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下電話,瑩瑩就取好了錢,等著那位朋友到來。
正巧這時瑩瑩一個鄰居來玩,看到瑩瑩放在桌上的錢,就趕快教訓瑩瑩說:“我說呀,這朋友間借的錢,你還是免了吧。告訴你,我上個月剛剛吃過虧,就一個朋友,說手急,借我幾十元。錢不多,但到現在都不還。我要吧,傷了和氣,不要,這錢也讓我心疼不是。你這可是一千,雖然也不是大數目,但損失了也可惜……”
一句話讓瑩瑩心裏發毛起來,是呀,錢不多,但萬一以後因錢麻煩,多讓人難堪,自己不是富人,也沒必要給別人做慈善呀。
正遲疑間,歡歡的朋友就上門了,匆忙中的瑩瑩隻好撒謊說,錢自己還沒取出來呢,自己的銀行卡丟了。
人家二話沒說就走了,看著赫然放在桌上的錢,瑩瑩知道自己這慌撒得太假了。
從那以後,歡歡再也沒給瑩瑩打過電話。瑩瑩覺得心裏不安,就把電話打給歡歡,但卻從來都是通了沒人接。
也難怪,人家不就是跟你借一千元錢,你就把人家看成騙子,人家心裏能舒服麼?朋友間一旦失去了信任,這友情也就走到盡頭了。
因為借錢而打翻友誼之舟的事,真如海裏的沙粒,多得永遠也數不完。而借錢也真成了千古難題,借也是後悔,不借還是後悔。
當借錢這個生活中的小事情,上升到影響感情,撕毀交情的地步時,真讓人啼笑皆非,卻又想不出理想而折衷的辦法。看著他們為難又尷尬的表情,想笑的心情都在霎那間嚇沒了,因為不定哪一天,這種麻煩和尷尬就會落到自己頭上,讓自己也左右為難呢。
借出的不是錢,是感情
借錢雖然讓人感覺難堪又尷尬,但大多的朋友間,有了危急,還是會伸手相助的。雖然有時心裏也會膽顫心驚一些,但也會隨之安慰自己:管他呢,真不還就當自己做了慈善吧,總不能看著有急不救。
這樣的人,心存善良,總覺得朋友跟自己張口,那是把自己當成了自己人。自己人如果再不幫自己人,那真是連畜生也不如了。再說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人家手急來跟自己借錢,自己也說不定會有這一天呢,現在借錢其實就是給自己的將來修路,怎麼能不借呢。
但反過來,那些借錢的,其實有良心的也是大多數。他們也明白,人家把錢借給自己,就是給足了麵子,那是把自己當成了自家兄弟。這樣的情況,再不還錢,那自己就是禽獸不如了。所以,一般情況下,借錢雖然讓人尷尬,但在朋友間,這種事依然是你來我往,你借我還。
借錢,不但是考驗交情深淺的砝碼,也成了友誼的試金石,借與不借,朋友間彼此的人品和德性,就一目了然了。
借錢,有的借出去的是一團和氣,更加提升了友誼的厚重;有的,則是借出去了一肚子黴氣,借出去的錢不但一去不回頭,自己也從人家借錢時的祖宗,成了追著討債的孫子。
朋友小西,每說起這事,頭就搖得撥浪鼓似的,連連說,真體驗過了,有時候借錢,不但得不了朋友的好,還會把自己變成一個純粹的傻瓜,變成孫子。
原來,三年前,小西表姨的兒子小五急衝衝來找小西,說馬上要結婚了,裝修房子,先從小西這兒告告急。雖然是表姨的兒子,但小五從小和小西在一起玩耍,也算是青梅竹馬的朋友。結婚是大事,當然不能延誤,小西沒多考慮,就把自己所有的積蓄貢獻了出來。
借錢的時候,小五信誓旦旦地說,自己和未婚妻都有薪水,這錢沒多久就能還小西。
用不到錢,小西當然也不著急。但半年後,小西也開始談對象,要交際,要給女友買衣服,這手頭就緊了。肚饑想起牙縫菜,小西馬上向老友告急,沒想到小五就像沒聽到他的話,還錢的事依然是絕口不提。
又拖了一年,小西真急了,自己也馬上要結婚了,他也不是百萬富翁,這錢得趕快拿回來,自己裝修房子用呀。
但小五給他的依然是兩個字:沒錢!
