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意象對話”,是指心理醫生通過引導受訪者做出想象,了解受訪者的潛意識心理衝突,對其潛意識的意象進行修改,從而達到治療效果。通常對話伊始,心理醫生會先設定好一個意象,並引導受訪者進入想象,稱之為“起始意象”。而崔教授這次為駱辛設定的起始意象,是一個“坑”。“坑”在意象對話中,是麵臨問題的象征,它可以幫助展示受訪者眼下所麵臨的問題。

崔教授先開始做引導道:“請想象你走出我們的對話室,看到外麵是一條你從未走過的路,你沿著這條路往前走,會看到一個土坑。告訴我你看到的坑是什麼樣子的?”

駱辛沉默半晌道:“坑很深,很大,裏麵有很多水,像一條小河。”

“河水是什麼樣子的?”

“泥沙混在裏麵,非常渾濁。”

“河水裏有什麼生物嗎?”

“隱約能看到有幾條小魚在遊,對了,還有一條蛇,腦袋露在水麵上,看著有些瘮人。”

“還有別的嗎?”

“還有人和動物。”

“能具體描述一下嗎?”

“有一個長髯老者,一個滿臉慈祥的老婆婆,還有一匹馬,一隻棕熊,一隻綿羊。”

“他們都在做什麼?”

“他們……他們……都死了,屍體漂浮在河麵上。”

“你看著他們是什麼感受?”

“有點難過,有點心慌,但又有點莫名的親切感。”

“不管怎樣,他們不能總這麼漂著,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給他們個好的歸宿?”

“我想不出有什麼辦法,而且我有點舍不得,好像也隻有在這條河裏麵能看到他們,別的地方都看不到。”

“我可以借給你一條船,可以把他們裝到船上,送到他們應該去的地方,你願意嗎?”

“行吧,我願意。”

意象對話,區別於其他心理治療方式的地方,在於心理師不會公開向患者解釋對話的含義,而是通過潛意識裏的糾正和幹擾,來對病患的精神世界進行疏導和治療。當然,心理師自己必須解讀對話中出現的象征意義,就如駱辛口中的“深坑”和“渾濁的河水”,象征著他內心深處正遭受著某種困擾的折磨,而“魚”通常象征人的直覺,“蛇”則有陰暗、邪惡和智慧的象征。綜合起來分析:駱辛內心深處的困擾,是來自一種自我不敢麵對的直覺,這種直覺對他來說是異常黑暗和恐怖的,致使他本能地想將之遺忘,甚至假裝從未發生過,但其實一直掩藏在他的心底。

至於“長髯老者”“慈祥的老婆婆”“馬”“棕熊”“綿羊”,則分別對應駱辛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以及性格溫婉的寧雪。然而,現實情況是這幾個人都已經死了,隻有在夢裏駱辛才得以與他們相見,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困擾他的噩夢,駱辛內心深處是有一些渴望的,但是麵對陰陽相隔的親人們,他又會感到悲傷難過,當然,更加會感到一些惶恐。這令他忍不住想要逃離,想要從夢境中掙脫出來。這兩種矛盾情緒的衝突,隨著噩夢的出現反複上演,便越發讓駱辛感到焦慮。而崔教授提出借給他的那條“船”,象征的是一條“靈魂擺渡船”,在古希臘神話中,死神的使者便是用這條船將靈魂擺渡過冥河,從而讓亡魂轉世投胎的。崔教授希望通過這樣一種象征,讓駱辛心裏能夠得到些許的安慰,從而擺脫精神上的負擔,完完全全接受親人們已經離他而去的事實,這也是噩夢的根源所在。

總結以上意象,進一步深入解讀:“熊”在人們心目中代表笨拙,但是又特別有力量,特別有安全感,這大概就是母親在駱辛心目中的形象,是非常正麵的。反之,父親的形象在駱辛的意象中則很消極,甚至有一些排斥。在意象對話中,能夠象征父親的物種有很多,比如獅子或者狗,尤其是狗,是忠誠和與邪惡勢力做鬥爭的象征,但駱辛卻偏偏選擇了“馬”。在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研究中,發現對母親有過度依戀情結的孩子,往往會把馬看作父親的象征,其中多多少少有些對立的意味。由此,崔教授敏銳地察覺到,雖然表麵上駱辛一再表示他絕不相信父親是殺害母親的凶手,但在他的潛意識裏卻對父親保持著一份審視和懷疑,那這會不會便是他深藏在心底,不敢正視的那一份直覺呢?

一個小時的心理輔導很快過去,按照以往的習慣,駱辛會留在學校吃午飯,順便也陪學弟學妹玩耍一會兒,因為隻有麵對那些內心單純的孩子時,他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放鬆和安全感。但是眼下,當他從意象對話室裏走出來時,便看到葉小秋握著手機一臉焦急地迎上前來,很顯然,又有案子找上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