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雷鋒“同在”軍營41天(3 / 3)

1962年8月17日,在撫順隆重舉行公祭雷鋒同誌大會

這屆軍區團代會影響十分深遠和廣泛。我這個新兵在連隊每天生活、訓練和學習,大家都傳頌著雷鋒的動人事跡和感人話語。那時候,在東北的軍營裏,學雷鋒的氛圍是挺濃挺濃的,正在上進的青年戰士,誰能不被感染和激勵呢?

正當大家熱烈地傳頌著雷鋒的事跡,紛紛表達向雷鋒學習的願望的時候,上麵傳來了一個不祥的消息,說雷鋒因公犧牲了!怎麼會呢?怎麼會呢!這樣一個不祥的消息誰願意相信呀?我們連長說,是雷鋒在指揮倒車時,車子剮了一個木頭樁子,把雷鋒砸倒了,沒搶救過來……

很快,準確的消息來了,那是雷鋒犧牲8天之後,1962年8月23日的《前進報》到連隊了。這張報紙頭版上有一條消息,標題是《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因公負傷光榮犧牲》,同時報道了在撫順舉行的雷鋒同誌公祭大會。消息說:“毛主席的好戰士、某部運輸連汽車班長、中國共產黨黨員、撫順市人大代表雷鋒同誌,於8月15日10時,因公負重傷,經醫生搶救無效,不幸於當日12點05分光榮犧牲。”“8月17日,某部隊、撫順市黨政領導機關和人民群眾代表,懷著沉痛的心情,在撫順市望花區人民委員會大禮堂隆重舉行公祭大會。參加公祭的有軍區工程兵部領導機關的代表、部隊代表、撫順市黨政領導機關以及各群眾團體的代表共430多人。”“……參加公祭的代表中不僅有紅領巾,還有80多歲的老大娘,他們聽說雷鋒同誌犧牲了,感到非常沉痛,紛紛要求參加祭奠。雷鋒同誌雖然犧牲了,但他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光輝形象,仍然活在戰友們和人民群眾的心裏。”這條消息的撰稿者名叫張峻,配發的雷鋒同誌公祭大會的照片也是張峻拍攝的。半個世紀後的2012年,我與張峻相識,並有了創作上的合作。

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我小時候背誦過的著名詩人臧克家詩中的兩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我在我們連隊的黑板報上寫了一首詩,標題就叫《雷鋒活著》:

《雷鋒活著》(《沈陽晚報》1963年2月25日刊載)

雷鋒活著,

活在革命隊伍中——

像火炬一樣亮,

像旗幟一樣紅。

火光裏,

旗幟下,

響著千萬人的腳步聲!

雷鋒活著,

活在戰士心間——

像高山青鬆般崇高,

像大海裏水珠一樣平凡。

革命的人生,

戰鬥的道路,

召喚我們勇往直前!

這首歌頌雷鋒的小詩,後來發表在1963年2月25日《沈陽晚報》(即後來的《沈陽日報》)上,是我熟悉的編輯解明老師編發的。在小詩的上麵,配發了著名雕塑家、魯迅美術學院教師高秀蘭的雕塑作品《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詩的作者署名為“胡世忠”,“宗”字錯標為“忠”,解明老師給我寄樣報時,特別風趣地道歉說:“竟然把熟悉的朋友名字標錯,實在該打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