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情景,別說輕鬆二字了,恐怕死的心都有了。是呀,咱明明就是一個正常、健康而且潔淨的人,在他眼裏卻比垃圾還不如,你說這感覺能好受得了麼?
生活中,患有潔癖的人讓人難以接近,而交際圈中,傳染了“友誼潔癖”的人同樣讓人難以忍受。患有友誼潔癖的人,心理上總是認為自己的朋友不夠優秀,他們身上總是有著這樣那樣的毛病,怎麼看都感覺渾身不舒服。他們甚至不停地鬱悶,覺得自己如此優秀、完美,怎麼所結交的朋友都不盡如人意呀!
他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要求朋友一定十全十美,沒有一絲瑕疵。但卻忽略了一點,忘記了人無完人這句話。何況,在他們努力要求別人的時候,他們自身已經出現了最大的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你不能太追求完美,因為這世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高標準地要求周圍的一切,隻會給自己套上枷鎖,把自己的朋友趕得遠遠的。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按你的挑剔,肯定不會滿意,你自己心中不爽。而你在要求別人的時候,人家心裏也不爽快,會暗自鬱悶,怎麼會遇上這麼一位吹毛求疵的朋友?
過份追求完美,就如拿著放大鏡看周圍。把朋友身上一丁點的小毛病,都看成是不可饒恕的罪過,不但惹得自己不快樂,也把朋友搞得尷尬不已。
鄰居家的小夥子李向濤,就是因為過於追求完美,幾乎把朋友都得罪了個遍。
向濤正讀高三,成績很棒,每次考試都在前三名。但這樣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卻沒有朋友。一個班中,和他談得來的同學超不過三個。提起他,同學們都搖著頭,苦笑著說,人家是聖人,俺們是渾身長刺的毛球、草根,怎麼能跟他在一起混呢。
原來,是李向濤太挑剔了,把朋友們都挑剔光了。
剛到一中的時候,大家其實都喜歡向濤,覺得他成績好,長得也壯實,一臉的憨厚相,肯定能成為一個說得來的哥們。但幾次交往下去,同學們一個個寒了心,離他越來越遠。說起他的怪毛病,同學們都覺得委屈。
小周說: “他就是太小氣了,整個就把自己看成是聖人,別人在他眼裏都是垃圾!”小周說,有一次大家約他一起去滑冰,剛到溜冰場,李向濤就對著一個同學直皺眉頭,嫌這位同學穿的衣服邋遢,說人家是個渾身掉渣的老土,又髒又沒禮儀。得,去滑冰要什麼禮儀呀!那位同學當即就不高興了,扭頭就走。
他的同桌是個女同學,人家性格好,和班上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能談得來。但遇到李向濤,人家說,倒了八輩子黴,下下輩子不理他李向濤都不後悔。原來,同桌有個小毛病,就是愛照鏡子。每每看到她,李向濤第一句話就是: “個人修養要注重,並不是光會美就行了,得內外兼修……”話沒說完,人家就狠狠一個白眼甩給他: “我就愛臭美,你管得了麼!”轉過臉再也不理他。
而最讓同學們不愉快的是,到了年終,班上評選優秀學生,提上去的同學,李向濤一個個都訴說了人家一大堆毛病。雖然他的發言也沒有影響優秀學生的選舉,但卻讓大家心裏覺得不痛快,背後叫他帶刺的瘋狗。
高中沒讀完,他就幾乎把所有的同學都惹了個遍,但他卻一點兒也不在意,竟然還說: “瞧他們一個個,不思上進,明擺的缺點都不想改正……”同學們群起而攻之: “我們都有毛病是不假,你怎麼就沒看到你渾身毛病呢!”
是呀,光看到別人的缺點,總認為自己是完人,這不是毛病是什麼?
看他如此孤僻,他母親暗暗著急,怕長此下去,影響他心智發展,趕快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世上沒有完美,人也沒有完人。就如李向濤,在要求別人完美的時候,其實他本身並不就是完美的。他的吹毛求疵其實是他最大的缺點,隻是他已經把自己看成了一支蠟燭,所以照不到自己腳下的暗影。一味地放大別人的缺點,認為別人不夠完美,會把人搞得心累,情緒也低,誰也不稀罕和你做朋友,到頭來害的還是你自己。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和人交往,隻要人家身上的優點占60%以上,就算是一個優秀的人了。再說,你交朋友.又不是讓你做選美評判師,你費那心思幹嗎?
