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借貸(1 / 2)

本站公告

修仙與修魔,相同之處在於“門”。

“門”的本質是交換,“門”提供的是力量,仙魔神鬼的力量。

而根據所侍奉神魔的不同,你需要用來交換的東西也不同。

對修仙修神者來說,提供的往往是好的東西,正麵的東西。

堅定的心境、不屈的信念、度人、拯救、榮耀、犧牲等等,以上種種,都可以換取仙神的力量,統稱為“恩典”。

而對修魔修妖者來說,就完全相反了。

他們必須提供的是,殺戮、忌恨、憤怒、陰謀、陷害、**如是種種。

統稱為“代價”。

當然,一個人可能很偉大、很高尚,或者很陰暗、很卑鄙,但他不一定能運用神魔的力量。

因為他缺少必要的渠道,這個渠道,就是“門”。

成為某位“仙”、“神”或者“魔”的侍者,你將會得到你侍奉的仙神特有的印記,這印記,是你同神魔的契約,就叫做“門”。

這是一種通道:你通過門,付出自己的“恩典”或“代價”,彼方的仙神,根據你付出代價的多少,來給予你相應的力量。

恩典和代價越是多,你所獲得的神魔的力量越是強大。

但,這種交換都遵循著兩個個定律:

第一:唯一定律,一個人,隻能侍奉一個神魔,所得到的力量,也隻有該神魔賜予的力量。

比如鏡天的師傅紫炎道人,侍奉祝融大仙,那麼他能運用的力量,就主要是火道方麵的力量。

當然神魔本身,也是有等級之分的,越是強大的神魔,侍者的力量自然也就更強大

第二:盈餘不滅定律。

無論如何,從“門”的角度來看,你所付出的,都要小於你所得到的。

就像你去商店買東西,東西的賣價不會小於成本一樣。

其實“門”很類似於一個商店,神魔是賣家,侍奉者是賣家。

賣家付出的,和神魔提供的差值,成為神魔的盈餘。

表麵上看,神魔借用了自己的力量給你,可實質上,你交換得越多,相應神魔得到盈餘也越多,他的本金,也就是他的力量就更強大。

“門”究竟是什麼,沒人說得清。廣義的“門”包羅萬千,門大到了極處,有小到了極處。

據說世界上任何一種變化的產生,哪怕是比一粒塵埃還小一萬倍的變化,也會相應地,有一個小小的“門”出現,然後轉瞬即逝。

而往大了說,神魔本身,據說也通過各自的“門”,向這整個世界的本源,做著交易。

這世界的本源,或許也是一個“門”。

如此看來,無論修仙修魔,本質上都是完全一樣的,無論說“交換”也好,“交易”也罷,就是一場買賣了。

但修仙修魔,除了付出的東西不同,又有一個修煉上的不同。

如果還是拿買賣做比喻,購買時,修仙者必須全額付款,而修魔者,可以借貸。

比如一個修仙者,想成為某位大仙的侍者,必須安心修煉,仙術上達到某個水平,恩典上又達到一個水準,才能成為大仙侍者,擁有“門”。條件差一點,也是不行的。

擁有“門”以後,必須接著不斷修煉仙術,提高恩典,達到條件,才能借用更多的力量,中間不能有一點通融的地方。

修魔則不同,條件不夠成“門”?沒關係,魔王可以先和你簽上契約,“門”的代價以後再慢慢滿足就好。

力量不夠使出更強的招式?沒關係,魔王可以先把力量借給你,力量的代價以後慢慢再付就好。

所以同等級的修仙者與修魔者拚死搏鬥,往往修仙者是打不過修魔者的。

因為逼到極處,修魔者完全可以向魔王借貸力量,立刻壓過修仙者。

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很棒?話說,你聽過一種東西,叫高利貸麼?

魔王的借貸,就是高利貸。

想借用自己未來才能擁有的力量?你付出的代價遠遠高於你得到的,有時甚至比你正常得到高三四倍。

但當你此時此刻,無論如何都需要那樣的力量的時候,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你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比如此時此刻的葉歡。

“我願以我右臂,貸魔侍之力三日。”葉歡跪伏在地,向著古老的大門說。

修仙修魔,根據力量大小的不同,從低到高依次分為:

浪者、侍、衛、將、帥、尊代言。

沒成“門”之前,統稱為: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