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朋友,是你的義舉,但要是認為幫了朋友就功高一籌,那實在是自己的淺見了。一件功德,你可以吃一輩子?
別忘了,在你付出的時候,人家也付出了感激和尊重,這樣說來其實是兩不相欠的。如果一味地認定朋友欠了自己,而居功自傲,那肯定是把友誼推向毀滅的必經之程。
《列子》裏有個故事說,有個叫楊朱的人,有一次路過宋國邊境的一個小旅店。他發現店主人有兩個妾,一個漂亮一個醜。但奇怪的是,店主人和醜的非常親,對漂亮的卻非常冷淡。他有些不解,就問店主人原因。
店主人回答說: “她呀,就仗著自己長得漂亮,整天在我麵前擺譜,搞得跟個功臣似的,讓我煩!醜的雖然醜,但謙虛卑微,處處待我像主人,我就不覺得她難看了!”
楊朱很是感慨地說: “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意思是說:看到了吧,對別人做了好事也別忘記尊重人家,這樣的人走到哪兒都招人喜歡。
王朔也曾說過一句話: “千萬別拿我當人。”自己是個人不假,但太把自己當成人,太拿大的話,就有點不靠譜了。
你是幫了人家,但你的幫助隻是風,如果沒有人家的努力,光有東風,那同樣是任何事情也辦不成。總歸到底,人家的成績還是人家自己奮鬥來的,太把自己當老大,就是否認人家的努力,就是不尊重人家的努力。做到這一步,你不如直接揮手跟友誼說拜拜,不用再浪費其他表情和時間了。
《聊齋誌異?考城隍》就勸人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如果把自己對別人做的一切都當做買賣要賺取利潤,那跟強賣強買的強盜行徑也差不多。
所以,幫了朋友,別自封老大,別把自己高高在上地架起來。因為朋友間的幫助大多是互惠互往的,不定哪天朋友會如數奉還於你。這是古人都知道的理,你看人家是怎麼說的:君乖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瞧瞧人家多明白,現在你能力強,幫了我,將來我能力強時,同樣會幫你,這就是友誼。
所以,同樣的道理,你幫了朋友,朋友自會記在心間,你沒必要每天像個提醒神似的提醒著人家,更不必以此要挾,把自己當成恩人來發號施令。否則,你隻會失去朋友,栽個大跟頭。
當眾揭朋友傷痕和糗事
許多影視劇中,常有這樣的畫麵,兩個親密的朋友相見了,在彼此的胸上捶一拳,或者來一句親昵的罵聲。這些行為,很好地體現了朋友間的親密無間,不但讓人接受,也讓人心裏頗感舒服。
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場景,好朋友聚會,給某個人開個善意的玩笑,或者講一下他童年的糗事,或者揭一下他的隱私……這樣的事當然會讓聽的人哄堂大笑,被講的人麵紅耳赤。但這樣的行為,有時並不讓人反感。讓朋友有一些小小的難為情,或者在眾人麵前不給朋友麵子,有時,並不會讓人們覺得接受不了。大多數人在心裏這樣認為,覺得這樣才是親近朋友的表現。而那些當眾出朋友醜的人心裏說不定更會認為,看我離你近吧,連你的私密事都知道呢!他們覺得,隻有這樣,才更能體現自己和朋友間的親密無間。
但什麼事都有個度,要不怎麼會有物極必反這個詞呢。凡事過了頭,那就會走向極端,由好事走向壞事了。
世上最讓人難堪和不舒服的事,就是被當眾打臉和揭短。當眾給朋友難堪和揭短,其實就是直接把刀鋒對準了人家的臉麵。也許你說一次,朋友不在意,說兩次,沒傷到人家深處,但再說下去,後果就嚴重了。沒準人家心裏已經開始把你列為頭等惡人,雖然還沒拉下臉,但其實心裏早就開始咒罵你了。
