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梁詩
評曰:夫五言之道,惟工惟精。論者雖欲降殺齊梁,未知其旨。若據時代,道喪幾之矣[239]。詩人不用此論,何也?如謝吏部詩: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柳文暢詩: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王元長詩:霜氣下孟津,秋風度函穀。亦何減於建安?若建安不用事,齊梁用事,以定優劣,亦請論之。如王筠詩:王生臨廣陌,潘子赴黃河。庾肩吾詩:秦皇觀大海[240],魏帝逐飄風。沈約詩:高樓切思婦,西園遊上才。格雖弱,氣猶正。遠比建安,可言體變,不可言道喪。大曆中,詞人多在江外。皇甫冉、嚴維、張繼[241]、劉長卿、李嘉佑、朱放,竊占青山、白雲、春風、芳草以為己有。吾知詩道初喪,正在於此,何得推過齊梁作者?迄今餘波尚寖,後生相效,沒溺者多。大曆末年,諸公改轍,蓋知前非也。如皇甫冉《和王相公玩雪詩》:連營鼓角動,忽似戰桑幹。嚴維《代宗挽歌》:波從少海息,雲自大風開。劉長卿《山鸜鵒歌》:青雲杳杳無力飛,白露蒼蒼抱枝宿。李嘉佑《少年行》:白馬撼金珂,紛紛侍從多。身居驃騎幕,家近滹沱河。張繼《詠鏡》[242]:漢月經時掩,胡塵與歲深。朱放詩:愛彼雲外人,來取澗底泉。已上諸公,方於南朝張正見、何胥、徐摛、王筠,吾無間然矣。
有事無事第四格於第三格情格稍下,故居第四。
沈約《冬至後至丞相第詣世子車中作》:賓階綠錢滿,客位紫苔生。誰當九原上,鬱鬱望佳城。
吳均《代婦答妾》[243]:君愛一匹縑,不憐五丈素。青蠅複何忍,臨危來見蠹。
徐摛《詠筆》:直寫飛蓬葉,橫承落絮篇。一逢掌握重,寧憶仲升捐。
朱超《舟中望月》:入風先繞暈,排霧忽移輪。若教長似扇,堪拂豔歌塵。
又《詠城上烏》:朝烏集麗城,猶作夜啼聲。近日毛雖暖,聞弦心尚驚。
庚肩吾《望月》:星流時入暈,桂長欲侵輪。願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塵。
庾信《寒園作》:遊仙半壁畫,隱士一床書。蒼鷹斜望雉,白鳥下看魚。
何遜《學古贈邱永嘉》:龍馬魚腸劍,蹀躞起高塵。結客蔥河返,喧喧動四鄰。
又《學古》:昔隨張博望,謁帝長楊宮。獨好山西勇,思為漠北雄。願因上林雁,一見平陵東。
又《早行》:早霞麗初日,清風消薄霧。水底映行雲,天邊看獨樹。
又《早朝中聽望》:詰旦鍾聲罷,隱隱禁門通。蘧車響北闕,鄭履入南宮。
又《詠扇》:如圭信非玷,學月且為輪。機杼蘼蕪妾,裁縫篋笥人。搖風入素手,召曲掩丹唇。
沈君悠《詠落葉》:恥與周圭競,羞成楚箭功。何悟衝飆起,遂欲混征蓬。
庾肩吾《賦詩得簷燕應令》:依簷本相賀,近幕願同棲。無由學仙履,猶得競春雞。
朱超《送別》:急風亂歸鳥,輕寒靜暮蟬。
庾信《北園新齋》[244]:長藤連格徙,高樹帶巢移。
又《贈酒》:野爐燒樹葉,山杯奉竹根。
吳均《古意》[245]:綠鬢愁中改,紅顏悲裏滅。非獨淚成珠,亦見淚成血。
又《贈柳惲》:冪?蠶縈繭[246],差池燕拾泥。願逐春風去,飄蕩至遼西。
周弘正《入關》:武關設地險,遊客愧邅回。將軍上天落,童子棄繻來。又:雞鳴不可信,未曉莫先開。
陰鏗《登百花亭懷荊楚》:江陵一柱觀,潯陽千裏潮。風煙望似接,城闕限相遙。
洪偃法師《北湖遊望》:浴鳧銜藻戲,驚鷺帶魚飛。
張正見《賦得日中市朝滿》[247]:雲閣綺霞生,旗亭麗日明[248]。塵飛三市路,蓋入九重城。
又《山園閨怨》:山中桂花落,不為俗人留。
又《從籍田》:洛城鍾鼓急,靈台雲霧卷。森森虎棨下,靄靄鸞和轉。
陰鏗《詠雪裏梅》: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消。
沈炯《長安少年行》:淚盡眼方暗,脾傷耳自聾。
齊趙儒宗《詠龜》:有靈堪托夢,無心解自謀。不能蓍下伏,強從蓮上遊。
王褒《關山月》: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半形隨漢陣,全影逐胡兵。
隋煬帝《塞外行》:旌旗掛龍虎,壯士慕鷹鸇。
尹式《別宋常侍》:遊人杜陵北,征客漢川東。無論去與住,終是一飄蓬。愁鬢含霜白,衰容寄酒紅。
江總《秋日昆明池》:終南雲影落,渭北雨聲過。
又《秋日登廣川城南樓》[249]:遠氣疑埋劍,驚禽似避弓。又:夜火初煙細。新月半輪空。又:徒懷建業水,複想洛城宮。不及孤飛鳥,獨往上林中。
劉臻《詠江邊枯柳》:無複淩雲勢,空餘激浪根。又:可嗟摧折盡,詎得上河源。
虞世基《詠棲鵲》:風棲葉難隱,月宿影常危。驚心不自定,還繞暗中枝。
又《零落桐》:零落三秋幹,摧殘百尺柯。空餘寸心在,生意漸無多。
又《昆明織女石》[250]:支機就鯨石,拂鏡取池灰。
又《述懷》:去國嗟人事,反袂豈須論。嶺外無春草,何處覓王孫。
明餘慶《詠死烏》:暮空長罷噪,箭急不知驚。賴餘琴曲裏,猶有夜啼聲。
李巨仁《詠鏡》:無波菱自動,不夜月常明。非唯照佳麗,複得厭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