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歌王子——座頭鯨
袁野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座頭鯨。
座頭鯨屬哺乳綱鯨目須鯨科,平均體長11~15米,體重可達25噸,是世界上第五大鯨,壽命長達30~40歲。它們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及其邊緣海域,我國台灣海區及黃海北部都有座頭鯨出沒。
為什麼稱座頭鯨為“情歌王子”呢?
首先,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座頭鯨會唱歌。它發出的聲音之所以被稱為歌聲,是因為它與鳥類、青蛙和蟋蟀等發出的簡單而又不斷重複的鳴叫聲完全不同。座頭鯨通過體內空氣流動發聲,它唱的是自然界中聲音最洪亮、最冗長、最緩慢的歌。
座頭鯨唱歌音域寬廣,由雷鳴般的低音節和呼嘯尖銳的高音節組成。它的歌聲包括“象鼾”、“悲歎”、“呻吟”、“顫抖”、“長吼”、“叫喊”等18種不同的聲音,節奏分明,抑揚頓挫,交替反複,很有規律。這種歌聲像是渾厚而快樂的合唱,從海洋裏傾吐出來,洋溢在海麵上,就像一曲輝煌的海洋交響樂。
其次,人們還發現,幼鯨跟母鯨學遊泳時,經常被雄鯨發出來的有節奏的聲音所打斷。許多動物學家認為這種聲音像是座頭鯨求愛抒情的“情歌”。所以,人們稱座頭鯨為“情歌王子”。
你們想聽到這動聽的“情歌”嗎?如果想的話,就快點到夏威夷去吧。因為在冬天或早春的時候,座頭鯨就在夏威夷生育、繁殖後代。那時,你就可以聽到這動人的“情歌”了。
馬鈴薯的自述
吳一丹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的名字嗎?我叫馬鈴薯,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喜歡我,給我起了許多外號。中國人叫我“土豆”、“洋芋”、“山藥蛋”,法國人叫我“地下蘋果”,德國人叫我“地梨”。俄羅斯人發現我的營養價值特別高,蛋白質、維生素含量相當於蘋果的10倍,所以他們稱我為“第二麵包”。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的地位倍升。科研人員對我的營養價值進行了分析,得出一個結論:每天三餐隻吃我和牛奶,就可獲得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他們說我是十全十美的食品。世界宇航中心研究人員認為我是非常重要的宇航食品。航天員到太空旅遊,都少不了由我來陪伴。如果將來有一天人類遷居到別的星球,我肯定是少不了的,因為我的營養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中國的《中藥大辭典》和《中華藥膳》都把我大加讚美,說我能健脾、補氣、消炎,對潰瘍病、流行性腮腺炎、燙傷和濕疹療效特好。美國人說吃了我的肉能抗癌,歐洲人說常吃我的肉可“長生不老”。中國榆林、延安一帶人民群眾也特別愛吃我,因此很少有人生病。我還被譽為預防高血壓、頭痛、頭暈、胃下垂、便秘等各種疾病的神丹妙藥。近年,一些快餐店特別寵愛我,把我做成土豆泥和薯條,深受小朋友喜愛。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以減肥食品的形象在市場上享有盛名。
行啦,有人說我長相難看,土裏土氣,灰不溜丟。話可不能這麼說,有句諺語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我的內在美是人人皆知的,如果不信可以試一下,保證你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侗族風雨橋
黃珩
你見過風雨橋嗎?如果沒見過,請隨我到廣西民族文物苑來參觀侗族這一獨特美麗的建築吧。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碧綠的湖邊,隻見風雨橋橫跨湖麵,遠遠看去似橋似廊又似亭。三個巨大的橋墩都是大青石砌的,橋梁是又大又圓的杉木疊架成的。更別具一格的是,在橋麵上還建有瓦簷和遊廊,廊兩頭和中間還矗立著寶塔式的亭頂。這樣,大橋既不受日曬雨淋,又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亭頂上塑有一個金光閃閃的寶葫蘆,周圍是一隻隻漂亮的“小鳥”,形態萬千、活靈活現,兩邊還有一條條“金魚”在玩遊戲,就像活的一樣。