曆來,中國人是最看重麵子的一個國家。在某些人看來,麵子似乎比身家性命更為重要。就連魯訊筆下的阿Q,也知道麵子的重要,被人家罵了,還要變相地說,人家魯老爺跟我說話了……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一個場麵熱烈的聚會中,正當一個人得意洋洋地訴說著奮鬥曆程和光輝業績,作為最好朋友的你,竟然搞起突然襲擊,拎起人家早年曾因偷盜而入獄三年的前事。你投出的重磅炸彈一下就炸翻了所有的人,人們心裏頓時泛起五味粥,原來這麼英雄的人物竟然有著這麼不堪的往事呀。頃刻間,尊重、敬仰,全沒了,人們投向他的全是不屑和恥笑。你說,這樣的事情誰能接受得了?人家在心裏不和你勢不兩立,不共戴天才怪。
因為過度玩笑或者亂揭朋友傷疤而引起流血事件,或者把多年友誼瞬間扼殺的事情,比比皆是。朋友間的糗事和隱私,就如枚枚殺傷力巨大的隱型重磅炸彈,標簽應該是小心使用,若非苦大仇深,盡量不用,免得殺傷過大,造成誤傷。
中國的神話故事美奐絕倫,但就是在美麗的神話故事中,有關麵子和尊嚴問題,也是十分嚴重。在龍的傳說中,有這樣一說。在龍的咽喉下一尺左右的地方,有一縷鱗片是倒著長的,這縷倒長的鱗就是龍的威嚴鱗和恥辱鱗。這個地方萬萬不能觸摸,常有侍者在服伺龍時,不小心觸到龍的這些威嚴鱗,於是被龍生生活吞下去。看看,多可惜,好心沒得好報,就因為摸了不該摸的地方。
朋友的隱私和糗事,其實就是這些倒著生的逆鱗。你為了和人家拉親近,就故意提起人家的童年糗事或過往隱私,這不明擺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麼。遇到豪爽大度的,一笑了之,遇到有心病且小心眼的,那後果就嚴重了。
因感覺失麵子而殺死親朋好友的人,多得數不清。在中國曆史長河中,有好多皇帝是農民出身,然後成了皇帝的。比如朱元璋吧,沒成功的時候,他是很在乎他們這個身份的,苦大仇深地對人宣傳,我受了多少年地主的欺壓和迫害,大家呢,也是和我一樣的受苦人。現在,我揭竿而起,帶動大家一起去報仇。咱們都是勞苦大眾,那勁得往一處使,心往一塊用!
這招還真管用,都是勞苦大眾,誰沒受過地主的氣?於是,一呼百應,天下大眾都跟上去成了同盟軍。起義風風火火,經過浴血奮戰,還真成功了。於是,揭竿者成了皇帝,風光又威武,轉眼間,人家就成了天下第一。
這時候,可謂今非昔比,聰明的人可就千萬別再提人家當農民時那些陳年舊事,否則,迎接你的很可能就是喀嚓一聲。
但就有些人糊塗透頂,不明白這個理,還覺著自己曾和人家是同鄉,曾同甘共苦過,就找上門來了。在大殿上,眉飛色舞地說,當年咱們倆在一個村子裏,怎麼怎麼的……得,話還沒說完,人家老朱皇帝就不高興了,大喝說:這哪來的騙子,拉出去斬了!
瞧這小命丟的,你說冤不冤。
被人擊中痛處,猶如蛇被打了七寸,你都傷到人家最痛處了,人家能不還擊?所以,為人要學聰明,就是和朋友交往,也要記得給人家留些麵子。在朋友看來,那些糗事和隱私,是家醜,隻能深深遮掩起來,決不能隨意拿出來晾曬,這就是交友潛規則。
你既然想和朋友親密無間,就得尊重朋友的隱私,替他們維護麵子,別揭人家的短,也別拿人家曾經的糗事當笑料來談。
那些糗事和隱私,偶爾提一次行,但千萬別讓自己滑了嘴,成了自己和朋友交往的招牌,那隻能害自己。
所以,再好的朋友,你也要讓自己懂得潛規則,管好自己的嘴。要明白,禍從口出,朋友間,就更得注意。
朋友麵前,就該肆無忌憚
朋友間怎樣做才算是親密無間?朋友之間的親昵,應不應該無度?
