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青海南部有座大山脈叫巴顏喀拉山,那裏有大量的洞穴。1938年,中國考古學家紀薄泰在那裏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石盤,上麵刻有無法理解的圖案、符號和文字。洞穴的主人用某種未知工具把岩石鑿成盤狀,一共發現了716個。這些形如當今唱片的石盤中央有孔,從中孔出發,兩條水紋線輻射開來,直到邊緣為止。這當然不是有聲的唱片,而是一種文字符號。這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從未發現過的事情。多年來專家們一直對這些石盤進行研究。
在千萬年前,在巴顏喀拉山的洞穴裏,生活著特羅巴人和漢人。特羅巴人體形矮小,腦袋奇大。他們身高隻有1.3米左右,因為對他們了解得很少,專家們至今也不知該把他們歸為哪一種人。
1962年,徐鴻儒教授及其合作者破譯了石盤上的部分文字,譯文是“特羅巴人來自雲端,他們乘坐的是古老的滑動船。當地男女老少直到東方太陽升起的時候,才敢從洞裏出來。這樣的事共發生了10次。可是,最後一次他們終於明白了,特羅巴人來此地並不懷惡意。”
人們在曆史記載中也看到有關記述。這些記載稱,令人遺憾的是,1.2萬年前特羅巴人在崇山著陸後,他們的飛船能量耗盡,而自己又造不出新的飛船能量來,隻能永久地留在地球上。
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這些石盤,人們把石盤的碎塊送到莫斯科分析。莫斯科的學者們吃驚地發現,石盤含有極高的鈷和另一種金屬,它們的振蕩頻率也是很少見的。仿佛石盤曾經帶過電,或曾是一個電路中的一部分。今天,巴顏喀拉山石盤仍然是個不解之謎。人們推測,它們一定同1.2萬年前山裏發生的怪事有聯係。
中國的古代神話曾描繪了自天而降的黃臉瘦矮人,他們的樣子很怪,腦袋特大,身軀卻瘦小。考古學家和洞穴學者們後來在巴顏喀拉山的洞穴中找到了1.2萬年前的墓穴和遺骸,證實了神話中的描述。遺骸向我們證明了當時的人有頗大的頭顱和不發達的四肢。中國考古學家稱之為“已消失的猿”。可是,有哪種猿會製造石盤和構築墓穴呢?
更為神秘的是,洞穴內壁的好幾處覆蓋著不少畫:有旭日東升的畫,還有月亮和星體之間布滿黑點的巨幅畫。
從當時流傳的傳說來看,這些外來人種麵目醜陋,致使人們回避他們,並與他們為敵,最後可能被當地居民消滅掉。
石盤之事在國外影響極大,但國內正式的報道卻沒有,由此而看,石盤本身是否存在,仍是一個謎。
1955~1961年,我國考古學家在雲南碧波蕩漾的滇池邊,進行了4次重大的文物發掘。
發現一些青銅器的表麵上有一層薄薄的金屬層,金屬層銀白發亮,使銅器不易被氧化。用今天的科學技術看,這很像現代的鍍鉻工藝。但是,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我國是絕對沒有鍍鉻術的,那麼這些銀白色金屬是靠什麼技術,由什麼人“鍍”上去的呢?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許多綠鬆石小珠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孔,孔的直徑隻有繡花針那麼大。還有的孔被鑿成“U”字形。當時的人是采用什麼方法在如此堅硬的石頭上做到這一點的呢?按照當時的技術,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可能的。
岩畫,就是繪製在石頭上的圖畫。它作為一種最古老的藝術,已有幾萬年的曆史了,記載了人們生存活動的連續性篇章。岩畫的內容包含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各個方麵,有鄉風鄉俗,有遊牧狩獵,有天神地魔,有七情六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可以說岩畫就是一部人類的進化史、文明史、是一部用藝術形象描繪的史詩。借助岩畫的研究,可以揭開古代文化、曆史中某些爭論的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