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最保險?也可能最危險(1 / 2)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最危險的事情就是產生情感。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比喻,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好像兩隻刺蝟依偎在一起取暖,離得遠了,達不到取暖的效果,而離得近了,又容易刺傷對方。

人和人之間其實也是如此,距離保持得太遠,彼此總是疏離,難以建立聯係;但若是靠得太近,又容易因過分的親密而產生情感,形成依賴,而情感越深,依賴越濃,便越發容易出現矛盾。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與動物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人擁有思想和情感。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利弊,做出更有利於我們自己的選擇;但情感卻可能蒙蔽我們的雙眼,讓我們在衝動之下做出不利於自己的事情。當然,情感所能帶給我們的歡愉同樣也是思想所遠不能及的。正因如此,人才往往更容易被情感所支配,從而滋生出無盡的煩惱。

這一點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深有體會。出去買東西,一家店和你毫無聯係,另一家店則是你的熟人開的,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相比起陌生人,與自己相熟的人自然更值得信任,畢竟雙方有著情感的加持。

當然,這種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你照顧熟人的生意,熟人則給予你一定的優惠和質量保證,這是一件能夠達成雙贏的事情。但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人都願意追求雙贏—你走進熟人開的店鋪,因為彼此有情感的加持,你通常無法鼓起勇氣去講價,甚至進行嚴苛的對比或挑選,你毫不猶豫地將選擇權交到對方手裏,即便最終拿到手的東西不是那麼理想,花費的價錢也不是那麼優惠,可有什麼辦法呢?因為有情感的加持,礙於情麵的你,甚至都不好意思去理論一番—相信這樣的體驗,很多人也都曾親身經曆過吧?

瞧,熟人真的最保險嗎?未必,有時候,熟人也可能是最危險的存在。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最大的敵人往往正是與你最親密的人。”因為隻有在麵對最親密的人時,我們才會毫無防備地交出自己的後背,展露自己的弱點,甚至雙手奉上自己的把柄。感情是把“雙刃劍”,可能最美,也可能最危險。

母親身上發生過的一件事讓我對此感受甚深。那是前些年的事了,某日母親突然打電話告知我,說想要和一個關係甚好的老姐妹一塊兒投資做小生意。母親說,她那位老姐妹的女兒現在在廣東那邊做生意,專門幫人進貨,服裝、首飾、箱包、化妝品等應有盡有,她就和女兒合計,打算利用女兒的進貨渠道倒騰些合適的東西過來賣,開個小店鋪,也不費神。母親一聽這事就覺得挺有興趣,正好退休之後,她也一直想找點兒事情做,當即就答應了下來,於是就和她那位老姐妹相約一塊兒去廣東那邊考察一下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