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許連軍:《皎然〈詩式〉研究》5.37MB(中華書局,2007年)
[1]授,原作表,據王夢簡《詩要格律》所引改。
[2]之,原本注:一作知。
[3]幾字原本無,據《吟窗雜錄》本補。
[4]荊,原作衡,據《吟窗雜錄》、《曆代詩話》本改。
[5]欻,原作淡,據《曆代詩話》本改。
[6]及字原缺,據各本補。
[7]蹶,原作傷,據明鈔本《吟窗雜錄》、《曆代詩話》本改。
[8]用,原作欲,據《曆代詩話》本改。
[9]慢,原作縵,從《吟窗雜錄》、《詩人玉屑》所引改。《說郛》、《曆代詩話》本作漫。
[10]少力,《詩人玉屑》、《冰川詩式》並引作劣。
[11]七,原作六,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詩人玉屑》、《冰川詩式》改。
[12]此句據《吟窗雜錄》、《詩人玉屑》等補。
[13]德下原有小注:一作得。
[14]此下《曆代詩話》本多有事無事四字。
[15]精義二字原本互乙,據《曆代詩話》本改。
[16]東,原作是,據《曆代詩話》本改。
[17]為,原作前,據《曆代詩話》本改。
[18]楨,原誤作即,據《曆代詩話》本改。《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作郎。
[19]得字原無,據各本補。
[20]不由作意,原作作不由意,據各本改。
[21]與字原無,據《曆代詩話》本補。
[22]容下原有注:一作宏。
[23]哉字原無,據各本補。
[24]詩,《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作時。
[25]照,原作昭,乃唐人避武後諱而易之,茲據《曆代詩話》本改。
[26]絲,原作弦,鮑照《代白頭吟》:直如朱絲蠅,茲據《曆代詩話》本改。
[27]玉,原作冰,鮑照《代白頭吟》:清如玉壺冰,茲據《曆代詩話》本改。
[28]意,原作忠,據《昭味詹言》卷二十一所引改。《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作中。
[29]意,原作忠,據《昭味詹言》卷二十一所引改。《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作中。
[30]詳味,二字原脫,據《曆代詩話》本補。
[31]詩字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補。
[32]此原下有申字,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刪。
[33]讓,原有小注:一作誚。
[34]酒下原有仙字,當為衍文,據《曆代詩話》本刪。
[35]毛粉,《學海》本作梗概。
[36]氣下原有注:一作風。
[37]詩,原作詣,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改。
[38]精字原闕,據《曆代詩話》本補。
[39]元兢,原誤作吳兢,《新唐書?藝文誌》著錄元競編有《古今詩人秀句》,據改。
[40]元鑒,原作玄監,《宋史?藝文誌》著錄有僧元鑒《續古今詩人秀句》二卷,據此及明崇禎抄本改。
[41]一重意原無,其例亦列於二重意下,今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補改。
[42]兮,字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補。
[43]丘原作邱,據《吟窗雜錄》及《文選》卷二十一改。
[44]題中擬字原無,據《曆代詩話》本補。
[45]園字原無,據《曆代詩話》本補。
[46]蹲蹲,原作撙撙,據《曆代詩話》本改。
[47]茲下原注:一作此。
[48]王字上原衍何求,據各本刪。
[49]照字原闕,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曆代詩話》本補。
[50]勞,《唐詩紀事》作漫。
[51]??,原作獨束,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唐詩紀事》改。
[52]參軍,原作蒼覃,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改。《曆代詩話》、《唐詩紀事》作參覃。
[53]壚,原作爐,據《曆代詩話》、《詩學指南》本改。何文煥《曆代詩話考索》雲:晝公論“淈沒格”雲:“如夏姬當壚,似蕩而貞。”無論夏姬無當壚故實,且安得雲貞?想是“文君”之訛。然閱諸本皆同,未敢擅改。《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七《詩式》提要:何文煥《詩話考索》議其“淈沒條”,稱“夏姬當壚,似蕩而貞”,謂夏姬無當壚事,當作文君。不知此用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事,特“夏”字誤,“姬”字不誤,不必改作“文君”。……若文君越禮,安得曰“似蕩而貞”?'
[54]原有注:一作狂詞。《唐詩紀事》卷七三引作狂詠,《冰川詩式》卷八作狂詩。
[55]有字原闕,據《曆代詩話》本補。
[56]按以下正文隻說三同,未說三不同,故不字疑衍。
[57]漢上原有何字,或為衍文,茲據《曆代詩話》本刪。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二四引作如蕭何定漢律令。
[58]蕪,原作無,據《曆代詩話》本改。
[59]掠,原作剝,據《曆代詩話》本改。
[60]詩題原本無,據《曆代詩話》本補。
[61]詩題原本無,據《曆代詩話》本補。
[62]語字原無,據《唐詩紀事》卷七十三引文補。
[63]詩題原本無,據《曆代詩話》本補。《全唐詩》卷九十七題作《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
[64]詩題原本無,據《曆代詩話》本補。
[65]詩題原本無,據《曆代詩話》本補。
[66]詩題原本無,據《曆代詩話》本補。
[67]亦下原注:一作有。《曆代詩話》本正作有。
[68]此句原作小注,茲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改。下同。
[69]又詩二字原闕,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補。
[70]此類是也四字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補。
[71]思上原有說字,據《曆代詩話》本刪。
[72]才性下原有注:一作情性。
[73]體下原有注:一作本。
[74]輻,原作美,據《曆代詩話》本改。
[75]朗,原作切,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改。
[76]耿介,原作耿耿,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改。
[77]景,《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作境,《曆代詩話》本作情。
[78]盤泊二字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補。
[79]珷,原作璛,據《全唐文》改。
[80]動搖,原作搖動,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詞府靈蛇》精集、《文選》卷二十七改。
[81]詩,原本作雲,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改。
[82]動搖,原作搖動,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文選》改。
[83]兒下原注:一作童。
[84]鍾嶸《詩品》卷上古詩條雲:“客從遠方來”,“橘柚垂華實”,亦為驚絕矣。原為兩首古詩之句,皎然讀作一首,舉以為例,似誤。
[85]怨也二字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補。
[86]期下原注:一作知。《文選》即作知。
[87]嘶下原注:一作依。《文選》即作依。
[88]貞也思也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補。
[89]末,原作未,誤。茲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詞府靈蛇》本改。
[90]心字原無,據吳景旭《曆代詩話》卷二十九引文及《文選》補。
[91]舉,原作率,據《宋書?謝靈運傳論》改。
[92]從軍行原無,《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作七哀,誤。茲據《文選》卷二十七補。
[93]雜詩原作七夕,茲據《文選》卷二十九、《玉台新詠》卷二改。
[94]怨也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本補。
[95]高也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補。
[96]攀,原作扳,據《文選》改。
[97]詩題原作入華原第,誤。茲據《文選》卷二十六改。
[98]朓,原誤作眺,今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