貌似許多人都為這樣的問題煩惱過。他們認為,既然咱們是親密的朋友,那咱們之間的關係可以無限透明,彼此應該親密到看清對方的每一點胃。既然能親密到如此,那麼,咱們之間自然應該是了無隔閡,甚至也可以肆無忌憚。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證明彼此的友情深厚和關係親密。
於是乎,在這樣的思維引導下,有些人就表現得讓人感覺可怕起來。他們在朋友們的麵前,一點都不顧及形象和影響,把自由發揮到極致。他們可以當著許多人的麵,和朋友調笑無度,甚至開些惡意的玩笑。到了朋友家裏,比在自己家裏還自由,由著自己的性子,想怎麼著就怎麼著。 他們自以為這是在朋友們麵前充分展示一個真實的自我,覺得這樣做就是和朋友心無隔閡。其實不知道,他們的這番行為已經引起朋友反感,甚至是深深的厭惡。
太真實了並非是好事,何況還是把自己的沒修養和沒有道德心當眾來表演。
不管古代還是現代,都是需要一點點的虛偽的。稍微的虛偽心,就是讓你掩藏起自己的一些不好的惡習,隻把美好的一麵展示給人們。交際場同樣如此,人們都希望看到朋友彬彬有禮,溫文爾雅。你就是魯智深,也不可能對每一個朋友都要赤裸上體,揮拳相向吧?這樣的情況,你就是再仗義豪爽,恐怕也不會有一個朋友能留在身邊。
別以為你真實了就是可愛,其實有時候,真實讓你誤人歧途,害人不淺。你在朋友麵前太隨意了,除了讓人家感覺你的不尊重,恐怕還會把自己的形象也打上黑勾勾。這時就不是親密無間,而是過分小人了。
別自以為是地認為,在朋友們麵前就可以肆無忌憚,別以為是朋友就會容忍你的一切。什麼事都有個度,太過了,也就離物極必反不遠了。朋友之間,是可以偶爾輕鬆一下,不必太做假,但這真實不能碰撞到朋友忍受的底線,否則,自己種下的苦果,隻能由自己來品嚐了。
方琳和江姍多年友情的分裂,竟然是發生在方琳的生日宴會上,這讓許多朋友瞠目結舌。但說起那天的經曆,方琳還是滿肚子的委屈,覺得自己受了莫大恥辱。
方琳24歲的生日晚宴,幾乎足足設計了半個月,不但邀請了幾個自己非常親密的小姐妹,還拉來了自己的男友吳宏遠。按方琳的設想,這個生日晚宴是自己婚前的最後一次風光,一定得留下一個美滿而炫爛的光輝印象才行。
為了讓方琳過好婚前最後一個生日,幾個小姐妹到得都非常早,布置客廳的布置客廳,整理房間的整理房間,忙得不亦樂乎。但剛幹了不到五分鍾,方琳就慘白著臉尖叫起來。原來,負責收拾房間的江姍,竟然把她剛剛放在圓桌上的一束白色花給扔到了垃圾桶裏。江姍振振有詞地說:“今天是你生日,大喜日子,幹嘛非要放束白色花?不吉利!”方琳心中非常不爽,因為那束花是特意給未婚夫準備的,未婚夫喜歡白色花。
而更讓方琳不爽的還在後麵。生日好像是江姍自己的,她把方琳已經布置好了的地方也重新擺設,全按著她自己的意思來辦。房間沒整理完,方琳的嘴就撅起來了,隻是礙著其他的姐妹,隱忍不發罷了。
不大會兒,客人們都到齊了,大家推杯換盞,氣氛非常熱鬧,不停地誇方琳漂亮,還有一雙巧手,做了這麼多好吃的菜,聽得方琳心裏美滋滋地舒服。正舒服地享受著別人的誇獎,身邊的江姍突然哈哈笑著說: “她呀,笨得像頭豬,今天的菜有一半是在餐館預定的,剩下的一半都是我和其他姐妹的功勞。不過這也難怪,人家方琳有福氣,我們幾個,簡直就是她的老媽子了!”方琳沒想到江姍會這麼說,尷尬地望著老朋友,臉上明顯地不悅起來。
吃罷了飯,幾個姐妹說得來點刺激的,江姍頓時來了興致,說要麼就提前鬧洞房吧,今天得讓吳宏遠出出醜,先給他來個下馬威,免得他以後欺負咱們的好姐妹。一聲令下,幾個人就揪住了吳宏遠當眾拖起來。嬉鬧中,吳宏遠衣服的紐扣被扯了下來,江姍更來興趣了,說今天非宰吳宏遠不可,要他答應請她們到酒吧去徹夜狂歡。吳宏遠還沒來得及答話,掉了扣子的衣服就被江姍隨手抓了過去。看到吳宏遠露出裏麵的內衣,人們頓時瘋狂地笑起來,因為吳宏遠竟然穿了一件雕花紅色內衣。江姍哈哈大笑著,又伸手去抓吳宏遠的內衣,口裏還一邊說,沒想到你這哥們喜好這一口,讓我們驗證一下,是不是女同誌裝扮的假小子……
“夠了!”一旁的方琳忽然吼叫起來。她覺得江姍實在太過分了,竟然不給她和未婚夫一點麵子。未婚夫身上的內衣,其實是她讓穿上去的,說是情侶裝,為了表示親密,她把自己的內衣和吳宏遠的換著穿了。
江姍根本就沒把方琳的惱怒放在心上,依舊不依不撓地向吳宏遠抓去。在她看來,方琳根本就是為了維護自尊在假裝生氣而已。吳宏遠的內衣被江姍生生扯了下來,吳宏遠滿麵通紅,轉身要走,卻被江姍一把抓住了。江姍說既然都脫了一半了,還怕什麼羞呀,說著就把吳宏遠按在了沙發上。一旁的方琳再也忍不住了,指著江姍的臉罵起來: “太過分了,你滾!滾!我再也不要看到你!”
