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考資料(3 / 3)

[199]光,原作先,誤。茲據《庾度支集》改。

[200]北字原無,據《庾度支集》補。

[201]格下原注:一作極。

[202]蓋下原注:一作駕。

[203]此句原作蘭當上國生,據《玉台新詠》卷十改。

[204]詩題擬字原缺,據《文選》卷三十一補。

[205]瑩,原作營,據《文選》改。

[206]釋,原作拭,據《文選》改。

[207]玄,原作係,據《文選》改。

[208]遺,原作餘,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及《文選》改。

[209]苑,原作樹,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詩學指南》及《藝文類聚》卷九十七改。

[210]日下原注:一作發。

[211]妓,原作騎,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及《文苑英華》改。

[212]一字疑衍。《全唐詩》卷五十九錄庾抱詩五首。

[213]原題作《別徐元秀》,誤。據《全唐詩》卷三十八改。

[214]生字原無,周維德《詩式校注》據明刻本補。

[215]分下原注:一作曉。

[216]天起,原作起天,誤。茲據《藝文類聚》改。

[217]煙,原作雲,《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作塵。茲據《樂府詩集》卷七十八改。

[218]此詩原題作《伐陳因贈韓擒虎》,誤。茲據《隋書》本傳及《太平禦覽》卷二百七十七改。

[219]徒字原闕,周維德《詩式校注》據明刻本補。

[220]畏,明刻本作望。

[221]萬祀下原注:一作方嗣。響下原注:一作饗。

[222]先,原作無,據《全唐詩》改。

[223]甍,原作薨,誤。據《全唐詩》卷五十一改。

[224]渭,原作謂,誤。據《全唐詩》卷五十三改。

[225]君字原脫,據《全唐詩》補。

[226]皇,《全唐詩》作星。

[227]光字原闕,據《全唐詩》卷六十八補。《全唐詩》題作《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後身》。

[228]章,原作韋,誤。據《全唐詩》卷九十九改。

[229]此詩題原本無,據《全唐詩》卷一百四十補。又此例原本屬上條,茲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別出。

[230]漭,原作莽,據《全唐詩》改。

[231]此詩題原本無,據《全唐詩》卷一百四十補。此例原本屬上條,茲別出。

[232]答,原作啟,據《全唐詩》改。本詩《全唐詩》題作《在洪州答棋毋學士》。

[233]旌節,原作從此,與下文互乙,據《全唐詩》改。

[234]從此,原作旌節,與上文互乙,據《全唐詩》改。

[235]此錢起《春暮過石龜穀題溫處士林園》,見《全唐詩》卷二百三十八。

[236]原本作祖詠又,又當為衍文。

[237]此二句見《全唐詩》卷八○九,題為《送冽寺主之京迎禪和尚》。

[238]裏字原闕,據《全唐詩》卷二百三十七補。

[239]矣字下原衍沈約詩三字,今據《格致叢書》、《吟窗雜錄》抄本刪。

[240]皇,原作王,《四友齋叢說》引作皇,今據改。

[241]張繼,原作張繼素,素字為衍文,故刪。

[242]張繼,原作張繼素。引詩見《全唐詩》卷二百四十二,作者題為張繼,可知素為衍文。

[243]均,原作筠,誤,茲改之。

[244]詩題齋原作霽,誤,從《全北周詩》改。《全北周詩》此詩題作《北園新齋成應趙王教》。

[245]均,原作筠,誤,茲改之。

[246]?,原作曆,據《玉台新詠》改。

[247]詩題原作《賦得日中》,誤。茲據《藝文類聚》卷六十五改。

[248]此句原無,據《藝文類聚》補。

[249]城字原缺,從《全陳詩》補。

[250]此詩《初學記》卷七題為《賦昆明池一物得織女石》,並題虞茂作。

[251]孫萬壽,原作孫萬年,從《文苑英華》、《全隋詩》改。

[252]魏彥疑脫深字。彥深字澹,本書卷五引魏彥深詩一聯。

[253]此詩題原本作《照陳王鏡》,誤。茲據《初學記》卷二十五改。

[254]力,原作分,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改。

[255]關字原闕,吏原作變,誤。茲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文苑英華》補改。

[256]將下原注:一作持。

[257]又字原無,據全書文例補。

[258]又字原無,據全書文例補。

[259]又字原無,據全書文例補。

[260]孫逖,原作祖逖,誤。茲據《全唐詩》改。

[261]丘,原作近,據《全唐詩》改。

[262]庾抱一,《全唐詩》卷三十九作庾抱。

[263]杜淹,原作江淹,誤,從《全唐詩》改。

[264]徐百藥,《全唐詩》卷四十三引《詩式》作李百藥。

[265]分下原注:一作問。

[266]輕,原作清,從《全唐詩》改。

[267]幽字原闕,據《全唐詩》補。

[268]又字原無,據全書文例補。

[269]原屬上條,且無此詩題。茲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別出,並據《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補詩題。

[270]從,原作後,據《全唐詩》改。《全唐詩》此詩題作《和仆射晉公扈從溫陽》。

[271]出,原作山,據《全唐詩》改。

[272]罷,原作羅,據《全唐詩》改。

[273]又字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補。下六條同。

[274]懼,原作恨,據《全唐詩》改。

[275]川,原作州,據《全唐詩》改。

[276]此條原屬上條,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別出。下條同。

[277]此條原闕詩題,並屬上條。茲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別出,並據《全唐詩》卷一百四十四補詩題。

[278]盧,原作虞,誤。茲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及《全唐詩》卷一百三十一改。《全唐詩》題作《歸汝墳山莊留別盧象》。

[279]岸,原作斥,據《全唐詩》改。

[280]明下原注:一作空。

[281]又字原無,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補。下三條同。

[282]潁,原作穎,據《全唐詩》改。

[283]心,原作星,據《全唐詩》改。

[284]又字原無,據本書文例補。下二條同。

[285]祖迥,《全唐詩》卷八百五十一引《詩式》作神迥。

[286]以字原無,據《唐音癸簽》卷二引文補。燕石,原作死鼠,據《唐音癸簽》改。

[287]柱,原作桂,據《吟窗雜錄》、《詩法統宗》、《玉台新詠》及《樂府詩集》改。

[288]妖神,原作妓同,《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作妓童。茲據《玉台新詠》卷十改。覽字原無,據《玉台新詠》補。

[289]理垂發,原作垂理發,據《玉台新詠》及《樂府詩集》改。

[290]庾肩吾,原誤作庚肩吾,據《全梁詩》改。

[291]惟,原作誰,據《文苑英華》改。

[292]台字原無,據《全唐詩》卷四十二補。

[293]藉,原作籍,據《全唐詩》改。

[294]靨,原作{上厭下肉},據《全唐詩》改。

[295]彩下原注:一作景。

[296]原題作《秋月》,誤。茲據《全唐詩》卷一百十七改。

[297]種,原作願,據《全唐詩》卷二百五十九改。

[298]夭,原作天,據《全唐詩》改。

[299]原作《題王山人壁》,《吟窗雜錄》、《詩法統宗》本作《題玉山人屋壁》。茲據《全唐詩》卷二百三十八改。

[300]幽下原注:一作憂。

[301]宮,原作官,據《全唐詩》改。

[302]知下原注:一作疑。似下原注:一作是。

[303]詩題原無,據《全唐詩》卷二百七十二補。

[304]別下原注:一作子。

[305]照,原作昭,茲改之。

[306]均,原作筠,誤。茲改之。

[307]斯下原注:一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