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葉敏想的就是讓孟城轉業或者調職,但後來他們聊的時候,孟城說調職有風險。
他們都是江城人,轉業是肯定會安置到江城的,什麼單位不好說,但肯定不會比在邊境不對更危險。
調職則不然,誰都想過安穩生活,想調去大城市,可安穩地方的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家裏沒點關係想調過去很難。
孟城雖然是軍校畢業,人脈比一般的普通兵要強一些,但他軍校裏關係好的朋友,大部分級別沒他高,就算有一兩個比他高的,也沒到能一句話把他安排到安慰地方的程度。或許他們家裏有關係,但這關係不可能給孟城用,人情不好欠,誰都會先緊著自己。
所以孟城申請調職,去哪隻能聽天由命,去了安穩地方自然皆大歡喜,但去偏僻危險地方的可能性也不小。
萬一真去了更偏僻危險的地方,他還不能撂挑子提轉業,總得繼續幹幾l年,否則領導看了怎麼想?不得覺得他貪圖享樂吃不了苦?
他不怕吃苦,也不懼危險,可他不想媳婦孩子跟著一起吃苦,也不想讓葉敏再擔驚受怕。
因此,孟城認為與其冒著可能進退維穀的風險申請調職,不如直接申請轉業,至少能保證以後的安穩。
他也不信自己轉業到了新單位,會混不出個人樣。
如果是其他人問孟城轉業原因,他肯定不會直接說自己圖安穩,不想死,會找個更圓滑的理由。
但他剛從軍校畢業,分配到駐地時就在鄭團長手下,當然,他們之間差了幾l個級別。後來上戰場,也是在鄭團長手底下,也算是有了過命的交情。
這些年鄭團長一直很照顧孟城,他不想騙他,所以明知道會挨罵,依然選擇了說實話。
結果他沒猜錯,真挨罵了,但也迎來了峰回路轉。
鄭團長還是惜才,所以罵完孟城後,告訴他現在有個調動去羊城軍區的名額。
孟城說道:“本來這個名額輪不到我,但團長說我最近立了軍功,這次比武成績又很亮眼,可以試著爭取。”
孟城沒提鄭團長說以他的軍功,留在雲省兩年內穩升副團,但去了羊城後,升職這事不再穩當的事。
對他來說,能留在部隊,還能過安穩日子已經很好,至於升職,盡人事聽天命吧。
何況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如果她真的有本事,到羊城照樣能爬上去。如果他爬不上去,就說明他沒那個能耐。
葉敏不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很為孟城感到高興,但高興過後又有點擔心:“如果沒成功怎麼辦?”
“沒成功我就轉業唄。”孟城語氣輕鬆,“反正咱們原本想的就是轉業。”
葉敏豁然開朗:“也對,反正最差也不過是轉業。”
……
和葉敏商量過後,隔天到軍營,孟城就去找鄭團長,提交了轉業申請。
孟城級別不高,但在駐地名氣挺大,尤其在他
接連出了兩次風頭後,連駐地司令員都很看好他。
知道他提交了轉業申請,部隊領導接連找他談話。
在部隊領導麵前,孟城自然不會全說實話,找了相對圓滑的理由。但部隊領導都不傻,就算他不說,也能猜到大概原因。
但沒有人譴責他,看他過去的履曆就知道,他不是真的貪生怕死。因為他現在為了家庭選擇安穩,就否定他駐守邊境多年,無數次出生入死的功勞,才是真的令人寒心。
所以跟他談過後,駐地領導陸續批準了申請。接收單位也沒有出問題,畢竟人才誰都想要,而在相對和平的年代,孟城的履曆不管在哪都很亮眼。
孟城的申請批得挺快,五月底提交的申請,六月底就出了結果。
申請審批下來後,夫妻倆忙碌了起來。
孟城忙的是工作交接,他畢竟是一營之長,手底下管著好幾l百人,工作量不小,所以交接起來也很麻煩。
葉敏則在忙調職的事,孟城要調職去羊城,她肯定也要跟著去,不然夫妻又是兩地分居。
正常來說,醫生調職應該是比較容易的,畢竟這時候醫療資源緊缺,有真本事的醫生到哪都受歡迎。
問題在於孟城去的是省軍區,部隊就駐紮在羊城市郊,軍區醫院大拿多得很,裏麵的醫生不是正規醫科院校畢業,就是家學淵源的老中醫,建國初就拿到了相關執照。
葉敏雖然師從董老,但資曆太淺,又沒上過正規醫科學校,到現在拿的還是赤腳醫生證書。
駐地軍區醫院缺人,才放寬要求讓她行醫,但羊城駐地的軍區醫院人多坑少,以她的資曆想過去當醫生,基本沒可能。
葉敏萬萬沒想到,孟城申請調職到羊城這事看起來最難辦,最後卻辦得順順當當,而她這以為不會出問題的調職,卻卡在了學曆上。
倒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以她的資曆,當不成醫生,調職到羊城軍區醫院當護士還是沒問題的。
但葉敏努力了這麼久,才從護士轉崗成為醫生,實在不甘心繼續去當護士。
束手無策的時候,孟城對葉敏說:“要不我不去羊城了,轉業回江城,江城醫院多,肯定有醫院要你。”
聽他這麼說,葉敏反而下定了決心:“幹嘛要回江城?江城醫院多,羊城肯定也不少,如果我在江城能找到醫院要我,到了羊城肯定也有機會。而且彈幕說了,過幾l年就要恢複高考,實在不行我從現在開始複習,爭取考上醫科大學,到時候看誰還能說我不夠格!”
孟城聽後說道:“也是個辦法,那你是想隨調過去當護士,還是等咱們過去再找工作?”
葉敏沒怎麼猶豫,說道:“先辦隨調吧。”不管怎麼樣,有工作總比沒工作好。
葉敏認了命,都開始琢磨到羊城後要怎麼複習初高中知識了,結果隨調申請還沒重新交上去,事情再次峰回路轉。
雖然軍區醫院落成後,有上百名醫護人員前來支援,姚林一下子從管著十幾l個人的
姚所長,搖身一變成了管著上百人的姚院長,但他對葉敏的印象依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