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成績,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與讚美。有些優點和長處往往是與生俱來的,如某人長得漂亮,智商很高等。因此,對於別人優點與長處的肯定不僅不會貶低自己的位置,而且可以使旁人從中認識到你所具備的優良素質,從而獲得他人的稱讚。
把朋友的得意事常掛嘴邊,把自己的得意事放在心裏,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尊重別人的人格是贏得別人喜愛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格,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最寶貴的。
對每一個人來說,他都有這樣的一個願望:那就是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滿足,使自己被了解、被尊重、被賞識。如果你不尊重別人的人格,使別人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當時,他或許會一笑了之,但是,你卻嚴重地傷害了他。事實上,如果你表示出了對他的不尊重,即使他當時對你還是很友善,但是,如果他不是一個精神境界極高的人,他以後是不會很喜歡你的。相反,如果你滿足了他的自尊心,使他有一種自身價值得到實現的感覺,那麼,這表明你很尊重他的人格。你幫助他獲得了自我實現,他也會為你所做的一切表示感激。他對你有一種感激之情。他會因此而喜歡你。
不要降低別人的人格,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心,因為,隻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喜歡你。你滿足別人的精神需求,別人才會滿足你的精神需求。
去梯言——
美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曾推出一條原則:“給人一個好名聲。”當你和朋友在一起時,最好多談他關心和得意的事,應當學會維護朋友的形象。這樣可以贏得對方的好感和認同,從而加深你們之間的感情。
情景故事
老王約了幾個朋友來家裏吃飯,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一位目前正陷入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關閉了一家公司,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內外交迫,他實在痛苦極了。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談與事業有關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姓吳的朋友因為目前賺了很多錢,幾杯酒下肚,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和花錢功夫,那種得意的神情,連老王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後來他猛喝了一杯酒,趕早離開了。老王送他出去,在巷口,那位失意的朋友憤憤地說:“老吳會賺錢也不必那麼神氣地炫耀啊!”老王了解朋友的心情,因為多年前老王也遇過低潮,正風光的親戚在他麵前炫耀他的薪水、年終獎金,那種感受,就如同把針一支支插在心上一般,說有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問題分析
認為自己比別人技高一籌,頭腦比別人聰明,能力比別人強,於是經常把得意之事掛在嘴上,逢人說自己怎樣怎樣能幹,怎樣怎樣富有,上司怎樣器重,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甚至沒有顧及當時的聽者是不是一個正處於人生低穀的人。你以為自己的成功能換來別人的敬佩與欣賞,事實上,在別人看來,你這麼做是在嘲笑對方的無能,讓對方有一種被比下去的感覺,此時他對你不是敬佩與欣賞,而是憤怒與嫉妒。
與人交往,要記住,不要在失意的人麵前炫耀你的得意之事!因為你的得意襯托出別人的倒黴,特別是失意的人,你在他麵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他會更惱火,甚至討厭你。如果你不想失去朋友,就要時刻注意把得意放在心裏,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會把它當作炫耀的資本。
社交講堂
不要總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好運,自恃才高而目空一切的人令人討厭,而那些因身居高位、大權在握而自傲的人更是令人討厭。不要動不動就擺出一副“偉人”的架勢,以免令人作嘔;也不要因為有人羨慕你而不可一世。你越是挖空心思地想得到別人的崇拜,你就越不能得到它。想得到他人的崇拜,得看你值不值得別人尊重。你想靠巧取豪奪是不成的,尊重難以強求,必須得之無愧,且得耐心等待才行。重要的職位要求你具備相當的威儀與得體的禮儀風采與之相配。你隻需要具備你的職位要求你具備的東西,和你用以完成職責的東西,此外不必多求。不要竭澤而漁、不留餘地,應該順勢而為。一心想在他人麵前表現出竭力苦幹的人,反而給人一種不勝其任的感覺。如果你想獲得成功,要憑借自己的天賦,而不是憑借華而不實的外表。即便是一個國王,他之所以受人尊敬,也應該是由於他本人當之無愧,而不是因為他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堂而皇之的排場。
