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約吃東西時不說話,但不時抬眼和店主對視表示他在聽。
一碗豆花一碟辣子,一勺一勺全吃進肚裏天還沒亮,但滿口生香,周身都熱乎起來,寒氣由內而外地被驅散了。
“用香不是為了取悅他人。你妻子大概也不想一輩子身上都是灶火味,她願意用我便願意送。香料的作用也不僅僅是聞著舒服,還能振奮人心,甚至作為活下去的支柱。有錢沒錢的人都用得上。至於虧不虧,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蕭約拍下幾枚銅錢:“——鹵水再怎麼調,總撇不開那股澀味,豆腥味也還是太重了些,不如賣豆漿。”
“是是是,我家老婆子是喜歡的。”店主不去收錢,反而抻長脖子問,“豆漿……可是蕭公子,這豆花都有人嫌太嫩了填不飽肚子,湯湯水水能管什麼事?誰大早上會花錢喝湯呢!不上算啊!”
“誰讓你賣給下力的人?既然要做出名堂,吃飽倒是其次,賣的就是這個滋味。也不一定別人上門來吃,你未必一輩子守著這個小攤。我給你個配方,將幾種豆子打磨在一起,比例一點也不能錯。”蕭約起身走進薄霧裏,“半個時辰後,照舊送熱豆花到我家裏,別去早了。”
店主下意識應聲“好嘞”,心裏卻犯嘀咕。
街邊小攤不賣給做工下力的人,難道還賣給達官貴人不成?
哎,怎麼就不成呢!
自從得蕭公子指點,客人們都說改良過的豆花又香又嫩,日日都來呢!客量比從前多了三四倍,還有人專程從城西那邊來吃。就連城外拂雲寺,大師父們都來訂豆花當做齋飯招待香客。
路邊小吃不起眼,但滋味是實打實的好啊!
人分三六九等,有吃山珍海味的也有啃樹皮的,富人吃肉窮人吃糠,但還有愛吃燒餅的皇帝呢!
豆花怎麼就入不得有錢人的口了?若是打出名聲,說不定真能長期做上富貴人家的生意。過個幾年,能攢住家業開一間大酒樓也未必。
店主揪住圍裙忍不住地喜形於色,目送蕭約進了宜縣有名的象姑館,心想蕭公子年紀輕輕怎麼也好這個?別耽誤了傳宗接代。
轉念再想操這份閑心做什麼,人家是什麼家境,又不是玩不起。玩歸玩,蕭公子頭腦好用,定不會在生兒育女繼承香火的大事上犯糊塗。
店主去蕭家送過幾次豆花,知道他們是大約一年前來宜縣的。
蕭公子家裏有對上了年紀的父母,好像還有個妹妹。
老爺夫人都是善人也不拿架子,每次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