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嵐已經5歲了,她一到刷牙時就會耍賴,為此,奶奶經常給她講道理,可還是無濟於事。這令奶奶很苦惱。
一天早晨起床後,奶奶幫嵐嵐把牙膏擠好,讓她刷牙。可是,嵐嵐直搖頭。奶奶問她為什麼不刷牙。她說刷牙太麻煩了,而且一不小心牙膏就會被吃進肚子裏。於是,奶奶說:“好孩子,奶奶教你如何正確刷牙好不好,肯定不會讓你吃到牙膏的。”在奶奶好言相勸下,嵐嵐很無奈地刷了牙。
到了晚上快睡覺的時候,嵐嵐吃了一塊巧克力。吃完後,奶奶就讓嵐嵐去刷牙。嵐嵐撅起小嘴:“不,我要睡覺。”奶奶告訴她,不刷牙就睡覺牙齒上會長蟲子的。說著,奶奶就要拉嵐嵐去刷牙,嵐嵐卻“哇”地大聲哭了起來。奶奶隻好放棄,邊給嵐嵐擦眼淚邊安慰她。
早晚刷牙可以起到按摩牙齦的作用,可以預防和減少各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對於保持孩子的口腔衛生,維護口腔健康極其重要。
一般說來,孩子從3歲起就應該開始學習刷牙。爺爺奶奶要讓孩子知道,飯後殘留在口腔和牙齒表麵的食物殘渣很容易滋生細菌,如果不刷牙,就容易引發口腔疾病,並且不利於牙齒健康生長。尤其是在吃完甜食或奶類後,應當及時漱口或刷牙,否則,這些甜食和奶類殘渣很快就會轉化成酸性物質,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蛀牙的產生。
有些孩子習慣在早晨起床後刷牙,然而,僅僅早晨刷牙對牙齒的保護還是不夠的,晚上睡前刷牙同樣重要。因為晚上睡覺後有8~10 個小時不進食,保持口腔清潔的時間最長,這段時間對預防齲齒和牙周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爺爺奶奶一定要讓孩子逐漸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教育孩子要認真刷牙,而且最好陪孩子一起刷。
另外,爺爺奶奶在要求孩子早晚刷牙的同時,還應當教給孩子正確刷牙的方法。調查發現,我國兒童的刷牙方法正確率都較低,僅達17.8%,有2/3的兒童雖然有刷牙的習慣,卻不能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從而導致平均每10個學齡前兒童就有近8個孩子有蛀牙。這表明,正確的刷牙方法也關係著孩子牙齒和口腔的健康,爺爺奶奶一定不要忽視。
1.告訴孩子刷牙的重要性,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牙齒祖輩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關注自己的牙齒,告訴孩子刷牙的重要性,讓他學會保護自己的牙齒。比如,爺爺奶奶不妨常帶孩子到鏡子前看看自己的牙齒,數數長出了幾顆牙,還可以讓孩子張大嘴,和孩子比一比看誰的牙齒又白又亮。
4歲的辰辰喜歡吃甜食,但他不喜歡牙膏的味道,都這麼大了還是不刷牙。
為了讓辰辰認識到不刷牙的危害,奶奶拿了一些蛀牙的圖畫給他看,告訴他:“如果你不刷牙,牙齒就會像這樣慢慢變黑,最後爛掉。那麼你就不能吃棒棒糖了。”盡管這樣,辰辰還是無動於衷,他不相信自己有一天會吃不上棒棒糖,仍然不肯刷牙。
奶奶也給辰辰講過故事:有一個孩子不愛刷牙,成為了“蛀牙大王”,小朋友都不愛和他一起玩,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蛀牙大王”才漸漸養成了愛刷牙的習慣。可是,辰辰對此不感興趣,每當奶奶一開口,辰辰就跑開了。
有一次吃雞肉時,奶奶的牙不小心硌到了雞骨頭,她下意識地“哎喲”了一聲。辰辰好奇地問:“奶奶,你怎麼了?”奶奶感覺到這是教育辰辰的良好時機,就對他說:“奶奶不注意刷牙,牙就壞了,哎呀,好疼啊。連最愛吃的燉雞腿也不能啃,以後隻能喝粥了。”說著,奶奶很“遺憾”地將手中的骨頭放在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