朋友間的交往,隻要擁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這友誼就足夠完美。想要朋友個個晶營剔透,完美無缺,隻能是鏡裏看花,水裏望月,不切實際的幻想。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說: “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交,以其無真氣也。”看人家說得多好,沒有愛好的人不可交,這種人太死板教條;沒有缺點的人也不可交,這種人不是沒缺點,而是偽裝得太狠,失去了人的真性情,更不值得交。
朋友交往,是真心真性,你隻求完美,卻不在乎人家是不是偽裝的,有沒有善良心,這是不是太傻了。
古人尚且知道朋友交往需要的是真誠,你卻傻到非要直愣愣地去追求什麼完美,這隻能說明,你內心愚頑,笨得連古人都不如。所以,別對朋友苛求,尊重朋友的本性,還朋友一個輕鬆,還自己一個本真,是你人生快樂的真諦。
朋友應該時常膩在一起,沒有秘密
那天,一個叫小西的朋友打電話問我說,朋友之間是不是應該無話不說?是不是不應該向朋友隱瞞任何東西?
瞧這話問的,我感覺小西一定是遇到麻煩了。果然,小西委屈地說,自己最近是有些鬱悶,總覺得朋友欺騙了自己。小西說,自己有個十分要好的姐妹叫張嵐。小西非常喜歡張嵐,把她看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小西對張嵐,從不隱瞞什麼,哪怕針尖大的秘密,也會告訴張嵐。但讓小西鬱悶的是,張嵐似乎並沒有如此來回報她,她的秘密很少對小西說。每到星期天,小西總想和她呆在一起,談談心啥的。但有好幾回,她卻把小西冷在一邊,自己不知做什麼去了。
小西說,感覺自己受了欺騙,人家好像並沒有拿自己當成好朋友。“我在她麵前從不保留什麼,像個透明人,但她卻讓我捉磨不透,我甚至覺得,她好像從來都是對我留了一手。”
小西的苦悶,許多人都遇到過。當咱們有一個可以當成知己的朋友時,心理上和情感上對這份友情的依賴,會讓人總想著和朋友在一起,有什麼悄悄話,也想分享給朋友聽。這些都沒錯,但也絕不是百分百正確。
朋友不是你的附屬品,人家沒必要時時刻刻跟你膩在一起,因為人家有自己的生活。你隻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怎麼能把所有時間都奉獻給你呢?
作為朋友,親密無間當然是好事,但凡事過了頭,就會從好事變成壞事。
朋友間的親近,並不就是整天膩在一起,才算得上親密。其實距離產生美,適當地保持距離,才更適於友情保鮮。假想一下,你喜歡吃龍蝦,為了滿足你的嗜好,便天天讓你吃龍蝦。早上,晚上,喝湯的時候,睡前的小餐,全是龍蝦,恐怕沒多久,你心裏就會深深厭恨起龍蝦來。是呀,整天麵對著一樣東西,那感覺肯定是要多乏味就有多乏味。而朋友間同樣是如此。每天不談其他事,就麵對著你的臉,看多了,能不引起視覺疲勞?心理上能不產生抗拒感?如此,肯定會對眼前的你產生反感。到了不想看到你的地步,這朋友還有得做?
太近了,就失去了新鮮感和神秘感,變得透明。而太過熟悉的東西,人們從來都是輕視和疏遠。
有一對小刺蝟,它們是很好的朋友。冬天到了,它們躲在一個草洞裏。雖然它們都緊緊地縮起身子,但還是凍得直發抖。於是,其中一隻說,咱們靠近一點吧,這樣就能暖和了。這建議當然很好,為了不被凍僵,兩隻小家夥就緊緊地擠在了一起。但讓它們沒有料到的是,因為挨得太近了,它們彼此身上長長的刺就刺中了對方。看著彼此傷痕累累的身體,兩隻小家夥隻得再度分開。
可見,太親密也並非就是好事。太親近了,對方的一切都在你的視線之內,人家有什麼心事,想做個什麼小動作,你都一目了然,這樣被監視著,誰的心裏會舒服?
