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生命都有一份希望作為同行者。不論高下之差,也不分前後之別,每個人都需要一份希望,去迎接生活給的必然幸福。給自己一份希望,也讓心底留下幾許安然。麵對即將到來的一切,即使尋不到自我的期待,也要以微笑來迎接一切,才能在獨屬於自我的心田裏,沿著希望灑脫前行,安和且平靜。
釋然從沒有沒有覺得頭頂上的天空曾像是今天這麼藍。戒緣師叔解釋說這是秋高氣爽的原因,但釋然更願意主觀地去相信蒼天也會因為人世間的聚散而有了心情上的變化。那一汪能透過人的倒影的藍色,極像是釋然此刻默默獨白的心境,不需要向任何人訴說,一切終歸都有定數。前方,也許未知,但現在卻更灑脫。
“師叔,你和何時動身?”釋然問。
戒緣師叔扭頭看了看釋道,隻見他正埋首整理行李,仿佛這一趟行程究竟該何去何從根本與他無關一樣。“或許還要再過幾天,阿秀他們一時半會兒也收拾不好。在一個地方住久了,想要再起身上路,會很難。”
釋然也扭頭看了看釋道,他明白戒緣師叔在擔心什麼。現在,真正麵臨該何去何從的不是他們二人,而是這位出家不久的新師弟。以釋然現在的修為,很顯然還不足以成為釋道未來修行路上的引領者,釋道也絕對不會跟著他前行。可如果跟著他的師父戒緣師叔上路,釋道這一次就會重新回到自己的村莊。麵對物是人非,麵對人們的閑言碎語,他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去走進以前的生活?
擺在釋道麵前的挑戰,比未知還要可怕。
戒緣師叔叫停了釋道手上的活計。這個徒兒自從收下後,其實並沒有費他這個師父多少心。一來釋道年齡比釋然大很大,生活經曆也更豐富,很多道理不用講太透徹他就能明白;二來這一路上風雨兼程,戒緣師叔也不喜歡空空地絮叨一些大道理。嘴上說出來的話,總比不上實際行動更有效用。再加上釋道本身就不愛表達,師徒間的情分乍看起來還沒有和釋然親。這也讓戒緣師叔一直覺得有些對不起自己的這位徒兒。現在,麵臨一場抉擇,戒緣師叔不得不和釋道敞開心扉。
“徒兒,你過來,為師有話說。”戒緣師叔第一次這麼親切地對釋道說話。
釋道放下正在整理的行李,低著頭默默地在戒緣師叔和釋然的對麵盤腿坐了下來,沉默依舊
“釋道,為師的行程計劃你也都已經知道了,現在我就要和釋然分開了,你自己又是如何打算的呢?”戒緣師叔問。
釋道搖搖頭,嗬嗬笑了兩下,說:“師父,徒兒沒有任何打算。師父去哪裏,我就跟到哪裏。”
戒緣師叔搖頭否認,說:“釋道,我知道,你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而且,如果你跟隨為師的話,需要麵對的困難和挑戰會更多。你,真的願意這樣做嗎?”戒緣師叔的話中充滿了懷疑。
“同時也有希望存在,不是嗎,師父?”誰也沒有想到釋道會反問這樣一句話。
戒緣師叔被釋道的詰問責難住了。他曾一次次地給人們講到,苦難的背後永遠都有希望,重要的是我們經曆了多少苦難,而是在曆盡劫難之後還擁有著對新生活的期待。迷茫有多少,希望就會存在多少。也許隻需要多點點勇氣的舞自己,在一切都化為灰燼的時候,才會有新的力量萌生。
戒緣師叔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收下的這個徒兒在麵對抉擇的時候,會有如此開明的見解。此時,一直藏在他心中的疑慮這才打消。“好啊!你能這樣想,也算是給為師解開了一個心理包袱。”戒緣師叔高興地說。
釋道也微微笑了笑,轉身對釋然說:“釋然師兄,接下來的路釋道我不能陪你走了,你要多照顧好自己。如果有一天你回來了,我和師父一定在新的寺院裏恭候。”
釋然也開心地笑了。人生在世,本來就是有分有合。誰也沒有必要為接下來的分離悲傷,一路上的相遇或者別離的安排。好聚好散,隨喜往來,才是一個修行者應該有的心態。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會是一場單獨的旅行,也不會如同白紙般無事無非。生活的本真,應該是一種互相的善緣,彼此間可以互相傳遞希望,照亮每個人的前方。希望如影,映於心底。
“那麼,師叔,師弟,既如此,釋然我明天就繼續上路了。前方還有那麼多的故事在等著我,我可不能蹉跎了這一世好風光。”釋然對自己的前路充滿了希冀。
天空正藍,陽光一點點升起來,照亮了每個人明澈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