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新型家庭經濟(1 / 3)

當你走進許多雜貨店的清潔用品區域,迎麵映入眼簾的是邁耶女士的卡通形象。她從包裝精美的邁耶女士檸檬味多功能清潔劑後麵探出頭來,仿佛在鼓勵你打掃幹淨架子上的最後一粒塵土。當我第一次聽說邁耶女士時,感覺她是一個為營銷而創造出的完美形象。下一個形象或許是一個更慈祥的潔淨先生,設計出來以吸引消費者。

然而,我發現邁耶女士其實是一個現實中的人物。現在,年邁的塞爾瑪·邁耶住在艾奧瓦州獨守空巢。1965年,9個孩子還未長大,她的生活總是很喧鬧,而且她每天都要把家裏打掃得幹幹淨淨。相比那時,現在的日子平靜了很多。

很明顯,曾經的日子讓她很勞累。雖然她的新角色是為一係列清潔產品做形象代言人,但是邁耶女士並不怎麼看重做家務這件事——“做家務從來都不是我最優先考慮的事情,”最近她在采訪中告訴我,“每天都有點忙不過來。”在第五個孩子出生之前,還沒有出現洗碗機,她總是要洗很多盤子,再把它們擦幹。幸虧,洗衣機她還是有的——每周她都要洗15桶以上的衣服——但沒有幹燥機的情況下,她隻能把大量的濕衣物都晾在室外的晾衣繩上。每天她都要拖地和擦廚房的水池。每周她都得打掃扶手、燈具和書架。更多的孩子出生後,她丈夫費恩把位於鱷魚角兩室一廳的家搬到有5個臥室的兩層房子,打掃房間的任務變得愈加艱巨。

對孩子的日常照顧和料理家務幾乎用盡了她所有的時間。盡管她沒有說這是件苦差事,但這的確很勞累。孩子們通常會幫她,但節儉的社會風氣使她不能閑下來。年幼的孩子睡著時,她就為女孩們縫製裙子或者給自己做孕婦裝。她在院子裏種菜以補充家裏的日常開支。當朋友過來打橋牌時,她會拿很多點心來招待他們,孩子們也會搶著在第二天早上之前吃光所有的點心。

邁耶沒有任何時間分配給其他事情。例如,當我問她是否有時間和9個孩子玩耍時,她笑了。“這個我可能沒有做到吧。”她說。她盡其所能和孩子待在一起,開車出門的時候盡量帶上一個孩子一起出門,要不然就睡覺前給兩個孩子講故事或者一起禱告,但對於20世紀中葉邁耶的家庭來說,對孩子尚未給予足夠關注。

盡管邁耶女士有一大群孩子,但在當時並不罕見。她的妹妹有13個孩子。在20世紀中葉,美國每個女人幾乎生育四個孩子。從我收藏的那個時代的《時尚好管家》雜誌來看,邁耶女士的家務勞動量也正好在意料之中。當我們談話時,邁耶女士描述了清洗浴室百葉窗和玻璃纖維窗簾的複雜程序。1958年12月發行的《時尚好管家》(GoodHousekeeping)中提供的電熱毯的日常清洗方法如下:

將洗衣機中填滿溫肥皂水,或者用冷水和絲毛洗滌劑。將電熱毯浸泡10~15分鍾。然後讓洗衣機轉動1~3分鍾。

脫水。上滿水再轉動1分鍾。如果電熱毯沒清洗幹淨,再漂洗一遍。

把電熱毯搭在兩條平行的晾衣繩上晾幹。等它差不多幹了,輕輕用刷子刷,使絨毛豎起來。如果電熱毯是“人造纖維”等人造材料製成的,那麼就把它繞在鐵棍上滾動,將其壓平。

除了這些複雜的清洗程序,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家庭主婦還要花很多時間給她們的橋牌牌友烤製點心。1958年12月發行的《時尚好管家》中,有一個名為“來喝下午茶”的版塊,其中包括6份點心配方。最有趣的是,一種叫作“彩虹盡頭”的蛋糕要花費兩天的時間才能作出來。雖然主婦們可以用現成的蛋糕粉,卻需要耐心地用壓碎的菠蘿把蛋糕染成淡黃色;再用紅色素把樹莓醬染成亮紅色;把發泡的奶油染成綠色;之後將蛋白、水、糖、玉米糖漿和鹽的混合物放入雙層蒸鍋裏,在沸水上麵蒸7~10分鍾,直到表麵變得堅硬,最後還要把蛋糕冷藏至少6個小時再食用。