任何人潛意識深處都是爭強好勝的,自負正是人的本性之一。那麼,你的不恰當的炫耀往往會刺傷別人。不論你的目標為何,如果你想追求成功,謙虛都是必要的特質。
不要在同事、朋友麵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因為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把自己的成就說出來,這比聽別人吹噓更令他們興奮。所以,當你有時間與同事閑聊的時候,你不妨讓對方滔滔不絕地把他們的得意之處炫耀出來,與其分享,久而久之,你的同事們就都成了你的好朋友。
每個人都非常重視自己,喜歡談論自己,都希望別人重視自己,關心自己,如果你在和他們交往時,表現出一種謙虛的精神,讓他談出自己的得意之處,或由你去說出他的得意之處,他肯定會對你有好感,肯定會與你成為好朋友的。
再有,把表現的機會讓給朋友,自己少表現點,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誇誇其談自己的優越,而把別人貶低的一無是處。當朋友表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時,你應該真誠地對其讚賞和表揚,而不是在朋友麵前故意“壓他一頭”。這樣做不但令朋友感到受尊重,還會為你給他臉上增光添彩而更加高興。
去梯言——
人一得意,就感覺自己站在了人生的高處,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這是狂妄的表現。真正的高處在你的腳下,不在你的嘴上。智者會盡量保持甘居人下的謙遜姿態,結果反而受到大家的景仰,被人們舉得高高的。
情景故事
小飛和小鵬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但最近因為一點小矛盾,使兩人互相慪氣,互不理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快到放假了,大家都急著趕回家,為了使回家的旅途舒服一點,小飛想買張臥鋪票,擺脫坐硬座之苦。可是來自車站的信息說,近期內火車票十分緊張,硬座都要提前預定,別說是臥鋪了。正在小飛一籌莫展之際,小鵬忽然想起他的一個親戚新調入鐵路部門工作,對於車票這類問題應該能得到“優惠政策”。於是,小鵬信誓旦旦地對小飛說:“不用愁,我有一個親戚在鐵路上班,你的票包在我身上,保證到時候讓你舒舒服服回家。”“真的嗎?你保證能搞到票,要臥鋪票?”小飛驚喜又懷疑。“沒問題。你等著拿票吧!”小鵬再次胸有成竹,仿佛自己就是鐵路局長。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了,車票沒信;半個月過去了,還是沒動靜。小飛忍不住著急地問小鵬:“車票弄到了嗎?不行就別……”“再看看,我再問問。”小鵬紅著臉也開始不安起來。結果,小鵬得知,他的親戚剛上崗不久,對車票的事根本無能為力,立刻傻了眼。這可怎麼跟小飛交代呀!
問題分析
社交的一個重要忠告是:不要輕易承諾,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錯誤。
因為當對方沒有得到你的承諾時,他並不心存希望,更不會滿懷信心地等待。而如果你一旦許下諾言,等於說是在對方的心裏播種下希望的種子,此時,他可能對外界其他的幫助或誘惑全部拒絕,而專心等待你的諾言的兌現。假如你不能實現你的諾言,對方的希望必然落空,已經製訂好的計劃也將不複存在,更不可挽回的是延誤了對方尋求其他外援的時機。
而對於你來說,你的信譽將大大損失。別人會因你不能信守承諾而不再信任你,也不願意同你相處、共事。因此,你如果對別人許下諾言,就必須兌現;如果你辦不到或者不願意辦,那麼就不要輕易向別人許諾。
社交講堂
一般來講,承諾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覺的承諾,明確地答複人家,應允其請求之事;另一種是不自覺的承諾,就是自己本來並未應允,但在別人看來,你已應允了。其實,在應酬中輕易承諾很容易造成被動的局麵。例如,一個朋友托你辦一件事,而這件事在你看來可辦可不辦,或介乎兩者之間,你可應允一定為其辦理,這叫自覺承諾;你也可能會說“讓我想一想”,這叫不自覺承諾。在人家看來,你也承諾了。
有時候,我們會在無意中,由於用詞或說話的口氣不同,使人們對你要表達的意思產生曲解。我們常常在應酬中聽到某位朋友說,某某分明答應為我辦一件事,可是他卻食言了。仔細地想一想那位朋友的話,雖然某某曾經答應過他,但那很可能隻是表麵上的應付,或者是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辦到。其實,恐怕連那位朋友也心知肚明,他所請托之事有些強人所難。但是他會責備自己而不責備別人嗎?如不細想,即使我聽了,也會覺得某某不對,因為到了這地步,誰還會顧及當初某某自覺或不自覺地應允朋友時的為難境地呢!有人不禁會問:“在朋友麵前,對朋友提出的請求非應允不可,而實際上這種要求根本就辦不到,那時自己該怎麼辦?”
