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二年中秋節,阿史德途經山西汾陽,適逢當地富戶郭華之子敬之出生,請求將敬之收為徒弟,保證將來可成名巫師,為突厥人所崇敬,享受榮華富貴。郭華堅拒。阿史德威脅說:“不從,吾將施法,讖殺其母,禍及郭家。”郭華忿然說:“盡人事,聽天命。”阿史德悻悻而去。此日,敬之母果然驚風而死。族人恐慌,紛紛建議請法師禳解。瓜州常樂同族富豪郭太原說:“山西乃長安之背,裸露於北漠,動輒戰事發生,與其躲藏在卵殼中求安,不若攜帶至河西養育,如有災禍,可隨時躲往莫高窟、榆林窟祈福。”郭華思慮再三,允諾。
乾封元年三月,突厥諸部為阿史德事聯合上書,要求割地、賠償損失。高宗煩惱不堪,風眩病加重,不能聽政,武後處理諸事。四月,高宗欲遜位武後,宰相郝處俊諫止。五月,高句麗王蓋蘇文病逝,其子莫離支男生繼位,旋即為二弟男建所逼,降唐。九月,高宗以契苾何力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與龐同善等率兵擊高句麗,又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平定高句麗,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任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特賞”混沌丁號”為吉祥物。十月,唐朝將高句麗貴族、富戶及數十萬百姓遷居中原,將曾歸附高句麗之粟末靺鞨乞乞仲象部遷往營州。十一月,封授契苾何力鎮軍大將軍,行左衛大將軍,十二月,又封其為涼國公,仍檢校右羽林軍。
乾封二年四月,蘇定方病歿,高宗下詔,追贈幽州都督之職,諡日“莊”,功拜左驍衛大將軍、刑國公。五月,步真死,其子斛瑟羅步利設欲承襲王位,十姓部落不服,混戰。六月,粟特大祭司康豔典前往莫高窟、榆林窟朝拜,祈福。康豔典原來信奉摩尼教、祆教,又皈依佛教。七月,郭華妻生子知運。八月,康豔典與瓜州常樂富戶郭太原協商籌建祆教廟事,見郭知運猿臂虎口,預言日後定能“逢時通達,功蓋隴右”。郭太原指郭敬之問:“此子如何?”康豔典說:“他終生不過五州刺史,可是,他的兒子了不得,中流砥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郭太原哈哈大笑,並不在意。
總章元年正月十三,智詵禪師回到資州德純寺,任主持,開創別立禪宗南派頓門、北派漸門外之劍南禪法。二月,原高句麗將軍劍牟岑、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及其子大祚榮等推舉女巫阿史德為首領,掀起複興高句麗運動。五月,內遷中原之高句麗貴族遙相呼應,被分散遷移到浙江、青海河西九曲之地。七月,瀚海都護府改為安北都護府。八月,唐朝任高句麗寶藏王高藏為遼東州都督、朝鮮王。九月,阿史德遊說高藏支持高句麗遺民起義。十月,高藏被流放,長子高德武接管安東都督府。十二月,郭華思子心切,致信郭太原,請盡快將郭敬之送回故鄉。
總章二年九月,郭太原回信郭華:“亂世之年,治國安邦憑借武力,讀書何用?與其讓敬之在雕章鑿句中徒耗歲月,不若縱馬馳騁,建功立業!”郭華憤然說:“我的兒子我做主。”遂往京城長安告狀。經老兵引薦,結識李績孫李敬業、李敬猷兄弟,兩人允諾協助斡旋。其時,李績病重,讓其弟李弼置酒宴樂,子孫排立堂下,悲戚說:“這些兒孫都交付你,如操行不倫,馬上打殺,以免傾覆家族……”然後,盯郭華半響,問:“你莫非是曾跟隨我出征高句麗的軍士?”郭華羞怯說:“我當初報名參軍,出於好奇;後來不堪忍受殘酷戰事,私自回鄉,慚愧慚愧!”李績問:“此次來京,何事?”郭華說:“特來探望英公。”十二月三十一日,李績病逝。高宗親為舉哀,贈太尉,諡曰“貞武”,陪葬昭陵。其孫李敬業襲爵英國公,任太仆少卿。郭華遣人送重禮,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