雜誌的編輯還理所當然地認為每個人都得縫衣服。“針線活兒”那個版麵寫了如何應對聖誕舞會沒有合適的衣服這件“恐怖”的事情。原文寫道:“簡單的解決辦法是,用一上午作出來一件非常討人喜歡的舞會上衣。”緊跟著的是一幅印花圖案。這需要一些正方形的紡織品,在上麵縫上434碼的金色和黑色的鑲邊飾物,之後滾邊固定邊緣。

那個年代的家庭主婦的確了解料理家務的巨大勞動量。現代雜誌數年前就在提醒讀者每一項任務需要親自動手的時間和總時間,《時尚好管家》在1965年12月就刊登了一篇名為《假期節省時間的75種方法》。然而,這個方法列表甚至也暗示著一套在現在看來很陌生的標準。表中的第24條是“用廚房的大剪刀剪碎葡萄幹和海棗”(我絞盡腦汁也沒想明白,葡萄幹已經很小了,為什麼還要剪碎)。第29條是“在蠟紙上麵篩選幹配料,而不是在碗裏”。如果用這麼一絲不苟的配方來做菜,說明你不想讓任何事情出現差錯,也可能是第35條“給孩子們準備有趣的書和玩具,讓他們遠離廚房”如此要求的原因。烤製聖誕小點心是一項過於嚴肅的任務,以至於孩子都不能在你身邊。

然而,作為將邁耶女士牌家庭用品投入市場的卡爾德利亞公司的創始人,莫妮卡(邁耶)·納西夫並沒有養成花大量時間料理家務的習慣。其實,她的生活一點都不像邁耶女士應有的生活。從孩子到事業,再到家務,納西夫的生活,以及產品的普及過程,顯示了幾十年來家庭經濟和利用時間方式的巨大轉變。

不同社會科學的數據總是有矛盾之處,但我們能確定的是:比起40年前邁耶女士照顧家庭的時代,像納西夫這樣的現代女性為薪金而工作的時間要多得多。1965年時,25~34歲的女性中,隻有38.5%屬於勞動力(即,有工作或者在找工作);而35~44歲的女性中有46.1%屬於勞動力。到了2005年,這兩個數字各漲至73.9%和75.8%。這一增長比其他任何群體的增長都高。現在大多數兒童的母親也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勞動力,而且,大多數已婚的母親一年的收入甚至能達到12萬美元。

從時間日記研究來看,下麵這項數據也真實:媽媽——以及爸爸——與孩子交流的時間遠遠多於1965年。根據馬裏蘭大學研究者的一項舊的美國時間利用調查(與現在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的美國時間利用調查稍有不同),1965年,已婚母親每周在照顧孩子上麵平均花費10.6小時(日常照顧,如穿衣服和洗澡,花費9.1小時;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的活動,如一起讀書和玩遊戲,花費1.5小時)。已婚父親共花費2.6小時(1.3小時的日常照顧和1.2小時的交流,其中四舍五入導致了總數與2.6小時存在一定的不一致)。而到了2000年,已婚母親每周照顧孩子的時間漲至12.9小時(9.5小時和3.3小時),而已婚父親漲至6.5小時(4.1小時和2.4小時)。

盡管這些數字聽起來不像人們的想象結果,而且離理想狀態還有一定距離,但從廣義的社會學角度來講,這意味著,從邁耶女士的孩子還未成年的40年前到現在,母親和父親都在這幾十年中,逐漸將他們在孩子“有質量的”養育上花費的時間增長了一倍。根據美國時間利用調查2003年到2006年的平均數字,雙收入家庭的媽媽每周在同孩子讀書、玩耍和其他教育活動上花費2.3小時——確實不怎麼多,但比起1965年大多數女人都不工作的時代,這個數字還是要高得多。

也就是說,總體上,女性的工作時間和在孩子身上花費的有質量的教育時間都分別得到了增長。同樣,男性雖然一直聲稱自己工作過度,比起20世紀50年代下午5點下班然後看報紙的父親(大概來說,人們都這樣記述他們的生活;因為媽媽的工作也很多,所以家庭總工作時間比原來多,一些計算結果顯示,現在的爸爸們賺錢養家的時間隻比40~50年前少了一點點),他們照料孩子的時間增長了不止一倍。

這就是我所說的“新型家庭經濟”。對於已經成為父母的成年人來說,他們工作的時間增長了,同時他們與孩子交流的時間也得到了增長。

不管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是現在,每周都隻有168小時,從資源分配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相當可喜的進步。於是,我們就麵對一個問題:過去和現在,人們到底都是怎樣利用時間的,而且工作的人和不工作的人利用168小時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呢?

