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與做官
做人講人品,做官講官德。做為一個人,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而我所說的做人與做官,主要是指官的為人與為官,指的是掌有一定權力負有一定責任的公務人員。按照這種界定,做人與做官--當然是指一名幹部的個人的綜合素質。
懇定的說,做好官,必須首先做好人,沒有一流的人品作根底,“官升脾氣長”,就不會做好官,從政就容易栽跟頭。我們都聽說了原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的一些“軼事”:據說他有這樣一個習慣,每次在酒席上向別人敬酒,被敬的人必須站起身卑恭卑敬的;否則,就會惹的他老大不高興的。一位軍轉幹部不知這個“規矩”,在李局長敬酒時,竟然“不知天高地厚”的坐著不動,惹得這位“稅務大吏”大為惱火,隨即給有關領導打電話要求撤去那位軍轉幹部某局副局長的職位……此情此景,使人不由聯想到戲劇中、影視劇裏王公貴候一怒殺人的場麵。
必盡,這是一個法製社會、一個民主社會,而不是封建專製社會。李真的飛揚跋扈隻是給自己的倒行逆駛添上了一筆墨跡。
又應了老百姓的一句話:“人狂沒好事,狗狂挨磚塊”。而立之即,李真卻斷送了自己的卿卿小命。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隻要從他的本質裏思索該如何努力去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就是毛澤東所稱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即便這個人的官做得大不到哪裏,但他那自我道德完善的人格力量卻會感動著人們。
雷鋒隻是一名普通戰士,他大公無私的精神感動著一代又一代青年;焦裕祿隻是一個貧困縣的縣委書記,他鞠躬盡瘁的精神感動著億萬普通百姓;梁雨潤也隻是新時期的一名紀檢幹部,他以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精神成為200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然而,少數領導幹部,甚至受黨教育多年、培養多年的中、高級領導幹部,在做人這個根本上出了問題,沒有處理好做人與做官的關係,缺乏高尚的人格品行修養,盡管他們也一再喊著要做“極品公仆”,可一邊卻以弄虛作假,虛報政績,熱衷於形式主義,為了麵子工程形象工程而不惜勞民傷財;或者沉湎於聲色犬馬、陷圍於討好奉承之中;亦或置自己七大姑八大姨於要職肥缺之上;再者,把這個項目那個工程都兜攬了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終究,人沒做好,連官也給“砸了”。
可見,做官首先要學會做人。做人要有一些共性的基本準則和基本要求,如不仁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不法之事不想等等、等等;惟此,才能做一個好人、一個好官。
寫給明天的日記
堅信自己
我在執行公務中,被砍傷左手而住院。剛出醫院,我就被一種不解所困惑。周圍一些人為我的行動總持異樣的看法:
“你因公光榮負傷,該立功了吧。”
“你怎麼那樣傻呢?管他幹嘛!”……聽著這許多涼絲絲、酸溜溜的話,我的心怪不是滋味的。
真的是自己錯了嗎?意念中剛剛滋生這疑問,又即刻被否定了。生活中,人們都渴望正義,但假若麵對邪惡,都視而不見,都怕流血,都……也許那時才會後悔,才知道“傻子”精神的可貴。
對風涼話,姑且把它們當成生活中的調味品,這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淡化那些漠然、譏諷、戲謔,堅信自己!
呼喚正義
其實,我倒並不是為了尋求所有的人對我的理解、同情,我也深知那是不可能的。
那天,我麵對凶殘和菜刀,從追捕到負傷的無容過多思索的過程,以及出院這幾天所遇到那些異樣的目光,我始終沒有產生過一絲後悔的念頭,沒有叫苦叫屈。
我隻是痛心:當我捂著滴血的傷口仍在追逐凶犯時,一些旁觀者熟視無睹,紛紛躲閃;一些幹部低頭閉眼,惟恐“引火燒身”;甚至還有數個頭戴“大蓋帽”的執法者頭縮在了“法殼”下麵,在鮮血和陽光下褻瀆法律……
我生存的小環境似乎正被一種極不正常的風氣所感染。
直麵人生
人生,正如有人所說的:“我失意,閑人笑;我得意,笑閑人。”隻要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不必去計較所謂的事非曲直。隻要是正確的,自己就理直氣壯地去做。“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不能讓別人的態度去左右自己。
記著魯訊先生的一句話:“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明天,還會美好。
(原刊《青少年日記》1993年1期)
由一句戲詞說起
一出戲劇中有句台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它之所以能膾炙人口,正是因為它反映了廣大老百姓的意願;同時,也時時刻刻的給為“官”者提著一個“醒”!
據記載,明崇禎年間,有個縣令曾訓戒兒子說:“為官之道,立心最重要,到不能兩全齊美時,寧願丟官,也不能負心!”
古人尚且如此把為官之道首先看做為人之道;相比之下,我們現今的一些幹部便有些自行慚愧了。他們為官,並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為官一任,撈取一方”。還有的官處理事情不是論公而道,而隻是一味的抱著一種“你有理不如他有禮”的審視原則、處世態度……所有這些,都敗壞了我們黨在群眾中的聲譽。
古語說得好,“廉者常樂無求,貧者常虞不足。”請為官者們都能夠經常捫心自問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個無所奢求因而常常快樂的廉潔自律者呢?還是個由於私欲得不到滿足而終日憂心忡忡的貪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