人們一下靜下來,江姍這才知道方琳是動了真格的。看著各種各樣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江姍頓時又羞又氣,一跺腳,衝出了方琳的家。
兩人從那天起,誰也不搭理誰。江姍委屈地說: “我是把她當成自己人,我哪樣不是為她好?沒想到她竟然如此小心眼,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方琳比她更委屈: “她那是朋友?她把我和吳宏遠都當成猴子來耍了!每次來我家,簡直就把我家當成她的溜狗場啦!她太不尊重我們了!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
方琳越說越氣,順帶著把江姍從前的種種不堪也都拉了出來,那情景就貌似江姍簡直不是她朋友,而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女魔頭,大混蛋。
方琳的氣憤,人們都能理解。誰都希望被尊重,被高看,而這一切,在江姍那裏,她根本就得不到。江姍是太把自己看成自己人了,不但承包了方琳的身外事,連人家的隱私也一並承包下來並肆意發揮了。再親近的朋友,也親不到毫無縫隙的地步。連連觸撞人家的防守底線,擱誰能受得了?
所以,別以為是朋友,就可以隨心所欲,就可以肆無忌憚。那樣做,其實不是把朋友當成自己人,而是把自己降到了毫無人格尊嚴的地步。別把朋友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離朋友遠一點,約束自己一些,是修養,也是照顧朋友的手段。
自己有難,朋友就該無條件相助
人在江湖,朋友是一杯壯行的酒。許多時候,當人們遇到困難或者需要幫助時,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親人而是朋友。而真實的情況也是,有時候來自朋友的幫助,其實要比親戚給予你的要多的多。
曾有一個朋友這樣說: “我每有事情,說實話,家人和親戚都幾乎沒給我幫助,都是朋友們幫我渡過難關。”由此可見,來自朋友間的幫助是多麼的巨大。這也足以說明,朋友有時候真是你的左右臂,是你騰飛的助飛器,是時刻溫暖著你的同路人。
雖然朋友是社會上給予你幫助最大的人,但並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可以為你傾情付出的。也經常聽到有人這樣抱怨說: “什麼朋友呀!跟他們說點兒事,都等於白說,一點兒忙也幫不上,這還算朋友?”
這樣的人感覺很委屈,貌似朋友沒有幫自己,就不能再稱之為朋友,好像朋友都是抱著虛假的麵孔來應付他似的。其實,他沒考慮到朋友的難處,如果朋友根本就不如你,他如何幫你?在條件處處不如你的情況下,人家想要幫你也隻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天地,你不是他唯一的朋友,他也不是你唯一的朋友。有時候,當你需要幫助時,或許他剛剛幫過別人,已經沒有能力再為你做出貢獻了。或許他能力、經濟根本就不如你,根本不能滿足你的需要,這樣的情況,他當然隻能是遺憾地旁觀了。
所以,雖然朋友間互相幫助是天經地義的事,但人家沒幫你,也沒必要心懷怨恨,罵罵咧咧。因為這不但於事無補,還會毀壞了你們的友情,把朋友變成陌路人。
理解和尊重,是朋友長久相處的良方,而猜疑和強迫,則是失去友誼的利箭。
我有一個同學叫呂潤生。潤生平時豪氣大方,喜歡結交四方朋友,三天兩頭和朋友下酒場,進歌廳。對於他這一點,也有朋友勸過他,說別有了錢都扔在酒場上,得留著些,萬一自己有難時,能應個急。但潤生一點都沒聽進別人的意見,反而說,有這麼多朋友,怕什麼?我有了困難,我敢保證,那些朋友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瞧瞧,這多自信。
人在紅塵中,哪能會一帆風順直到老。沒多久,潤生還真出了問題。問題來自於潤生的女朋友。他行都談了好幾年了,但因為沒有房子一直沒結婚。潤生能等,人家女方家不願意了。女孩的母親給女孩下了最後通牒,讓潤生半年內買好房子結婚,否則,就讓女孩另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