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電影要在五個地方取景,所以劇組是在一個地方拍完所有的關於這裏的戲份,再到別的地方去拍的。用了2天時間把一些雜碎的鏡頭拍完,接下來要拍的戲份時在河邊拍的。
香港山地多,屬亞熱帶氣候,年均降雨量達2,200毫米,所以香港的河網密度稱得上是高,但在季候風的影響下,降雨有明顯季節性,引致香港河流上遊河段大多數是間歇河。除了少數較大型河流外,下遊的泛濫平原都十分細小。香港麵積本來就不大,所以欠缺真正的大河流,嚴格來說,境內全是溪澗,不足以稱為江河。而較大的河流都集在香港西北部,如山貝河、深圳河、錦田河、雙魚河、梧桐河等。以長度來說,香港最長的河流是深圳河,全長37公裏。
而這次要取景的地點要河流夠寬,而這一條就基本pass了大多數河流。而最出名的深圳河,一是它是香港和大陸的界河,二是它距離比較遠。
附近的河流雖不少,但真的合格的也不好找,好不容易王京跑了半天才找到一條合適的。這條河靠近清水灣,屬於西貢區與清水灣的交界處。這條河叫介溪,聽名字似乎感覺是不大的一條小溪。其實介溪也是很寬的一條河流,不過長度太短,當地人幹脆就叫溪了。
在這裏劇組的準備是拍1天的,因為晚上還有夜戲要拍。
不過在介溪的戲份並不多,不過李昊辰可不打算就這樣放過了這個機會,他早有一個機會。
因為介溪的戲份並不多,真正多的是晚上的戲份。所以白天劇組來的人並不多,也就隻有張政王浩傑兩個悲催的攝影師,杜棋峰,王京,還有場務和一部分劇組人員去了。李昊辰去的時候差點沒找到合適的漁船,因為劇組要求的漁船比較特殊。王京和李昊辰還是高價收購,才從附近的一個景點借過來一艘船。
劇組先是找到了一個小碼頭,拍攝了原版“德雲社”兩人被偷船的鏡頭,這段很短,李昊辰直接交給杜棋峰來拍,也是看一看杜棋峰的導演水平怎麼樣。
不過杜琪峰現在雖然當著副導演,原先也隻是王天霖手下的編導。但也不要小瞧了杜棋峰。1980年,正值香港電影新浪潮風生水起,杜琪峰應好友劉鬆仁之邀,進軍大銀幕,為香港左派電影公司鳳凰(即後來的銀都機構)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碧水寒山奪命金》。盡管影片上映之後反響甚微,當時仍有不少電影公司邀其拍片,但杜琪峰深感經驗未夠,選擇回到無線電視台繼續拍攝電視劇。
所以杜棋峰的導演水平也是不低的,不過李昊辰可不知道這些,他隻是知道這家夥日後會發達。看過了拍出的效果,李昊辰也是滿意的點點頭,杜琪峰應該也可以獨當一麵了。
接下來是鳳娘和酒保的戲份,酒保李昊辰給直接換成了徐錦薑,從小矮個直接變成了超高個。不過這樣反而更有喜感,看著攝像機裏一臉硬漢形象的徐錦薑變成了搞怪的傻大個,也是覺得頗為有趣。