

鶴湖學校2007級一班 郭靜雯

小記者附屬醫院采訪記

(一)

我雖然是小記者,可我卻從來都沒有外出采訪過。而在前幾天,卻有過一次難忘的采訪經曆。

那一天,我帶上采訪本和小記者證,興高采烈到了日報社門口,準備坐九江學院附屬醫院的專車去采訪。

我和我的同班同學肖澍揚一起采訪。在車上,我為即將到來的采訪任務而緊張地心“呯呯”直跳。

“吱”地一聲,車停下了。我知道,我的“采訪之旅”即將開始!

我們在九江學院附屬醫院的大門停了一下,在那兒的一個玻璃欄裏看這個醫院醫生的照片以及簡介。什麼碩士、博士、專家,博士後等,看得我眼花繚亂。看完醫生們的簡介,我們就進了醫院大廳,到了我們第一個采訪的地點—導診台。

導診台後的兩個漂亮的護士姐姐,耐心地回答著我們的一個又一個問題。這時,走來了一個老爺爺,他向護士姐姐問了一個問題,護士姐姐仔細地回答著他,生怕漏了什麼似的。老爺爺走後,一個和我們一起采訪的小朋友隨意地問了一句:“護士姐姐,你們一星期大約要接待多少人啊?”“嗯,大約8000~9000人左右吧。”呃,做護士真辛苦!我長大絕對不要做護士……

後來,我們本來想去急救科采訪的,可惜,聽說有人在急救,不能去那采訪了。所以,我們在醫院裏轉了一圈後,又去了影像科和消化科。

在影像科,我們看了X光機,64排的CTE機……在消化科,我們聽著醫生講解消化道檢查的過程,看著防輻射房裏正在做磁共振的叔叔,我心裏突然萌生出長大要做醫生的衝動。不過,當我無意間看到醫生叔叔辦公桌上的一本厚厚的關於醫學的書時,我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這麼厚的書,打死我都不要背!

雖然“參觀”了這麼多的科室,可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微生物實驗室’。我們套上鞋套,走進了這幹淨得仿佛一塵不染的微生物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裏,我們小心地四處張望著,到處都是穿得一身白,帶著白口罩的科研人員和一排排的試管。我們看到了很多從來都沒見過的機器,真是大開眼界啊!

下午,我回到家,發現了一個“悲催”的事實—我在醫院裏一心玩去了,基本上把采訪這件事給忘記了……采訪本上沒幾個字……

不過,我還是很開心。因為,我在這次的“采訪”中,增長了見識。所以,這件事還是令我難忘呢。

柴桑小學五(1)班 吳荻

(二)

4月12日,我跟著《潯陽晚報》的叔叔阿姨們到九江學院附屬醫院進行采訪。

我們首先來到心血管科采訪唐醫生。我問他:“如果您在上班,家裏有急事,您會馬上回去嗎?”他說:“要是在手術台上,不管家裏有多大的事,都不能離開,離開手術台就等於失去一條生命。有重要的事,隻能托別人去辦。”我的同學陳雋偉接著問:“如果病人表麵看起來無救,沒有希望,您還會醫治嗎?”唐醫生說:“一般情況下都要盡量醫治。我們也會遵從病人和其家屬的意見。”他的回答,讓我們所有小記者都敬佩不已。

我們又繼續參觀了影像室裏X光機、超聲波探測儀、磁共振,還有目前最先進的64排螺旋CT。我們還了解到醫生是運用顯微鏡觀察病菌和細菌的,而且需要上色,看得就更加清晰。

通過此次采訪,我明白了醫生工作時態度必須非常認真,而且責任重大,他們多麼辛苦啊!

九江市龍山小學 許諾然

(三)

得到老師的通知,周六我將代表柴桑小學的潯陽晚報小記者參加一個大規模的采訪活動,我興奮極了。周六一大早我懷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早早地來到報社。

一路上來自各個小學的小記者都非常興奮,大家紛紛議論等會如何采訪,還有的同學在車上就練了起來。根據安排我們小記者被派往三個地方采訪,我被分到去附屬醫院采訪。

首先我們采訪了導診台的護士阿姨,她們可是病人到醫院來見到的第一個醫護人員。通過采訪我們了解到她們平均每天要接待1000多名病人,要幫助各種有困難的病人。有一次遇到一名外地來又不會說普通話的病人,她們就通過用紙筆寫的方式了解情況,及時幫助病人順利就診。導診台的護士阿姨真不愧是“微笑的白衣天使”啊!

