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遙望浩瀚星河,回首千年中華時,可能會產生穿越回去的衝動。那麼,穿越回古代哪個朝代會更幸福呢?

無論在古代哪個朝代,王侯將相永遠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是特權階層。普通民眾則有時歡喜,有時憂愁。作為普通民眾,考慮的多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影響日常生活的因素是多方麵的,主要有以下四點:社會穩定程度、經濟發展狀況、政治文明水準與文化繁榮程度。

最不幸的朝代,連人的基本生存都無法保障。秦、三國兩晉南北朝與五代中的大部分時期就屬於這樣的朝代。戰爭連年,老百姓沒有安穩的日子過。今天被征兵,明天就可能戰死沙場,活命都是難題。我們讀《三國誌》,感覺那個時代英雄輩出,卻較少想到在其背後是政治上的大混亂。並非時勢造英雄,而是亂世造英雄。仔細想想,如果是和平安定的時代,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哪裏需要英雄挺身而出呢?越是亂世,越是出英雄——也並非都是英雄,大部分乃是梟雄。

混亂的時代,社會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影響,老百姓可支配的錢財物資因戰爭被國家竭澤而漁。《漢書·食貨誌》記載秦朝“內興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賦”,所謂“泰半之賦”就是指國家要征收百姓約三分之二的田產。即使你沒死於戰爭,也不過是國家收稅時的“備用金”而已。這些時代的政治秩序混亂,靠的都是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然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在文化上是自由的。這種自由主要源於朝廷對國家管控能力的下降。

比上述幾個混亂時代稍好一點的是元明清,君主專製社會的巔峰時代。文化上很壓抑,但社會穩定,經濟也能發展,老百姓雖不自由,但至少活下去沒多大問題。有的朋友會認為元朝有四等人製度,清朝又有“留發不留頭”的政策,明朝會比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好不少。其實,這種好與不好在基層社會中的體現並沒有那麼明顯。元明清三朝的區別,僅在於權貴的民族屬性不同。同樣都是奴仆,換個主子難道就幸福了嗎?

漢朝與隋唐時代,中華文明開放自信,八方來賀,萬國來朝,奠定了中華文化圈的基礎。這幾個朝代的經濟也相當富庶,特別是隋唐的盛世時期。例如杜甫回憶中的開元盛世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時代。然而,如果你要穿越回漢朝的武帝時代則需要慎重,那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時代。不要期待自己上了戰場就會成為拓土開疆的萬戶侯,“白骨亂蓬蒿”的下場可能性更大。

這裏特別說一下宋朝。宋朝統治者是頗具人情味的,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立下祖訓“不得殺士大夫”。另外,宋朝城市發達,還有夜市。要知道在唐朝之前,晚上是不能隨便出門上街的。宋朝還有娛樂場所“瓦子”。史學家陳寅恪就講過華夏文化“造極於趙宋之世”。如果真的能穿越回古代,我一定選擇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