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日報》書齋版編輯蓋雲飛及時約我寫了篇《偉大戰士》主筆贅述的文章《軍營給了雷鋒成長的空間》,我向讀者介紹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雷鋒從入伍到犧牲共兩年零8個月,他在這段人生黃金時段裏,完成了一個優秀士兵的成長,也完成了平凡而深邃的雷鋒精神的建造,有太多值得人們重溫的故事,有太多值得當今時代的人們記取的有關人生的寶貴提示。
《偉大戰士》從雷鋒特殊入伍寫起,他最應該當兵卻很不容易當上這個兵。他初到軍營就成為先進人物、成為節約標兵。有人問:“為什麼不是全麵的標兵而隻是個節約標兵呢?”因為雷鋒當兵的年代,我國處於三年困難時期,物質極為缺乏,勤儉節約是天大的事。雷鋒出身貧苦,早年喪父喪母,他珍惜一小撮水泥和一顆小小螺絲釘。他幫助戰友,出手相助陌生的大娘、大嫂,助人為樂。他擔任校外輔導員,為成長中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糧,這些孩子後來都成為國家有用之才……
雷鋒是怎樣入黨的?當年討論他入黨時曾遇到過什麼問題?他是怎樣成為撫順市人大代表的?他都是一名共產黨員了,怎麼還去參加沈陽軍區的團代會?……
這本書還原了當年雷鋒犧牲的現場,回答了人們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雷鋒的犧牲給軍隊各級領導帶來多大的壓力?當年雷鋒的副駕駛喬安山怎麼被關了禁閉?又為什麼迅速地解除了禁閉?全中國學雷鋒運動是怎樣興起的?雷鋒因公犧牲最初的報道是誰寫的?怎樣一點點擴展開來,從遼寧傳播到全國?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是怎樣為雷鋒題詞的?這裏麵有怎樣的來龍去脈?最開始都有哪些重要人物寫了歌頌雷鋒的詩?影響最大的詩是哪一首?怎樣一點點發展到全國文藝界各領域都投入其中的?幾十年來,學雷鋒活動中湧現出哪些傑出的人物?他們的簡要事跡是怎樣的?半個世紀以來,學雷鋒活動遇到了怎樣的波折起伏?為什麼它是長盛不衰的?
我要讓孩子們知道這些事。我用稿費買書送給新民市金五台鎮三台子村的留守兒童。這裏有90多個留守兒童,他們學習很刻苦、很用功。這是與我有微信聯係的駐村幹部張立國告訴我的。我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科分社程廣媛副社長溝通後,就想把書快點拿到手,不要耽誤了到金五台鎮這個學校探望留守兒童,給他們贈書。我被任命為“閃亮大使”,就應該為留守兒童做些實事,在精神層麵上給他們撫慰,幫助他們在思想上成長。讀書是重要的活動,而我區別於別人的專長就是寫書。這本《偉大戰士》完全可以幫助認字的孩子知道雷鋒是怎樣一個人,可以學雷鋒、做好人。
2018年10月9日早晨6點,我們一行六人出發前往沈陽市新民市金五台子學校。“閃亮書包”行動,是為留守兒童送溫暖做貢獻,我擔任著這個公益活動的“閃亮大使”,一直參加這個“閃亮”活動。這次是由我提出,用《偉大戰士》的稿費購買圖書,簽贈給這裏的留守兒童。我想在給他們購買書包、文具盒之類的學習用品之外,給他們捐贈《偉大戰士》這樣的精神食糧。
我曾給遼寧大學、勳望小學、興工四校等多所學校講述雷鋒精神,這次給學年不同的留守兒童講雷鋒和雷鋒精神,確實感覺不同。我深入淺出地講了雷鋒精神是什麼,講了我們如何學雷鋒。孩子們聽得很認真。我也與他們互動,給他們提出問題,他們答對了,我就獎勵他們由我編選、由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裝小書《青春美贈言》。
我在講座之後,在給孩子們贈書的扉頁上簽名。學校的老師對我說:“您就在書的扉頁上寫上您的名字就行了,這樣可以節省您的時間。”我說:“不!我一定要寫上每一個孩子的名字,表達我對他們的尊重。”我細問他們每個人的名字,讓他們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白紙上,以防寫錯。前麵的一些同學,我都是用毛筆蘸著墨汁寫的,寫完了蓋章。後來因為時間緊張,孩子們要到另一個雖不遠卻要走一會兒的校區吃飯,我擔心耽誤了他們午餐,就改用簽名用的中性筆簽了,但我始終堅持在書的扉頁上寫上每一個同學的名字。
有的孩子活潑好動,但也都很細心地聽我講課。
金五台子學校領導和金五台子鎮人民政府相關領導也聽了我的課。
在我講課之前,遼寧省老年集郵協會的趙誌春和沈陽網的記者布置了我的個性化集郵展的主要部分。這裏主要是有關雷鋒的部分,有雷鋒班班長們簽名的明信片,有冷寬、陳廣生、喬安山、陳雅娟、孫桂琴等人簽名的明信片。
作為雷鋒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播者,胡世宗經常去學校、機關、街道、企業等宣講雷鋒事跡和雷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