小西這才明白,人家小五根本就是沒打算還那筆錢了。又氣又急的他想去和小五討個說法,但他這才發現,自己當時是太相信小五了,竟然連個借條都沒讓小五打。現在別說討說法了,就是上法庭,自己空口無憑,官司就是鐵定一個輸!
每提起這事,小西就惡心得直罵自己是瞎眼的豬。
這事擱誰都會不痛快,自己一腔熱血,助人於危難,咋就沒想到朋友並且善類,怎麼就能生生吞下了多年的交情,變成一條狼呢。
其實這也沒什麼可奇怪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世界大了,人群中混進幾隻披著人皮的狼,當然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不過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當一個人失去良心,從人返回狼的原形時,他雖然可以一口吞下你們的感情,但他也隻能讓人上一次當,第二次,人們有了經驗,他也就無處可藏了。坑害人一時,卻坑害自己一輩子,這生意貌似賺,其實卻是賠。
春節的時候,和幾個朋友到鄉下去玩,朋友鄰居的門是緊鎖著的。朋友說,這家夫妻太有病了,幾乎借遍了村裏人的錢,賴著不還,怕人追賬,過年也不敢回家,一直在外流浪。不過這房子也不保了,聽說法院要拍賣了,還錢。
天理公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當你借錢有去無回的時候,最好能想一想後果,人家隻能上當一次,而你傷害的是你自己需要的感情。
當朋友們把錢放在你手上時,借給你的其實並不隻是錢,還是對你的信任,是對你們多年交情的信任。你可以閉著眼一口吞下這些信任和交情,但吃到肚子裏,卻恐怕會脹死了你。
尊重朋友,尊重多年培植的情誼。別把友情毀在這些齜牙笑看人間的孔方兄身上,真太不值得了。錢沒了,可以再掙得到,友情丟了,就再也尋不回來了。
有的拒絕是經濟上的自衛
因為借錢屢屢刺傷朋友間的情誼,於是,有些人就幹脆釜底抽薪,不管朋友親近還是疏遠,提到錢字就兩個字:不借。這樣做貌似很薄情,讓人心裏不免嘀咕:幹嘛這麼絕情呀?有初一就會有十五,今天人家來借你,沒準明天你就去借人家呢!
有些人很客觀,並且心裏也有一定的準則,當別人開口跟他們借錢時,他們也在心裏掂量過了,當借則借,不當借,就是落下個惡人名,也不會動搖半分。
這些人,貌似也應該排在寡義薄情之列。但人家心裏卻是坦蕩,因為他們分得清輕重,心裏有杆稱,明白什麼錢當借,什麼錢不當借。當借時,就是傾家蕩產,也會出手相助;不當借時,就再罵我是秦檜、和坤,我仍會堅持我自己,兩個字:不借。
什麼當借,什麼不當借,人家回答得明明白白:借急不借窮。
似乎有些說不通,人家就是因為窮才去借錢的,我要富有,我還需要跟你伸手麼?
朋友圈中的李元就是這樣一位哥們。那天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他家小坐,正看到客廳坐著一個人,垂頭喪氣的,看到我和幾個朋友進來,訕訕地就告辭了。
李元說,是自己一個親戚,家裏過不去,所以來借錢,但自己沒借給他。
李元的話當時就讓一個叫明明的朋友心裏不舒服,說,人家就是窮才來借的,你幹嘛不借給人家呀?李元淡淡一笑說:你個小丫頭,借錢也是講人情世故的。我這位親戚,家裏是窮,但窮是誰造成的呀?現在的社會,隻要肯幹,怎麼都不會落到衣食不周的地步吧?所以窮,大多情況就是懶,坐著不肯動,當然就沒得錢花。今天借這個,明天借那個,你借給他容易,但借的同時你也得想清楚,讓他拿什麼還你?這有借無還的買賣,白癡也不會去做的,對吧?所以,為了省事,不借是最好的辦法。
對親戚都尚且如此小氣,朋友們心裏暗暗歎息,從那天起,都把李元看成一個又小氣又沒情誼的“小人”。
事過沒多久,一個朋友出了事,母親上街購物的時候,突然急發腦溢血,被送進了醫院。當時,朋友正和妻子出國考察,家裏就一個女兒陪著奶奶。朋友們急得紛紛出錢出力,但這急病,再多的錢扔醫院,就如石沉大海,一點消息都沒有。眼看著大家湊來的錢馬上又要花光,大家心裏那個急,真恨不得立馬把朋友從國外拽回來。
就在這時,李元拎著鈔票奔進了醫院。
朋友們瞠目結舌,都不相信這些錢是李元的義舉。紛紛議論之時,才知道李元並不隻是這一次義舉,還有好幾次,都是當人在危難時,他不聲不響地出錢幫助。
真是一個怪人,連親戚都不肯借的人,竟然會大把大把不要回報地援助朋友。
李元淡淡地說,這有什麼好奇的,人在世上,誰能沒個急?救人危難是君子所為。救急不救窮,一直是我的借錢準則。救急如救命,人命關天,當然得救。但窮卻不能救,人都有惰性,窮不思變,隻憑著借錢度日。借錢給他其實是在害他,是在助長他的惰性,這樣的借錢不是幫他而是害他,所以不能借!