走上風雨橋,隻見橋麵都是用一塊塊均勻的木板鋪成的,非常整齊、光滑。兩邊立起的一根根大圓木柱,撐起一道一百多米長的遊廊。遊廊的橫梁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雙龍戲珠,兩條威武的巨龍正在頑皮地戲弄跳動的珍珠;有丹鳳朝陽,兩隻美麗的鳳凰正展開美麗的翅膀,飛向火紅的太陽;有五彩繽紛的花朵正在爭奇鬥豔……橫欄周圍畫著一幅幅侗族風情畫,穿著侗族服裝的人們,有的在辛勤地耕作、打獵,有的在熱熱鬧鬧地辦喜事、開三月三歌會,還有的在緊張地搶花炮、鬥牛……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橋欄兩邊有兩排長椅,都是用木板在兩根橋柱中間連接成的。坐在長椅上,看到周圍綠樹成蔭,湖水碧綠,鳥聲清脆,加上湖邊一排排鼓狀的石凳,就像到了美麗的侗鄉。
整座風雨橋沒有一釘一鉚,都用木錐銜接,斜穿直套,交錯固定,表現了侗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家鄉名吃鹹蝦醬
孫佳
如果您吃過羊口蝦醬,它那獨特的風味準會給您留下難忘的印象。雖然它不是名羹佳肴,也不是山珍海味,但是通過我們家鄉人的精心製作,它的名氣還真不小呢!
去年在北京的全國食品博覽會上,羊口蝦醬獲得特別獎。因此,它在全國各大城市的銷量大增,在各大賓館和飯店深受國內外賓客的歡迎。羊口蝦醬總是在宴會的最後時刻出現,當賓客們吃過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嘴上油膩膩的時候,吃上幾口鹹蝦醬,頓覺清新爽口,就像大熱天喝一瓶冰鎮可樂那麼舒服。
不僅宴會上吃過大魚大肉的賓客想吃口鹹蝦醬,就是辛勤勞動和學習了一天的人們,在累得什麼也不想吃的時候,隻要先來上幾口鹹蝦醬,也會食欲大開,飯量猛增。原來,鹹蝦醬還有開胃的作用。
鹹蝦醬好吃,製作起來也很簡單。首先,要在清明節前後,到海上收購鮮蝦子,用大缸按照一定比例用鹽醃製起來,經過一個伏天的反複暴曬和發酵,就製作出了人們喜歡的鹹蝦醬了。
鹹蝦醬的吃法很多,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可用蔥、芫荽調拌起來吃,還可用雞蛋炒著吃,炒豆腐吃,還可用辣椒雞蛋攪勻蒸著吃……如果您想嚐試一下各種吃法,那就請到我家來做客,我媽媽會做出特棒的鹹蝦醬招待您。到時候,一定會讓您吃得讚不絕口。
我愛家鄉的烙饃
劉宇洋
我的家鄉徐州,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徐州的名吃很多,其中最獨特的是烙饃。
烙饃的樣子很像一個大圓盤,它大如盆,薄如紙,表麵黃黃的,就像塗上了一層油。別看烙饃是普通小吃,做起來可不容易。
做烙饃需要兩個人,一個人烙一個人挑(翻餅)。烙的人和好麵,然後把麵揪成一個個小麵團,再把揪好的麵團擀成圓圓的小餅,一擀,一烙,一個烙饃就做好了。另一個人則在爐灶旁燒火。燒火時,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火太旺就會把烙饃烙糊,火太弱烙饃就會半生不熟,很難吃。當烙好的烙饃放在鍋子上時,燒火的人要用竹夾子快速翻動。翻烙饃一定要翻得均勻,不能有糊花,也不能中間幹。烙得又柔嫩又熟,才算最好。
烙饃的吃法也很多。烙饃卷臭豆腐夾大蔥,別有風味;把韭菜、雞蛋和在一起,攤在烙饃上做成菜合子,吃起來又脆又香。
每天早晨,我最喜歡用烙饃卷饊子(油炸的麵食,細條相連扭成花樣)吃。我對饊子要求很高,它必須是細絲的、爽脆的。把饊子放在烙饃中卷起來吃,咬一口,饊子頓時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滿嘴都是香味。
烙饃為徐州一大特產。來徐州時,你們千萬不要忘了品嚐烙饃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