要使自己避免成為言而無信的“偽君子”,你在給人承諾時要注意,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承諾方法。比如,你對事情的成功把握不大,可采取彈性承諾,使用“我盡力而為”、“盡可能”等有伸縮餘地的字眼。如果是需要較長時間才可見結果的事,你可采取延緩性承諾,即把實現諾言的時間說長一點,給自己留有為實現諾言創造條件的餘地。對於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可采取隱含性承諾,如涉及有關國家政策、條例規定等事情,可在承諾中帶有一定的限製性條件。比如有朋友托你辦理家屬落戶問題,你可以說:“如果以後公安部門辦理戶口,你的條件又符合相關政策,我一定幫忙。”
兌現承諾是一個人講信用的主要表現。生活中有不少人因把握不了承諾的分寸,輕率地承諾,盲目地對別人發誓,結果食了言。也許你因力不從心而沒有辦成事,也許因中途有變行而未果,但這些都不能作為食言的借口,因為這樣的結果已經為你的信譽打了折扣。
總之,為人處世要講究言而有信。承諾之前要先充分地估計自身的客觀條件和能力,盡可能不輕易許沒有把握的承諾。
去梯言——
當你要應承別人辦某件事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即使能辦到的事,很有把握成功的事,也不要立即作出承諾。
情景故事
一老一小兩個相依為命的瞎子,每日裏靠彈琴賣藝維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終於支撐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將離開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頭,緊緊拉著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說:“孩子,我這裏有個秘方,這個秘方可以使你重見光明。我把它藏在琴裏麵了,但你千萬記住,你必須在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才能把它取出來;否則,你是不會看見光明的。”小瞎子流著眼淚答應了師父,老瞎子含笑離去。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用心記著師父的遺囑,不停地彈啊彈,將一根根彈斷的琴弦收藏著,銘記在心。當他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當年那個弱不禁風的少年已到垂暮之年,變成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雙手顫抖著,慢慢地打開琴盒,取出秘方。然而,別人告訴他,那隻是一張白紙,上麵什麼都沒有。淚水滴落在紙上,但他笑了。就在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師父的用心,雖然是一張白紙,但卻是一個沒有寫字的秘方,一個難以竊取的秘方。隻有他,從小到老彈斷一千根琴弦後,才能領悟這無字秘方的真諦。
問題分析
說謊是不好的行為,人們也最討厭說謊的人,因為沒有比受愚弄、被欺騙更讓人氣憤的了。然而,有些謊言是善意的。麵對善意的謊言,你不應該動怒,應該認真思考並體會謊言背後的善意。如果你真正領悟了謊言背後的真正用意,你也許會會心一笑,而忘了它是個謊言。
善意的謊言是不帶有欺騙性質的。有人可能想對你表達某種含義,但由於種種原因而不便直接傳達,就會用這種“說謊”的方式向你透露。也許你乍聽這種謊言時不太相信,甚至會生氣,但當你明白這隻是對方跟你開的一個謊言玩笑時,你就會領悟對方的“別有用心”了。
社交講堂