接著我們又來到放射科采訪,放射科的胡主任親自接待了我們,他告訴我們:“放射科最早叫X光室,後來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達,增加了許多的先進設備,現在叫放射影像科,設備有X光機、超聲波機、核磁共振機、CT機等。X光機可以透視人的身體,以便及早發現人體內部的疾病,對人體有一定的放射傷害,但很快就會恢複;核磁共振機主要檢查一些人體深度的區域,由於會產生磁場,所以凡是金屬都不能帶進去。”

最後我們又采訪了檢驗科的何主任,通過對他的采訪,我們了解到檢驗科有生化分析儀,隻要把受檢樣本放進去,機器就會自動運轉,不需要人來操控,儀器不但分析結果準確,而且速度還很快。

走出檢驗科時,我對門口的一個水池產生了興趣,我問何主任:”這個水池是做什麼用的?”他告訴我:“這個水池是用來給細菌染色用的,細菌大多數都是無色的,為了加以區分,染色後就會很明顯。”

為了不影響醫生們的工作,我們很快就結束了采訪活動,雖然時間很短,但大家都回味無窮。通過這次采訪,我了解到醫生是一個多麼神聖而偉大的職業。同時我也希望醫療科技更發達,這樣世界上的病人就會越來越少!

柴桑小學五(1)班 肖澍揚

(四)

上周,我聽說小記者有個采訪。想到我能像電視裏的記者一樣麵對麵的采訪別人,我高興極了。晚上早早地把東西準備好,興奮得一晚上睡不著覺,早上又早早地起床,生怕遲到了。

我到了報社後,就開始排隊上車了。一路上,車裏充滿著歡聲笑語,大家都在討論著等一會兒該怎樣去提問,車廂裏好不熱鬧。

到了醫院門口,大家都安靜了下來,整整齊齊地排成一列。每個人都拿出筆和本子作好準備。

首先,接受我們采訪的是導診台,

問:如果有一個病人來看病卻不知往哪兒看或者他(她)不會說普通話該怎麼辦?

答:我們會根據他(她)什麼病情告訴去哪個科看。如果他(她)識字的話,我們會用筆和紙與他(她)進行交流。

問:平均每天有多少人來看病?

答:1000多人次。

接著,我們采訪了放射科的胡主任。

問:放射區都有哪些設備,它們都有什麼功能?

答:放射區最早叫x光室,現在叫影像科。有X光機、CT機、磁共振。X光機可以看見身體裏的器官,X光對身體有一定的傷害。CT機主要看身體內器官的形狀、異常,病在哪個位置,嚴不嚴重。磁共振主要檢查人體內部,凡是帶鐵的物品都不能帶進去,包括手機、鑰匙。不然會影響磁場。

然後,我們采訪了檢驗科的何主任。

問:檢驗科有什麼設備?那它們都是做什麼用的呢?

答:檢驗科有生化分析儀,不需有人來操作,它自己會運轉。還有血液分析儀,它是用來化驗血液的,速度快,結果準確。

接下來在醫院我們又了解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采訪結束了。在回去的途中,我們這些小記者們一刻也不能安寧,還在談論著剛剛的話題。這次讓我長了很多見識,讓我知道了科學的發達給人們帶來了好處。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廬山區實驗小學四(五)班 饒子欣

走進名企“仙客來”

(一)

周六早上,我參加了小記者采風活動,此次活動的行程是參觀名企江西仙客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坐上了大巴。公司位於著名的世界文化名山、世界地質公園—廬山的北麓。經過半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江西仙客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到公司,一位工作人員領著我們來到獎項陳列室,陳列室擺放了許許多多的獎狀和獎杯。接著,我們參觀了做菌菇的流程。參觀完後我們來到一個大教室聽工作人員講解並觀看幻燈片。通過此次參觀學習我了解到江西仙客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食藥用菌研產銷於一體的科技型民營企業,產品有食用菌保鮮係列、調味即食係列、幹品係列等各種款式100多個品種。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優秀龍頭企業,全國食用菌行業十大龍頭企業。“仙客來”食用菌係列產品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外市場。我為我們家鄉有這樣優秀的企業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半天的參觀學習結束了,我們踏上了回程。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這次的采風活動讓我們增長了知識,大開眼界。

雙峰小學五(1)班 邱雨桐

(二)

“動、植、菌”乃是自然界三大類。而我們要去采訪的正是“菌”這方麵的專家:“仙客來生物有限公司”。

我們下了車後,在潘總的帶領下參觀了公司的展廳。據潘總介紹:“這裏一共有一百多項獎項。由於企業越做越大,已經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有注冊。食品分銷全世界20多個國家。我們以食用菌、藥用菌為主。產品分為五大係列,有100多種品種,還經過了30萬級進化。每種商品都沒有添加防腐劑,而是采用了生物保鮮,對人體並沒有任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