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精簡冗餘的設計元素、規範化的按鈕、簡潔的配色方案以及更為直觀的排版方式,最終呈現出的UI設計讓人耳目一新,
與市場上大多數平台那種依賴擬物風格(仿真效果)的設計不同,
蕭逸提倡的扁平化風格更加現代化、簡潔,並且符合移動互聯網的流行趨勢。
這樣的設計方式不僅減少了不必要的視覺負擔,還提高了界麵的可操作性,確保用戶在任何設備上都能夠得到流暢的使用體驗。
隨著“餓了嗎”的Logo設計、UI界麵改造等細節逐步完成,
蕭逸開始更為深入地討論這個平台的戰略方向。
蕭逸看來,真正能夠讓“餓了嗎”成功的,還是市場戰略和內部執行的精準配合。
現在,他們不僅要打破小範圍內的瓶頸,還需要打造更廣闊的市場覆蓋麵。
在這次戰略討論中,蕭逸明確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我們要從點到麵,從高校市場入手,逐步擴大到滬市,甚至整個上海市的市場,全方位發展。”
“首先,高校市場是我們最好的切入點。”
蕭逸一邊說,一邊在白板上勾畫出市場擴展的藍圖:
“在高校裏,學生群體龐大,外賣的需求每天都有高峰,正是一個非常適合做流量聚集的地方。”
“通過集中資源,打通高校的線上配送,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足夠的用戶量,同時我們還可以在這些學校內推廣我們的團購服務,進一步加強品牌的滲透力。”
“而從高校市場向外擴展,則是餓了嗎長期戰略的一部分。”
蕭逸繼續說:“一旦我們掌握了足夠多的用戶和流量,接下來就可以向滬市的其他商圈擴展。通過各大餐飲商家的參與,不僅僅是為學生提供服務,整個城市的外賣需求也可以涵蓋進來,形成一個閉環。”
但是,康家似乎有些疑慮,他皺了皺眉:
“蕭神,為什麼不直接借助美柚的流量,來為餓了嗎引爆市場呢?你有美柚的巨大流量支持,直接推一波,應該能很快占領市場吧?”
蕭逸聽了康家的問題後,微微一笑:
“美柚的流量確實非常可觀,但我始終認為,基礎打得越牢,未來的發展越穩,美柚能為我們提供強大的平台支持,但如果一開始就依賴流量的灌注,帶來的結果並不一定是好的。”
“你們要知道,外賣平台的市場競爭不僅僅是流量,更多的是用戶粘性、服務質量和配送效率。”
“如果我們沒有打好基礎,單純依賴流量拉升,可能會因為服務跟不上、平台崩潰、配送延遲等問題,讓用戶體驗受損,反而會敗光我們的信譽,消耗客戶的耐心。”
康家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似乎已經理解了蕭逸的意思,點了點頭。
康家和張浩旭兩人聽完蕭逸的解釋後,
終於徹底明白了蕭逸的戰略思路。他們紛紛表示讚同,並感謝蕭逸給了他們這麼清晰的方向。
接下來的幾天,蕭逸便開始了新的工作部署。
他不僅在理論上為“餓了嗎”定下了戰略方向,還在實際操作上做出了調整,
蕭逸派出了幾名技術人員,直接前往滬市,輔佐張浩旭和康家進行本地化的工作調研,並且協助他們在滬市進行外賣業務的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