明白了吧,人家這才是君子所為,人家這是大氣,而不是小氣。換句話說,人家這是胸有大愛,不計小節。
看曆史故事,網絡新聞,大家就能發現一個問題,有大愛者往往疏於小愛。有許多人,自己平時不舍得下餐廳吃飯,不舍得進商場購高檔服裝,所攢的錢卻無條件地支助那些窮學生,或者做慈善。這類義舉,貌似對自己無情無義,其實卻是胸如大海,博藏厚愛。
這道理跟借錢一樣。把錢用在最值得用的地方,才是給錢找了最好的去處。
不把錢借給無能力償還的人,其實也是一種被迫的經濟自衛。你連自身都養不活,當然就沒有還錢的能力。誰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的餡餅,把血汗白白扔到坑裏,人家當然會不爽。
為了保護自己的血汗,不借錢是很明智的做法。
誰點菜就誰買單,所以,當從朋友手上借不出錢時,先別忙著埋怨。最好靜心先從自身檢查一下原因,做一個不讓朋友害怕的人。
借錢的十項基本原則
朋友間的借錢之事雖然讓人感覺麻煩,但要掌握了一些原則,知道什麼情況當借,什麼情況不當該借,事情就好辦多了。說不定還會讓你覺得處理起來挺輕鬆,這根本就是小事一樁,沒必要如臨大敵似的緊張嘛。掌握這些原則也很簡單,就是要懂得借錢的十項基本原則。
第一,保證自己的生活不受影響。
借錢可以,但首先得確定這錢借出去,不能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假如你自己隻有一毛錢,你卻翻箱倒櫃地硬要借給人家五毛錢,這不是大方,這是打腫臉充胖子。麵子上是好看了,接下來的日子,你的腸胃恐怕就該受苦了。為了彌補這四毛錢的虛空,你得勒緊褲帶多少天才能讓自己解脫。又或者因為透支了這四毛錢,你不得不四處借債,或者喝白開水度日,這是不是讓人啼笑皆非呢。要記得,一個連自己生活都打理不好的人,是沒資格去幫助別人的。
第二,人品差的人不借。
一個人沒有好的品性,首先就是給你錢打下有借無還的伏筆了。等到人家借了錢一去不回頭時你再不停地後悔,那還不如早讓自己擦亮眼睛,不做傻事。
第三,借雞下蛋的人不能借。
這類人,自己並不是沒錢,但就一個愛沾光的主,總想著利用別人的錢來做自己的事。這樣的人心理有些自私,大概就是覺得,別人的錢做賠了就賠了唄,反正我的在銀行裏存著呢。這樣的人,心理自私,為了自己可以不考慮別人的利益,所以,把錢借給這種人,沒有風險的話,大家皆大歡喜。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借錢給他的人,很有可能落到借了錢卻又當孫子的下場。
第四,沒有誠信的人不能借。
來跟你借錢的人,總歸是你的熟悉的人吧。既然熟悉,他的品性肯定也會略知一二的。在朋友圈中沒有誠信的人,當然是不能借的。因為把錢借給這些人,大多數情況下會是有去無回。當然,如果你的錢多得花不完,那就權當是做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