我的觀點是,經過這40年,隨著雙親家庭中父母照顧孩子時間的比例增長得到市場利率的補償,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總體來說變得更加珍貴。結果,父母在不工作時對這段時間的分配方式相比過去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導致新型家庭經濟的產生,同時也為老生常談的問題——在個人生活成就和事業成就之間謀求妥協——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思路。像現代企業一樣,父母在家時也將他們的力量集中在核心競爭力上——最擅長,並且不能被他人趕超的事情。我們在家庭生活上進步的空間很大。本章所講的內容就是如何使我們的家庭時間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然而對於美國家庭——至少對雙親家庭來說,我們其實也沒有理由像一些專家一樣過度擔憂。

為了理解新型家庭經濟,我們要明白人們每天不工作的時間到底都做了些什麼。美國時間利用調查和其他有一定曆史性的研究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它們對於這個問題的洞察力很強。人們工作之外的時間大多數都用來睡覺,還有休閑(最主要的是看電視,第八章我會涉及這個問題)。除此之外,根據美國時間利用調查對於人們時間利用的分類方式,還有一項是家務,包括清潔、做飯、洗衣物、整理院子、家政管理,以及“關心家庭成員”——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孩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分配他們休閑等非市場勞動時間的方式有了巨大的轉變。這種新型家庭經濟最大的變化在家務時間上。40年中,家務時間迅速減少了將近一半。

其中一個因素是,現在我們的孩子少了很多。邁耶女士的9個孩子中沒有一個又生了9個孩子。例如,納西夫隻有兩個孩子。任何收看TLC電視台關於一大家子的冗長電視節目的人都能看出,一群孩子可以讓你實現規模“生產”。但是,有了更多的孩子之後,洗衣服、購物和做飯這些最簡單的照顧也需要更多的時間。這些活動不是專門用來培養他們的心智的,其實還會占用培養孩子心智的時間。20世紀50~70年代,美國總體的生育率從每個婦女平均4個孩子下降到每個婦女平均1.74個孩子。從那之後又有了小幅的上漲,2007年時漲到2.12。這仿佛是最近一些報紙頭條所說的“大規模”家庭複蘇的跡象,達到“大規模”的標準是一家有三個孩子。1955年,三個孩子就算很“小”規模的家庭了。

然而,這並不能說明什麼。理論上來說,給四個孩子穿衣服比給兩個孩子穿衣服花的時間要多,然而,現代媽媽和1965年的媽媽花在對孩子的生理照顧上的時間總量是一樣的。因此,分配在與照顧孩子相關的不同類別上的時間並沒有按比例減少。事實上,隻是我們對於家務的標準比原來大大縮水,由此時間也減少了很多——當代家庭主婦與很久以前要求切葡萄幹的《時尚好管家》編輯已經無法誌同道合了。

邁耶女士告訴我,“我不明白那些有全職工作的女性怎麼還能保持家裏幹淨。”她還羞愧地說道,等孩子大一些,她回去做兼職護士,“而我家看起來幾乎要破敗不堪了。”幸好我沒有邀請她來我家,而是通過電話采訪了她,雖然我家看起來不怎麼糟糕,但要是根據她的新書《邁耶女士的整潔家庭:激發你奮發做家務的實際建議》(Mrs.Meyer’sCleanHome:No-NonsenseAdvicethatWillInspireYoutoCleanLiketheDickens)裏的標準,我的家早就已經破敗不堪了。

比如,我從沒有做過一次像樣的春季大掃除。我從沒有——根據她書中講的辦法——在水裏兌一半白醋,把窗戶裏裏外外都擦一遍。我從沒有給牆壁和天花板吸過塵,也沒從五金店租過地毯清潔器。我從沒有給木家具打過蠟,也沒有用蒸氣清潔過家具裝飾品。坦率地說,我確實有時找家政服務人員來把公寓大掃除一遍,但是我還有一個家庭辦公室需要打掃,所以我也知道打掃的程序都有哪些,而這裏貌似也不包括邁耶女士描述的那些最辛苦的任務。大多數情況下,我一周拖一次地,而不是一天拖一次地。我也做飯——用電壓力鍋最多花半個小時。我和朋友去星巴克喝咖啡,那裏有各種各樣的糕點。也就是說,我不用花兩天時間來烤製一個“彩虹盡頭”蛋糕,甚至不用花20分鍾用發好的麵團做曲奇餅。

