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的心靈掙紮(1 / 1)

肉體即是意誌的客體化形式或具象化的意誌,所以隻要肉體生存著,即有求生意誌的存在,它時時燃起熊熊的烈火,努力在現實中顯露它的姿態。因此,聖者們那種平靜愉悅的生活,乃是不斷克服意誌而產生的成果。所以我們不難想象出來,在結成這種果實的土壤裏,必須不斷與求生意誌戰鬥,因為世上任誰也不可能獲得永恒的平靜。因此,一本描寫聖者內在生活的曆史,也就是他們心靈掙紮和獲得恩寵的過程史。

這裏所謂的恩寵,就是使一切衝動失其效力而賦予深刻安寧以打開通向自由之門的認識方法。我們可以看出,一旦達到否定意誌的人,他必須傾其全力保持這種成果,以各種方式削弱經常蠢蠢欲動的意誌力,或寄托於禁欲,或為贖罪而過嚴苛的生活,甚至刻意追求不愉快的事情。

他們既知解脫的價值,所以時時刻刻警戒惕勵,以保持這一份得來不易的寧靜,即使稍嚐沒有罪惡的快樂,或者虛榮心略微蠢動,也會感到良心的嚴厲苛責。因此,最後連這人類欲望中活動最激烈、最難以消滅,也是最愚蠢的欲求——虛榮心,也隨即消失。我們可以說,狹義的禁欲就是為虐待意誌而不斷尋求不愉快的事情,為折磨自己而拒絕快樂,甘願過著贖罪的生活,也就是故意破壞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