說善意謊言的人並不代表一定愛說謊。他隻是想通過這一手段讓你明白這麼做的用意,讓你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如果你一味地對謊言本身刨根問底,跟對方爭執,甚至將對方看作是不誠實的人,那就真是“冤枉”了對方。
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適度地扯一些小謊的時候,謊言即變為理解、尊重和寬容。善意的謊言是生活的希望,是沙漠中的綠洲。善意的謊言具有神奇的力量,鼓舞你一次再一次地做著進步的努力,為了心中的夢想絕不輕言放棄。因為未來的道路完全被歡樂的心情照亮,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當然,做人不能失掉誠信的原則。與人交往,誠信為先。但善意的謊言與誠信為本是不相衝突的。誠實是一個人走向人生頂峰時所自然呈現的坦誠,是一種堅韌的力量。在誠信那裏,一切謊言都變得毫不重要,甚至可憎。真誠是做人之本,人與人的交往不能違背了真誠。
然而,人為了能獲得別人的理解,更好地生存,需要製造一些善意的謊言。麵對這樣的謊言,我們應該感激它背後的善意,而對謊言本身不可太較真。
其實,善意的謊言根本就無礙於誠信,不要再認為善意的謊言會礙於誠信的問題了,因為隻要你心中想著是為了他人,那麼善意的謊言就是珍貴的,它既不會造成信任危機,也不會玷汙文明,更不會扭曲人性。
有時,人們為了應一時之需而不得不“說謊”。對於此,我們隻需接受說謊者的心意就足夠了,而不必對謊言信以為真,更不能憑著謊言而做出荒唐的事。
學會說善意的謊言是一種社交的智慧,每個人對待它的態度應是:不必為謊言本身較真,眼裏隻看見了“謊”的一麵,而應該多想想它“善”的深層含義。因為善意的謊言是出於善良的動機才產生的。
善意的謊言是人生的滋養品,也是信念的源動力。它讓人從心裏燃起希望之火,確信世界上有愛、有信任、有感動,因而找到更多笑對生活的理由。善意的謊言,是賦予人性的靈性,體現著情感的細膩和思想的成熟,促使人堅強執著,不由自主地去努力去爭取,最後戰勝脆弱,絕處逢生。在生活中,經常能碰到一些善意而美麗的謊言,這些謊言構成了人生的另一種風景。它豐富了人們生活的情趣,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為和諧,生活更愉快和美滿。
去梯言——
人人都討厭說謊的行為,不喜歡說謊話的人,但麵對善意的謊言,應把重心放在“善意”上,而不必追究它原來隻是個“謊”。
情景故事
小欣和好朋友小容一起去看望多年不見的中學老師。這位老師已年過半百,在為人方麵依然保持著在學校任教時的嚴謹作風,他看不慣如今“新生代”的學子們那種個性張揚的勁頭,對時尚的蓬蓬頭、迷你裙簡直達到了“痛恨”的地步,在他看來這簡直“不成體統”。可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小欣和小容,在穿著打扮上怎能肯保留學生時代的“古樸風”,早就隨著時尚的潮流步入了“新新一族”的行列了。小欣看著自己的前衛裝束,覺得有些不妥,就對小容說:“我們還是換一身打扮吧,這個樣子肯定會把老師嚇壞。再說,還有別的同學在場,我們不要太突出。”說完,脫下前衛服,換上職業裝。可小容不聽,反而振振有詞:“在學校裏穿學生裝,如今走出校門,穿什麼樣的衣服難道還要聽老師的嗎?”“老師不喜歡這個樣子,你不要太個性了。”“那是老師落伍了,應該讓他看看新時代的新青年麵貌。”“你到底換不換?”“不換。”小欣見說服不動小容,隻好聽之任之了。
問題分析
人都有一種相同的心理,喜歡聽表揚,不願聽批評的話。有的人一聽到批評,就麵紅耳赤,忐忑不安;有的人暴跳如雷,惱羞成怒;有的人咬牙切齒,仇恨滿懷;有的人虛心接受,就是不改;有的人表麵接受,心裏怨恨,尋釁回擊,這種負麵回應批評的態度,是極不明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