適當的距離,除了增加新鮮感,也會增加你們的親密感。在婚姻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小別勝新婚。人家長久相處的夫妻,都還曉得呆在一起的時間不能太長。想要恩愛,就得適時地分開一陣子,讓彼此有個疏遠感。這疏遠感其實就是新鮮感,而人有了新鮮感時,才會產生激情。朋友比夫妻的親近度差得遠了,所以,更得保持適宜友情生長的距離。
別以為是朋友就得向你坦露一切。這樣的想法,隻能顯得你霸道。即便是最親近的朋友,你也別想著讓他的一切都在你的眼皮底下,在你的掌控之中。
尊重朋友,首先就得尊重人家的隱私,當人家不想說的時候,你就別問。就如你不想說什麼時,別人問,你的心裏產生的恐怕是反感,而不會是親切吧。
經常有這樣的新聞:某某大牌明星,拒絕讓家人在鏡前露臉;某某網絡紅人,出行保密。這樣的新聞,其實就足以說明,人家不需要讓外界知道得太多,不想被打擾了私生活。個人生活屬於心靈的一部分,是不能隨意泄露給外人的。在任何時候,都把自己透明地展現在人們麵前,不管是大明星,還是小人物,恐怕都不情願。
所以,別把自己當成一個電子眼,什麼都想看到;也別把朋友想象成透明人,什麼都得讓你一眼看到底。
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會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這小天地裏,裝著秘密和隱私。這些東西,是屬於人家個人的。人家可以和愛人分享,也可以和朋友分享,但這分享卻是在百分百自願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如果你私自闖入,就是不尊重人家隱私的行為,肯定會讓人深深反感,甚至拒絕再和你做朋友。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異常親密的朋友,有時候關係會變得非常脆弱,甚至不如陌生人的承受能力強。他們不得其解,覺得越是親近的人越是不理解自己。其實,他們走進一個誤區。因為太近了,所以就有了一種貪欲,覺得朋友是自己的。都親密到這份上了,不自覺就丟棄了最起碼的尊重。沒有了尊重,就會隨意地闖入人家的私人空間。人人都有設防心理,對於這些不打招呼而擅自闖入者,人的心裏就會產生深深的反感,甚至厭惡,輕言絕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私人空間越來越多地被人重視,就連夫妻間,也要求給一個自由呼息的空間,而作為一個朋友,不分時間地占著朋友,是不是有點不厚道呢?
手裏握著一把沙子,越想握得緊,沙子越容易從指縫中漏出;當你輕輕攏著,沙子反而會安靜地呆在你的手上。同樣道理,你越想牢牢地掌控著朋友,朋友越會覺得呼吸困難,越想離開你。因為誰都渴望自己周圍是一個輕鬆的環境,可以讓自己自由地伸展。
所以,在朋友間,過分親密並非是好事,有時候,甚至是走向友情毀滅的開始。
因為太親密而讓自己的友情從這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走到反目成仇,勢不兩立,你覺得有意思麼?這樣的親密,有意義麼?
站得遠一點看朋友,朋友覺得你有朦朧美,你也會覺得朋友有朦朧美。這朦朧的美好境界,你何苦要破壞呢?
