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對顧曉也有些羨慕嫉妒,如今瞧著顧曉簡直變成了妯娌裏頭的大贏家,愈發不願意與顧曉親近,至於雍王妃,那就更別提了,人家家庭圓滿,兒女雙全,隻要湊近了,就能對比出自己的不幸來,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穎王太妃如今幹脆獨來獨往起來。
顧曉也懶得去理會幾個不熟悉妯娌的心理健康狀況,萬壽節前兩天,她還覺得有些新奇,等著到了第三天,她就開始身心俱疲了。
宮裏的娛樂活動的確許多,但是當娛樂變成了工作任務,那就沒意思了!到了後頭幾天,顧曉已經懶得到處走動,除非是集體活動,否則的話直接就是找個僻靜的地方坐一坐,雍王妃倒是沒她那麼自在,顧曉沒了丈夫,就少了許多顧忌,可以躲清靜,雍王妃卻不好這樣,也隻能偶爾抽出點空來,跟顧曉坐一塊喝一杯茶,算是喘口氣。
倒是府
裏幾個孩子,都玩得挺開心。佳婉和佳姝認識了不少堂姐妹,顧曉也給了她們不少錢,小姐妹們在買賣街上閑逛,可是買了不少好看好玩的東西,每天都是滿載而歸,隻叫周氏她們看得都有些膽戰心驚。畢竟,這些東西,那都是錢啊!太妃娘娘一下子給了姐妹倆這麼多錢,是不是要從之後的份例裏頭扣掉?
顧曉還真沒吝嗇到這個地步,因著萬壽節諸多藩國也要跟著進貢,隆安侯作為鴻臚寺卿,專門接待這些藩國使節,竟是將那些骨瓷,不,應該說是玉瓷給先銷出去不少。
中原的瓷器原本在藩國之中便受人追捧,但是以往那些官窯出來的好東西,哪裏輪得到他們,便是民窯裏頭的精品,他們也是買不到的。至於指望聖上的賞賜,嗬嗬,那是要上交的,跟他們這些使節有毛關係!何況,聖上回賜給各個藩國的根本不是瓷器,而是各種綢緞最多加點銀子。
隆安侯隻不過稍微給他們展示了一下玉瓷,表示這是新找到的一種瓷土配方做成的瓷器,因著不能夠保證質量,所以不敢作為官窯進貢,隻能用於民窯外銷,問他們有沒有興趣。
他們當然有興趣啦!這些瓷器輕薄如玉不說,還頗為堅韌,並不像是普通瓷器一樣易碎,上麵的花樣那是要明麗活潑有明麗活潑,要素淡雅致有素淡雅致,要濃豔華貴有濃豔華貴,隻將這幫番邦使節看得目瞪口呆,當下直接就將自己夾帶的諸多特產給抵了價,興高采烈地捧著成套的玉瓷回去了。
這些番邦使節常年往來於兩國之間,最知道本國什麼特產放在中原能賣的上價格。像是高麗的高麗參、高麗紙,安南的犀角象牙,暹羅的香料翠羽,茜香國的翡翠象牙……每每使團過來,除了固定的貢品之外,其他就是這些使節私下夾帶的,橫豎他們這一路上的花銷都有朝廷報銷,所以,便是江南那邊有人肯出價,他們也是不肯賤賣的,隻有到神京,才能賣出最高的利潤來。
這回發現了硬通貨,這些番邦使節直接就私底下跟隆安侯達成了交易,想要常年采購這些玉瓷,隆安侯雖說不是奸商,但是跟著拿捏了一番,最後順利拿下了一大筆訂單,隻要他們以後朝貢的時候,帶上貨物,然後去泉州港那邊交易就行,還省了自己運輸的功夫。
自從顧曉流露出了想要移
民的意思,隆安侯就開始計較起來
。移往各個朝貢國顯然是不方便的,你這麼多人跑過去,人家到時候一狀告到神京來,你怎麼解釋?
所以,隆安侯瞄準的就是南洋那邊相對比較偏僻的一些還沒有跟中原建立朝貢關係的地方,那些地方連國家都沒有,生活的還是一幫子土著。他們移
民過去,也是為當地帶來文明和教化嘛!自認一直是士大夫階層的隆安侯對此絲毫沒有困惑。
不過,移
民開發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光是雞籠島那邊的開發,顧家就已經覺得夠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