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將《暗香》當成一篇小散文來品:
不知有多少次,月下梅邊,吹笛賞花。到忘情處,愛梅心切,寒風中相攜采梅。可是,雲英開落的村莊,清澈流過的河水,春天長大的小樹,秋天飛過的大鳥,彼時同一顏色的月、雪、梅、人……它們與人世麵無表情地擦身而過,連手都不曾揮動一下,而萬水千山曆遍,才知道,生命無非回憶。
此刻江南水鄉正是清寒季節,他很想折梅送給遠方的心上人,卻無處相寄——她也許嫁了,也許已如花隕落。但他始終記得,當年西湖邊千萬朵盛開的梅花,映著湖上寒碧。
他以花期暗比與心上人相聚的短暫,卻又隱隱期待著能再次相見——隻隔著一朵梅花的距離,卻已是相見無期……
液態的詩,是可以裝進各自的心靈的,隨心賦形。這樣的記敘,讓人想起各自最初甜美的生命,沒有傷老病死,也沒有世間汙濁。那是最純真靜美的心事,由一個詞人幫我們道出。
就這樣,我們以詩歌的形式相見,你在上句,我在下句,我們共飲了一闋詞。
想來千年萬年,人的感受並沒有什麼不同。無論國籍、身份、職業如何,每個讀薑夔的人心裏都有一段香,有著或有過醉酒似的好年華,而不再相見——我們可能遇見紅塵中的一切,也不會再遇見他了,而那個人,永遠是青春年少,雙髻墜,小眉彎,有著清澈明媚的笑臉。
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踏莎行·燕燕輕盈》
詞人小傳
薑夔(約1155—1221),南宋詞人、音樂家。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屬江西)人。
少年孤貧。十四歲時父親於任上亡故,薑夔依靠姐姐在漢川縣山陽村度日,直到成年。青年時北遊淮楚,南曆瀟湘,後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早有文名,受楊萬裏、範成大等人推賞。範成大認為薑夔高雅脫俗,翰墨人品酷肖魏晉人物。薑夔以清客身份與張鎡等名公巨卿往來。名流士大夫爭相與之結交,朱熹對他青眼相加,佩服他深通禮樂,辛棄疾曾與他互相酬唱。後認識詩人蕭德藻,情趣相投,兩人結為忘年之交。因賞識薑夔才華,蕭德藻將侄女許配給他。
雖然才華出眾,但薑夔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在合肥曾遇到深愛的戀人,也因際遇艱難,無奈分手,隻能為之寫下大量詞作,在文字裏一再相遇。
薑夔為人瀟灑不羈,耿介清高,以陸龜蒙自許。工詩詞,通音律,善書法,對詞的造詣尤其精到。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令人低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