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教給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1 / 1)

有些孩子雖然知道勤洗手的重要性,但是並沒有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像是“走過場”,匆匆衝洗兩下就可以了,這就失去了洗手的意義。因此,祖輩還需要教給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

暑假裏,媽媽帶3歲的菲菲去看望住在鄉下的爺爺奶奶。

有一天,爺爺買了橡皮泥教菲菲捏小泥人玩。過了一會兒,奶奶買回來了許多菲菲喜歡吃的蛋糕,讓他們停下來,洗洗手,吃蛋糕。菲菲跑到水龍頭旁,隻是簡單地用水衝了一下,就快速跑到桌子前,拿起一塊蛋糕便吃了起來。

看到菲菲的手上還殘留著彩色的橡皮泥,爺爺讓她仔細地看看自己的手,告訴她:“孩子,要把手洗得幹幹淨淨才能吃蛋糕。來,爺爺教你洗手。”於是,爺爺輕輕地拉起菲菲的手,來到水龍頭旁,手把手地教菲菲怎樣洗手:用水把手掌、手指和手腕沾濕,在手掌心裏打上肥皂或洗手液,雙手互相揉搓,直到肥皂或洗手液起了很多泡沫,然後再用清水把泡沫衝洗幹淨。最後甩掉水珠,用幹淨的毛巾把手擦幹。為了讓菲菲記住洗手的正確步驟,爺爺特意教給她一支洗手歌:“清清流水嘩啦啦,我愛洗手人人誇。手心手背搓一搓,轉轉手指再交叉。飯前便後勤洗手,健康快樂頂呱呱。”

以後,菲菲每次洗手時嘴裏都會唱著洗手歌,並且認真地按照正確的洗手方法用心地洗,再也沒有敷衍了事。

當菲菲洗手不仔細時,爺爺及時地教給她正確的洗手方法,並且用一首琅琅上口的兒歌提醒她,讓她感受到洗手是一件很輕鬆快樂的事情。這樣,時間一長,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