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柏樹墳。
這個動蕩的歲月,總會有一些不該出現的事物出現,今夜就是如此。
放羊坡的血腥在吳家柏樹墳那片小柏林中是絲毫也嗅不到。吳培文和前夜的幾個兄弟又叫了些幫手。現在一共有四十幾人,人多力量大,到半夜時分,挖下約10米深,寶物被發現了。先挖到是鼎的一隻耳朵,接著龐然大物的全貌展現在眾人眼前。大方鼎的口朝東北,柱足朝西南,橫斜在泥土裏,大如馬槽。
吳培文看到大鼎後驚得許久說不出來話。他身旁的吳青文和吳希增推推他道:“還傻愣著幹嘛?”
原來,武官村有個規矩,誰最先發現的寶物,寶物出土的繩子就要由誰來綁,也不知是何年由誰定的,村中人都這麼遵守著。具說這樣吉利,你能發現寶物說明你與它有緣。吳培文當然知道這規矩,隻是一時激動,沒反應過來。
吳培文將粗繩綁住大鼎的一隻耳朵,坑上四十個棒小夥齊用力向上拉。大鼎剛離坑底半米繩子“哢”的聲斷了。
好重的大鼎,鴨蛋粗的繩子都扯斷了。
吳希增罵道:“二壯,這是你家的繩子吧,你個混蛋小子竟是添亂。”
吳二壯道:“扯淡,你有好繩子咋不拿出來。
眾人“哈哈“一笑,這又是一規矩,拉寶物出土要用新繩,新繩崩斷表示“重寶”,一落大吉大利。
繩子重新綁上,大家又往上拉,剛拉半米,繩子“哢”又崩斷了。
吳希增又道:“一落大吉大利,二落天下太平。”
第三次綁上繩子,大家再次上來拉,大鼎一點點上升,到三米的地方“哢”繩子又斷了。
“三落神器重現。”所有人都驚喝道。
吳青文道:“神器,快,小聲些。”
第四次,終於大鼎上了地麵,繩子沒有再斷。
一群人圍上來,有人牽來馬車,五個小夥子抓住鼎身往車上抬,可叫了五次勁大鼎穩絲沒動。
“好家夥,這要有多重?”吳培文道,“大家都來。”
十幾個棒小夥用力抬才將大鼎抬上馬車,剛一放上“噶”的一聲,車板壓斷三根。
“快走,快走。”吳培文催道。
一行人急急匆匆回到武官村吳培文家。有人一路打掃痕跡,填了大坑,抹去馬車壓的*印。一切打掃妥當,大家聚到吳培文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吳培文他們沒少見青銅器,從小就見長輩在地裏出寶物,長大以後也幫考古團挖出一些寶物。
不過,可從來沒見過如此霸氣的大鼎。
借燈光打量此鼎,就見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麵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麵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麵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麵。
所有人都被大鼎的霸氣鎮住了,全都啞口無言。
吳培文雖然沒上過幾天學,但知道“忠、孝、節、義”,這大鼎是國家之寶,若落入日本人手裏,那罪過大了,死也不能讓日本人知道,更不能讓日本人搶走。
他讓參加挖鼎的眾兄弟發毒誓:“今日之事,不可泄露對外,不可告知日本人,若有違背者,亂刀砍死,死後不得入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