家務事對我的負擔比其他人要小一些,但我這種不重視家務的態度並不少見,有時間日記數據作為支持。1965年,已婚的媽媽平均每周在拖地、做飯和洗衣服這些家務上麵花費34.5小時。2008年,嬰幼兒的媽媽每周花在這些事物上的時間也不過16~17小時。像我這種雙收入家庭中的媽媽,每周做家務會花費14小時多一點(2003~2006年的數據)。與1965年的男性相比,現在的男性要做更多的家務,但如果把男性與女性的家務時間加起來,這個總時比邁耶女士的年代仍然少很多。

當被問及家務時間下降的原因,大多數人都強調了新設備節省勞力的作用。一百年前,養育一群孩子的母親要一整天坐在搓衣板前洗衣服,或者從零開始烤麵包。真的是從零開始。前段時間我去了蘇格蘭,並在斯凱島農場上佃農曾經居住的房子中間走了走。其中一座房子裏麵的標牌上麵描述了當時的母親如何趁天沒亮就出去劈燕麥,然後把它們碾碎,在孩子上學之前做成麵包或者燕麥粥。然而到了20世紀50年代,這種方法已經不能解釋邁耶女士的家務時間利用方式。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收藏的《時尚好管家》裏麵到處都是像卡夫牌色拉醬和貝蒂妙廚牌馬鈴薯切片這樣的方便食品,還有廚房小幫手牌洗碗機,以及北極牌有自動潔淨功能的烤箱。當然,並非每個人都一定有烘幹機和洗碗機——邁耶女士成為主婦後的艱難歲月,她就沒有這些——但當時很多人都有這些設備。

理論上來講,所有這些設備和便利食品都應該節省了女性的時間。但由於一個簡單的原因,她們還是那麼忙。如果你準備用兩天時間做一個蛋糕,還需要把本來就是紅色的樹莓醬染得更紅,現成的蛋糕粉根本就不會減輕你的負擔;如果你用複雜的程序來護理電熱毯,還得用刷子把毯子上的絨毛刷得豎起來,洗衣機也根本不會為你節省任何時間。

現實情況是,麵對一周的時間——所有的168小時——你總要找點事兒做。如果你不工作掙錢養家,那麼你就得幹點別的。很顯然,媽媽(或者爸爸)都應該用這段時間來和孩子一起玩,就像我們以為現在的家庭主婦會有很多時間和孩子交流一樣。她們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確實比工作媽媽的時間多,而且很多人根據明擺著的統計數據認為人們應該停止爭論,認為女性不工作顯然對孩子更好。然而我想提出的是,“很多”不一定能準確地形容家庭主婦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原因有如下兩個:

養育孩子的十幾年當中,孩子學齡前整日在家,同時,需要大人看護的時間並沒有幾年。即使是有9個孩子的邁耶女士,一直需要在家全職照看嬰兒的時間也不過15年。現代女性,有兩三個孩子的情況下,看護孩子的時間到不了10年。並且,現在有了2~4歲小孩的托兒所,以及對嬰兒睡眠時間的嚴格安排,就算是全職媽媽,在她們的孩子還沒上學之前,也沒有多少醒著的時間能用來和孩子交流。之後,當孩子開始上學並開始其他活動時,父母能與他們交流的時間就更少了。孩子每天在學校(或者在校車上、做運動)的時間,是從早上8點到下午3點,那麼他們一周就有35小時不在家——也許不是巧合,這和有全職工作的媽媽平均每周工作的時間一樣多。很多主婦,等孩子上學去之後,就回到有償工作崗位上去。不過有些人也沒有這樣選擇,要麼因為她們沒有這個意願,要麼就是因為碰到工作缺乏靈活性這樣的問題,要麼是在重新開始事業時受到了歧視。不管怎麼說,當孩子在學校時,不管媽媽是主婦,還是職業女性,孩子都沒有跟父母進行任何互動和交流。一份2002年兒童時間利用研究的報告表明,不管媽媽工作與否,孩子的時間安排看起來沒有什麼區別——從看電視,到每個家庭每周都會安排的、差強人意的半小時“家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