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暑假野營團明天出發。
我們班總共選出四個男生四個女生,八個人。任少軍任組長,負責野營小組的全部工作。邱光為副組長,負責管後勤。
放學前,任少軍叫邱光再好好檢查一下,所要帶東西,都帶齊了沒有。
邱光說,早檢查好了,並一個一個大旅行包指給任少軍看。說這大包裏是帳逢。那個大包是飲具。另外四大包是食品、通訊設備,等等等等。
任少軍一想,說:“哎,電池帶了多少節?”
邱光說:“帶了八節。夠了,完全夠了。”
任少軍說:“不夠,絕對不夠。吃的東西少帶一點,不要緊,電池可不能少。進入山裏,萬一發生什麼情況,電池沒有了,咋跟大本營聯係?”叫邱光再買八節,以防萬一。
邱光不想再買。說:“再買八節大電池,又要增加多少負重?誰背那麼重的東西?”
任少軍有些著急。說:“不行,一定要買。我是組長,得聽我的。”
邱光說:“我管後勤,這些事,你甭管。”
任少軍說:“不能不管。出了事,老師要找我的。你必須聽我的。”
“我管後勤,聽我的。”
“我是組長,不服從,我就撤了你!”
“你敢?”
“我敢!”
“你不敢。”
“我就敢。你買不買?”
“不買!”
“不買不行!”
三吵兩吵,就把班主任教師吵來了。班主任老師拉開任少軍。把要帶的東西又仔仔細細檢查了一遍。也沒說任少軍邱光誰是誰非,隻對他們講了這樣一件事。一個登山隊,要攀登一座雪峰。出發前,準備工作做得很認真。什麼食品、藥品、衣服、器材,都帶得足足的。臨出發前,一位老登山專家,來為他們送行,與每個人握手擁抱。最後那位老專家想起一件事,問,哎,你們帶鋼針了沒有?有人說帶了。老專家又問帶了幾根。有人說帶了一根。老專家說,不夠,多帶幾根。雪山高處缺氧,燃氣爐的氣嘴容易塞。一塞就要用鋼針捅。萬一這根針斷了咋辦?那些登山隊員,一個個登山心切,誰也不願意再聽老頭嘮叨。都說沒事,不會斷。登山隊員們,興高采烈地隻顧往山上爬。
等爬到五千米高處時,發現氧氣越來越稀少。燃氣爐常常不噴氣。一不噴氣,大家就用鋼針捅。沒捅兩天,那唯一的一根鋼針斷了。燃氣不噴火,大家沒吃的,眼睜睜地被困在雪峰上,上不去,下不來。最後,一個也沒有走出雪山。
班主任老師講完這件事,再看看邱光,邱光不在。有人告訴老師,邱光去商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