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聖上便說道:“他們一個個混賬玩意都走了,叫朕白發人送黑發人!隻是,雖說他們該死,朕卻是心疼孩子們,一丁點年紀就要被連累!”
慶王有些膩味,不過還是說道:“聖上也是一片慈心!”
雍王在一邊一聲不吭,要是謀逆這種事情都能平
反,那以後還不亂了套了!
好在聖上也算是明白這一點,因此,隻是說道:“那些個孩子也被關了好幾年了,王叔回頭給找個地方,將他們重新安置吧!雖說除了籍,終究還是朕的子孫,就叫他們做個尋常百姓吧!”
慶王隻得答應下來,又道了聲聖上隆恩之類的話。
聖上也算是雨露均沾,之前就說了會恩賞幾個喪父的王府,這回就幹脆砸瓷實了。
寧王府算是倒黴,之前就被除名了,也就活下來兩個女孩子,這回一個被封為郡主,一個被封了縣主。端王府的
庶長子被封了郡王,和嗣端王一樣,成年就可以正式封爵。穎王府原本襲爵的就是庶子,不過襲的就是個郡王爵,這次直接將他給記在了穎王太妃的名下,然後爵位也往上提了一級,以後他就是嗣穎王了。安王太妃也得了恩典,聖上直接許諾,日後會過繼一個皇孫給安王太妃,叫那位皇孫繼承安王府的爵位。至於平王府也沒落下,末兒也被封了個郡王,成年後就能正式襲爵。
這下加害者被赦免,受害者得了補償,在聖上看來,他是一碗水端平了!但實際上,很多人都一言難盡。
穎王府新鮮出爐的嗣穎王如今都十一二歲了,便是記在穎王太妃名下,也不可能真拿穎王太妃做生母。事實上這幾年,雙方就是保持著表麵的客氣而已,要不是之前寧王府的事情,穎王府連表麵上的和諧都做不到。如今這麼一來,那位側太妃明麵上不敢鬧,背地裏頭還不定要怎麼樣呢!安王府光是許諾給過繼一個皇孫,但這個皇孫什麼時候過繼,過繼的是誰。過繼這種事情,一般都隻會選擇嫡子,而不會是庶子,但是各家王府,哪裏還有年幼的嫡子呢?總不能等著現在那一波皇子長大成婚之後,從他們的嫡子裏麵挑一個出來過繼。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從那幾家已經被除了宗籍的皇孫裏頭挑。這就很坑,一個是年紀都不小了,一個說不定對方就是安王府的仇人之後,這互相之間能和諧才叫怪了!
聖上也是聽說穎王太妃和安王太妃前些日子的舉動,想著給這兩個兒媳婦一個恩典。但是他絲毫沒考慮到這兩人本身的感情,自以為給她們一個名義上的兒子,那就萬事大吉!至於之後人家是個什麼反應,他是不會多管的!
不管怎麼說,聖上自以為給了恩典,你就得接著,要不然就是不識抬舉。
後宮那邊,穎王太妃和安王太妃得了旨意,兩人臉色都變幻了一下,好在很快恢複過來,心裏各種不是滋味,還得擺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謝恩。
顧曉就在安王太妃不遠的地方,瞧著安王太妃起來的時候,腿都有些發軟,幾乎站都站不穩了!
妯娌兩個撐著一張笑臉,回到自個的座位上,聽著周圍人不知道真心假意的恭喜,嘴裏還得附和,隻覺心亂如麻。
顧曉與雍王妃瞧著妯娌兩個口不對心的模樣,兩人對視了一眼,都想要歎氣,這算什麼事
啊!
好在這會兒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她們的神情,這會兒都已經興致勃勃進入了娛樂環節。
後宮裏頭如今很是熱鬧,甄貴妃出主意,在宮中搞了個買賣街出來,擺了許多攤子,什麼絲綢、布匹、瓷器、漆器、金銀首飾、圖書典籍之類的,應有盡有,還有茶坊酒肆,飯館小吃之類夾在其中,甚至還有貨郎挑著擔子賣針頭線腦的玩意,叫宮女太監充當攤主,掌櫃、夥計、車夫、攤販甚至是說書的、玩雜耍的,乍一看,跟外頭竟是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