友情是放鬆心靈的場所,你隻需有一個場所就行了,別把眼睛緊緊盯在朋友身上,那樣,人家不舒服,你也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放開手,就如天上飄的風箏,隻需牽著線,就可以讓它在天上任意飄了。終歸,它還是要回到地麵上的。
和朋友保持一些距離,也是維持友誼的重要手段。
結識新朋友,忘了老朋友
三國中,有一句最著名的話是這樣說的,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瞧瞧,老婆隻是身上的衣衫,而朋友卻是血脈相連的手足。朋友的地位,比老婆高多了。話說得有點不好聽,但卻也充分地顯出了朋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從古到今,朋友間相互幫助,甚至生死相托,為幫朋友而失掉一切甚至生命的故事和傳說也隨處可見。由此可見,朋友真的是你手中的寶,堪稱彌足珍貴。
朋友既然如此重要,那當然就得放在心裏珍藏,而不能隨隨便便亂放,更不能隨手丟棄。
在友情的路上,人們從古代的“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為君揖”,到現在的歌中唱的“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都在訴說著朋友的好,朋友的珍貴。人們看重友誼,看重朋友間的情分,認為朋友是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財富。
但功利的社會,卻也讓許多人對朋友的看法有了改變。他們把朋友看成是可以利用的工具,用得著時拿來,不用了就遠遠扔一邊。這類人總是覺得,走什麼山,就唱什麼調。朋友當然也得輪流轉,用不著的朋友,當然得隨時清理,不能讓他們白白占了自己心靈空間的資源。於是,就輕而易舉地拋棄朋友,不但不認為自己是薄情寡義,反而為自己的行為美名其曰:清理倉庫。
這樣的人,下手夠重夠狠,倉庫倒是清理輕鬆,但恐怕卻把自己陷進了另一種麻煩之中。他們讓自己的人生匆匆忙忙,像集似的,沒等感情降溫就忙著換舊迎新了。這樣的人看似每天匆忙,身邊也圍繞著數不清的朋友,但卻很難有真心誠意的朋友。因為他們太功利,太把自己當顆蔥了。
你以為你是誰,可以這麼隨意地拋棄朋友?你以為你用不著人家了,所以沒必要再結交下去,其實卻也暗自給自己以後的路挖好了坑,埋好了倒黴的伏筆。
朋友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有個叫清雲的朋友,初到公司時,和大家蠻聊得來的,見麵不是大哥就是小弟,親熱得都讓人肉麻。當然,他熱情,大家也待他不薄,都拿他當好友看待。那時,朋友在公司也算是個人物,就時常罩著他。上麵有人幫著,下麵有人捧著,沒多久,清雲就混得風聲水起,升到了科室主任。
後來,朋友的公司因為擴展,要搬到郊區。清雲覺得拖家帶口不方便,就辭去了工作,另找了一家兄弟公司,重新開始。到了新公司,憑著他的交際天分,很快又爬了上去,成了一個中級幹部。清雲洋洋得意,在家裏擺酒設宴,宴請新公司的朋友們。
那天,朋友借著休假的機會,前去看望這位清雲老弟。讓朋友鬱悶的是,他站在清雲的家門外,按了足有半小時的門鈴,卻愣是沒把門給按開。看著清雲亮著燈光的客廳,朋友百思不得其解。回去之後,和同事們說起此事,同事們苦笑起來,告訴朋友,他們也都吃過了清雲的這種閉門羹。他們這才知道,人家清雲覺得自己現在換了單位,又是中層幹部,身邊又有了新朋友,他們這幫老哥們,當然就是該踢的料了。
朋友和同事們又鬱悶又尷尬,敢情他從前的親近和熱情,都是假裝的呀!
風水輪流轉。清雲的新公司情形並不太好,沒多久因為經營艱難,被朋友的公司給合並了。因為合並,要裁掉好多個職員,清雲也在被裁之例。
那天,朋友正在家中,聽到有人拜訪,打開門竟然是清雲。原來,清雲不甘心被裁,這才又想起老朋友,想走老朋友的關係,把自己留下來。
看著又是遞煙,又是點頭哈腰的清雲,朋友又好氣又好笑,說: “這事好說,哪天我親自到清雲老弟家坐坐,等按開老弟的家門後再談這事……”當即就把清雲羞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羞辱,真純粹是自找。你用得著人家時,人家就是蜜糖,是你寂寞的填充物,你高升了,人家就成了垃圾了,竟然連門都按不開。
你把朋友當成手中隨意使喚的一件工具,不給予尊重,做為交換,人家當然也沒必要給你尊重。當人家有利用價值時,覺得喊爹都不夠親;一旦人家失去了利用的價值,就像垃圾一樣被踢得遠遠。這樣的心態和交友方式,哪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風水輪流轉,但朋友卻不會轉。當你轉來轉去,沒準會轉到原來的位置。你以為有些舊友隻是一時的風景,說不定人家正在你的前程路上等著你呢。
所以,交朋友,別抱著太功利的心。朋友不是純粹利用的工具。別以為換了環境,有了新朋友,舊的就可以隨意扔掉。要明白,貧賤尚且不可忘呢,何況曾是知心相交的朋友。
時裝會過時,風景也會變遷,但朋友卻永遠是你心頭一杯溫熱的茶。不辜負朋友,其實也就是不辜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